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的不二之选(坚守中的电影院)
电影院的不二之选(坚守中的电影院)影片选取了五位不同背景 却同样相信爱情的女性 组成一幅都市女性群像:农村出身的北漂白领红梅 她努力上进 从农村考上大学 靠奋斗留在大城市;家庭条件良好的北京土著Kitty 酷爱Hello Kitty玩偶 公主心爆棚;自由浪漫、多才多艺的文青月儿 金句是“女人一定要绽放”;事业成功的“女强人”谈婧 理性大于浪漫 在寻找“同路人”的路上 她拒绝为爱情放低姿态。还有独自抚养女儿的单亲妈妈李桃。一个十八线演员 曾经也有大明星的梦。如今 为了陪在女儿身边 她转行女主播 每天连续直播六小时 说到嗓子干哑。《“炼”爱》聚焦五位都市单身女性的情感困惑。英文名为《Hard Love》 “炼”是“恋”的谐音 也意味着燃烧与锻造。导演在采访中这样解释片名:“我们每个人在情感的道路上都经历过各种挫折 有的人一蹶不振 把自己保护在一个壳里 不再相信爱。但也有的人浴火重生 继续寻找真爱和温暖。”小众影片的突围之路记者
扫码阅读全文观影团活动 请联系正點观影公众号
3月18日 亟待出现大片的电影院迎来了《新蝙蝠侠》 然而由于疫情的复发 大家陷入了“有片看不得”的局面。根据国家的防疫要求 中高风险区的电影院一律暂不开放 低风险地区的电影院要严格执行上座率不超过75%的要求。
在疫情的冲击下 全国影院的营业率不足50%(3月24日 只有46.4%) 这意味着全国有一半的电影院没能营业。这一调整直接反映在票房数据上 《神秘海域》和《新蝙蝠侠》两部本来备受业界期待的电影 至今还在亿元票房的大关徘徊。即将在清明档上映的10部新片 见此状也纷纷撤档。
没法赴电影院观影的观众 请收下南都记者这份观影报告。
小众影片的突围之路
记者 蹇玥
一部首日排片仅1%的小众纪录片《“炼”爱》 悄然以豆瓣7.6分的姿态登陆院线。
《“炼”爱》聚焦五位都市单身女性的情感困惑。英文名为《Hard Love》 “炼”是“恋”的谐音 也意味着燃烧与锻造。导演在采访中这样解释片名:“我们每个人在情感的道路上都经历过各种挫折 有的人一蹶不振 把自己保护在一个壳里 不再相信爱。但也有的人浴火重生 继续寻找真爱和温暖。”
影片选取了五位不同背景 却同样相信爱情的女性 组成一幅都市女性群像:农村出身的北漂白领红梅 她努力上进 从农村考上大学 靠奋斗留在大城市;家庭条件良好的北京土著Kitty 酷爱Hello Kitty玩偶 公主心爆棚;自由浪漫、多才多艺的文青月儿 金句是“女人一定要绽放”;事业成功的“女强人”谈婧 理性大于浪漫 在寻找“同路人”的路上 她拒绝为爱情放低姿态。还有独自抚养女儿的单亲妈妈李桃。一个十八线演员 曾经也有大明星的梦。如今 为了陪在女儿身边 她转行女主播 每天连续直播六小时 说到嗓子干哑。
与女性形成对比的是影片中的男性 由于身处男性视角 他们对女性困境缺乏基本的共情与反思。很多时候 他们把女性友人的单身归结于她们个性太强、眼光太高等自身原因。要么热衷嘲讽说教 要么喜欢贴标签 红梅的哥哥听说妹妹想找物质条件比自己好的 不由分说把她定义为“物质女”。
女性择偶困境背后的性别和年龄歧视 被粗暴的标签掩盖。女性丰富的生命体验 作为人的价值 被排在婚姻之后。在婚恋市场中 向下兼容似乎是她们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
除了外部压力 传统和现代的观念在女性的身体内部对抗。一方面 她们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独立女性”。对爱情不愿将就 精神需求高。另一方面 她们仍然被传统观念困住。年龄焦虑、生育焦虑如影随形。虽然坚守理想的爱情 但也看重现实因素。虽然愿意自我奋斗 但“男强女弱”的关系模式还在影响她们的思维 希望另一半可以“依附”。
难得的是 影片中的焦虑情绪没有被处理得苦大仇深 反而在日常化叙事中变得轻盈诙谐。比如红梅和哥哥 一个至今单身 一个离异带娃 两个人因为“物质女”的话题吵得不可开交 老父亲走过来一句话打断他们:“两个失败者吵什么吵” 化解危机的同时令人会心一笑。
《“炼”爱》想表达什么 也许影片中有人已经说了出来。主角之一的谈婧写了一个故事:一只兔子从战场打完仗回来 掉了一只耳朵 从断耳处长出了尖尖的刺 后来 她变成了一条龙。在女性的一生中 婚恋问题会在某个阶段困住我们 但只要放下“为爱而爱”的执念 就会发现人生是如此辽阔。
开始的开始 蝙蝠侠只是个孩子
记者 刘益帆
从1943年至今 蝙蝠侠这个IP已被真人化数次 光是千禧年后 就有3位蝙蝠侠面世。在观众过于熟悉以至于快审美疲劳的情况下 要玩出新花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罗伯特·帕丁森版的《新蝙蝠侠》 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黑”。本片摄影指导格雷格·弗莱瑟曾掌镜《沙丘》 他对《新蝙蝠侠》影像风格的定位是“创造光明的黑暗”。哥特风格、照明度低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哥谭市 仿佛人心的外化。之前不少影迷称扎克·施耐德的《正义黎明:超人大战蝙蝠侠》调色太暗 可当你看完最新版后 你就会收回这句话。
《新蝙蝠侠》回归至DC最开始“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s)的定位 比起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 这一次他更像是个奇装异服的侦探。本版《蝙蝠侠》跟诺兰版从头说起不同 它设定在布鲁斯·韦恩出道的第二年 这个巧妙的时间点 意味这个蝙蝠侠还是稚嫩的半成品 以身形其实就能看出 这位蝙蝠侠非常瘦削。当看到布鲁斯摘下面具 面色苍白 面容消瘦 脸上还残留着没擦掉的黑眼圈烟熏妆时 老练的观众便意识到 这版《蝙蝠侠》走的是反套路的黑暗风。
这种反类型的操作 对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而言是危险的 尤其是被漫威长期“喂养”下的观众 难免会期待落空。这种冒险的尝试无疑受影响于2019年《小丑》的口碑和票房的胜利。《新蝙蝠侠》是在这一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没有《小丑》就没有《新蝙蝠侠》 整个DC超英的新企划 底色都是悲凉的。比起诺兰版尖锐的政治哲学思考 扎导版关于人性和神性的宗教关怀 《新蝙蝠侠》只是单纯地想展示主角的心灵蜕变 在成为超级英雄之前 布鲁斯只是个孩子。
本片反复出现的Kurt Cobain的《Something In The Way》 不仅给电影披上了忧伤的色彩 低沉的旋律像是主角心境的折射。原曲是关乎一个孩子的心灵创伤 整个《新蝙蝠侠》的故事 抚平童年创伤是其中一条暗线。导演兼编剧马特·里夫斯称自己在写《新蝙蝠侠》第一幕时 听的就是这首歌。
本片的大反派谜语人 同样的孤儿身份让他与布鲁斯·韦恩如同一组对照。如果布鲁斯·韦恩是飞翔于空的蝙蝠 那谜语人就是阴沟里的老鼠。主角与反派的对抗 也像是同一个体、两种人格的对抗。整部《新蝙蝠侠》可以视为一个孩子与仇恨和解的历史。
未来十年 罗伯特·帕丁森将会打造出新的三部曲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 它的诞生已经预示 超级英雄电影的范式将会发生一次新的转变。新的时代即将猝不及防地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