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纪录片造假事件:BBC纪录片陷 造假门

纪录片造假事件:BBC纪录片陷 造假门​​​​我们为何会偏爱纪录片,因为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才让观众们看到这世界自然而真实的美好。适当的摆拍以求还原场景或是保证安全可以理解,但博人眼球的“造假”倘若不加以制止,观众未来很有可能会对纪录片持以不信任态度。当记录真实的人开始说谎,他们所呈现的“镜头事实”,我们还能相信、还敢相信吗?​​​

影片对其的解说是:“火山灰产生的云团电荷量极高,产生壮观的球形闪电。”然而实际上,这出美到不可方物的景致,是由BBC通过电脑进行后期合成的。

​3.《舌尖上的中国》

如果说BBC是国外纪录片的良心保证,那么《舌尖》系列就是国内纪录片的一道标杆。但令人遗憾的是,就算是如此高品质的影片,也存在某些“造假”片段。在《舌尖上的中国2》“脚步篇”播出后,植物学博士顾有容针对其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博客,指出片中藏族青年白马爬树取蜜的镜头是嫁接的。并表示,“视频中8分45秒处‘40米高没有任何保护’的时候,这孩子离地不会超过2米”。

纪录片造假事件:BBC纪录片陷 造假门(1)

随后该集导演李勇回应称,白马占堆爬40米高树的事为真事,为了保护被拍摄者的安全,在拍摄高处取蜜片段时才考虑“换树”。 另外在同一集中,以1/8秒快速钓起跳跳鱼的杨世橹,此前也承认片段中的“高人”并非自己,而是三门县获得第四届跳鱼节“钓跳鱼王”邀请赛第一名的周红井。

纪录片造假事件:BBC纪录片陷 造假门(2)

纪实节目何以成“摆拍综艺”?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其核心就在于真实。那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一个以客观真实为指导的影片类型,频频出现“造假”“摆拍”呢?

纪录片造假事件:BBC纪录片陷 造假门(3)

也许这种做法确实给纪录片制造了戏剧张力和冲突,但标榜“纪实”的影片,却因此成了“摆拍节目”,这样的效果真是观众想要的吗?

我们为何会偏爱纪录片,因为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才让观众们看到这世界自然而真实的美好。适当的摆拍以求还原场景或是保证安全可以理解,但博人眼球的“造假”倘若不加以制止,观众未来很有可能会对纪录片持以不信任态度。当记录真实的人开始说谎,他们所呈现的“镜头事实”,我们还能相信、还敢相信吗?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