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的音乐(你熟知的电影音乐都是他写的)
电影音乐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的音乐(你熟知的电影音乐都是他写的)《从空军乐师走向电影配乐大师》国外纸媒的约翰·威廉姆斯专栏早期历程1932年2月8日,约翰·威廉姆斯出生于纽约。作为电影制片厂乐师的孩子,他自幼便受到来自家人的“耳濡目染”。成年后的约翰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私下里跟随Mario Castelnuovo-Tedesco(歌剧《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学习作曲,由此树立了良好的音乐修养。1952年,他应征入伍,在那里,威廉姆斯为美国空军乐队指挥和编排音乐,历时3年。服役结束后,威廉姆斯搬回了纽约,并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成为一名钢琴家是他最初的志愿。
留住古典音乐最后的仪式感
《外星人》、《星球大战》、 《超人》、《小鬼当家》、《哈利波特》、《丁丁历险记》……他“承包”了来自世界各地、近乎两代人的少年回忆,他笔下那些与奇幻的电影画面交织相成、凝聚了无穷妙想与活力、跌宕起伏又极富氛围感的乐声,仿佛具备强大的魔力,既赋予平面的荧幕更活灵活现的神色,又悄无声息地从听觉渗透进我们的各处感官,每每响起都能引起大面积的条件反射与共鸣……说到这些特质我们也许会想起久石让,而事实上,这位大师还是久石让的偶像与启蒙导师。
就好比擅长给动画电影配乐的久石让也能写出深沉动人的《入殓师》配乐那般,这位大师的笔锋也不仅仅朝向商业片与儿童影视——《辛德勒的名单》、《艺伎回忆录》、《大白鲨》、《简爱》、《林肯》、《慕尼黑惨案》……文艺片、纪录片、惊悚片、传记,这些对音声要求更高的电影作品他也不在话下,甚至部分配乐成就更是超过了影片本身。
是的,或许你已经猜到了,他就是坐拥49次奥斯卡奖提名、5次奥斯卡最佳配乐奖、18次格莱美奖提名、4次金球奖、7项英国学院奖的当代超级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今天(2021年2月8日)是他的89岁生辰,诚然大师已然老去,但他所制造的惊喜与感动,将永远鲜活,历久不衰。
早期历程
1932年2月8日,约翰·威廉姆斯出生于纽约。作为电影制片厂乐师的孩子,他自幼便受到来自家人的“耳濡目染”。成年后的约翰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私下里跟随Mario Castelnuovo-Tedesco(歌剧《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学习作曲,由此树立了良好的音乐修养。
1952年,他应征入伍,在那里,威廉姆斯为美国空军乐队指挥和编排音乐,历时3年。服役结束后,威廉姆斯搬回了纽约,并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成为一名钢琴家是他最初的志愿。
国外纸媒的约翰·威廉姆斯专栏
《从空军乐师走向电影配乐大师》
冷知识:虽说后来约翰·威廉姆斯以他的电影配乐而闻名,但他早期想要成为钢琴家的心愿也算是实现了的。接触配乐前他曾在某爵士乐团担任钢琴手,尔后又为多位著名电影配乐家:包括Bernard Herrmann,Alfred Newman,Franz Waxman,Elmer Bernstein,Henry Mancini,Jerry Goldsmith等人担任钢琴演奏的工作,也因此渐渐踏进电影音乐领域。他还是歌手弗兰基·莱恩多张专辑的音乐编曲及乐队指挥。
与配乐“结缘”
凭借着自身独有的演奏天赋,约翰·威廉姆斯被当时著名配乐大师亨利·曼西尼赏识,得到了参与系列电视剧《彼得·古恩》配乐制作的机会。后来,在60年代艾尔文·埃伦制作的几部影视作品的音乐创作中,威廉姆斯开始显露才华,更凭《海蒂》和《简爱》拿下两座艾美奖。
同时,约翰·威廉姆斯也有许多出色的喜剧电影音乐,如《华丽冒险》,《偷龙转凤》等,他逐渐成为当时颇引人注目的作曲家、编曲人及音乐监制。1971年,他以《屋顶上的提琴手》的配乐制作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编曲奖,这是他生涯中的首座金像奖,其独树一格的华丽交响曲风颇受瞩目,也为他赢得更多为电影创作配乐的机会。
70年代,约翰·威廉姆斯制作了很多灾难片的配乐,其中包括《海神号历险记》,《大地震》与《火烧摩天楼》等,这些灾难电影配乐都获得过金像奖的提名,约翰·威廉姆斯的创作也进入了所谓“灾难片配乐期”。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约翰·威廉姆斯虽未跳脱当时流行的轻音乐或爵士音乐等配乐模式,不过也不乏具有交响乐实力的片段,尤其在管弦电影音乐日渐式微的70年代,这些灾难电影音乐是当时少数保持交响配乐传统的作品。
也许正因为这些灾难电影音乐累积的经验,使得约翰·威廉姆斯得以在1975年以《大白鲨》风靡世界,并拿下他个人的第二座金像奖,而这也是他的第一座原著配乐金像奖。
威廉姆斯的音乐配合影片紧张惊悚的风格,用音乐节奏营造步步进逼的氛围,达到推动影片情节发展,将观众带入一种恐怖情绪。影片最后的成功,约翰·威廉姆斯的音乐功不可没。
与斯皮尔伯格的世纪交手
约翰·威廉姆斯与斯皮尔伯格
据悉二人的初见发生于纽约的一家咖啡馆。彼时的斯皮尔伯格非常年轻,标志性的胡子还没蓄上,在好莱坞籍籍无名,也没有人愿意投资他的电影。但他斗胆约了已经以《屋顶上的提琴手》得到奥斯卡奖的威廉姆斯,以崇拜的眼神和语气向这位比他年长17岁的大师诉说着自己对威廉姆斯的狂热痴迷,边说还边哼出一首接一首连威廉姆斯自己都已经遗忘的曲调。约翰被这位小影痴感动了,挽起袖子答应替他跨刀,于是好莱坞由始以来最强的黄金搭档就在这样气氛随意的咖啡屋里诞生了。
在此之后的1975年夏天,权威的纽约时报影评说《大白鲨》不过是一部故弄玄虚的怪兽恐怖片,但观众不予置信,大家排着长龙,等着进场听约翰·威廉姆斯步步进逼,比心跳还要狂猛的惊悚的乐声,享受恐怖之后的虚脱。
《大白鲨》的成功,奠定了威廉姆斯和斯皮尔伯格之间的信任和默契,1978年,乔治·卢卡斯投资拍摄著名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时,斯皮尔伯格便将威廉姆斯推荐给了卢卡斯。当时,正值迪斯科音乐盛行,本来卢卡斯也打算采用它,但约翰·威廉姆斯坚决主张选择宏伟浪漫的交响乐为这部充满未来感和娱乐元素的科幻大片配乐,创作出了经典的“帝国风情音乐”,并引领了后来数十年的交响管弦乐潮流。
在《星球大战》的电影配乐里,约翰·威廉姆斯表现出炉火纯青的主题式变化,为每个角色都搭配了充满标志性的旋律。每次达斯·瓦德的出场都伴随着低沉有力的进行曲,铜管的刺耳声音又添上了几分邪恶与不和谐。更别说影片开头那段以合成器演奏的,曲调激昂的主旋律了,它已经成为了《星球大战》的独特标志。
在这部影片中,威廉姆斯通过合成器音乐与伦敦交响乐队的起伏转换,表现出华丽大气、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如同一部伟大的太空歌剧。他这种新的编配模式,对日后的好莱坞电影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3年,约翰·威廉姆斯和斯皮尔伯格合作了他的第四部奥斯卡获奖作品《外星人》。当影片的情节进入高潮,小外星人细长的手指和男孩受伤的手指慢慢触碰到一起时,一个崭新的世界被打开,之前人们一直营造出的凶残恐怖的外星人形象,在这个有一双棕色温柔大眼睛的小家伙面前土崩瓦解了。
音乐的柔板随之轻轻响起,衬托长相怪异的小外星人眼神中闪现出的无辜、天真和诚实,音乐温馨动人,但没有刻意煽情。当那个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月球飞车”镜头出现时,音乐将影像的意欲推向高潮,成为音乐与画面结合的成功典范。
《辛德勒名单》无疑是威廉姆斯最为人称道的电影配乐作品,在原声唱片的封底上,斯皮尔伯格以一段肺腑之言为他的音乐做出了精辟的阐释:“约翰·威廉姆斯为这部影片配乐时,选择了简练柔和的旋律。与此相反,在我们过去合作的所有影片中,大多需要一种与画面密切配合的戏剧性效果,比如《印地安纳·琼斯》、《大白鲨》等。而在《辛德勒名单》中,我们找到新的起点,摆脱了固有的一些艺术风格。只有用一束深邃的目光和一颗不平静的心,才能找到配乐的精髓所在。”
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浪漫深情的演绎,将音乐中蕴藏的宗教般博大的爱演绎的淋漓尽致深入骨髓。音乐的震撼性与爆发力是威廉姆斯音乐另一项所向披靡的特色,在这部配乐作品中,可以说达到了巅峰。正如斯皮尔伯格所说,威廉姆斯在这部影片中使用了与过去那种力求音画同步的写实主义截然不同的创作手法。音乐所注重的不再是“景”而是“情”。
现在,似乎提到好莱坞电影音乐,人们总是会首先想到约翰·威廉姆斯,他的名气之大成就之高,使得其他同样成就非凡的电影配乐大师们总是在他灿烂耀眼的光环面前略显暗淡。到目前为止,他为将近300部影片创作了音乐。从影响力和大众的喜爱程度上来说,大概很难再找到如约翰·威廉姆斯这样,跨越古典与流行、电影与音乐界的多元化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常盛不衰的创作灵感使他傲立于不败之地,在电影音乐的发展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相关录音作品
01 《帕尔曼的电影琴声·电影小夜曲》帕尔曼/约翰·威廉姆斯帕尔曼的琴声缓缓开来,经年往事的电影岁月也推开了帷幕;置身于约翰·威廉姆斯与匹兹堡交响乐团组成的盛满了时间和空间的殿堂,授领着两位音乐巨匠携手而来的馈赠。
《帕尔曼的电影琴声》是帕尔曼、约翰·威廉姆斯平生首度联手合作的一张奥斯卡著名电影音乐专辑。13首奥斯卡经典配乐在帕尔曼的琴声里成为了此刻的悠长、温婉,在情感的纠葛里回忆着这份剪不断的情丝——动人、纠缠。
02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原声带 约翰·威廉姆斯1992年,当斯皮尔伯格决定拍摄以二战时期犹太人的屠戮与拯救这样沉重历史题材的《辛德勒的名单》时,他找来威廉姆斯,要求他创作不同于以往风格的配乐,威廉姆斯放弃了他个人擅长的交响式配乐,以小提琴solo为基调,创作出这部经典影片的配乐,也成就其个人的经典,并荣获1993年奥斯卡最佳配乐。
约翰·威廉姆斯在为这部影片配乐时,选择了简练柔和的旋律。毫无疑问,只有用一束深邃的目光和一颗不平静的心,才能找到配乐的精髓所在。与约翰合作的是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两位巨人的共同奉献在电影史上又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03 《穿越星际》安妮·索菲·穆特/约翰·威廉姆斯
传奇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指挥并录制了为好友、小提琴巨星安妮-索菲·穆特改编的新专辑《穿越星空》(Across The Stars),这张专辑在好莱坞录音,由DG发行。
专辑曲目从《星球大战》系列之《帝国反击战》“尤达主题”、《绝地归来》的“卢克和莱娅公主”、《克隆人进攻》的“穿越星空”,到最近的《丁丁历险记》之“决斗”和《艺妓回忆录》的“小百合主题”。除了萦绕人心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辛德勒名单》主题,这张专辑还收录了《来去自由的灰姑娘》和《德古拉》配乐(两部电影均摄于20世纪70年代)以及爱尔兰风味的《大地雄心》与浪漫的《新龙凤配》主题。
04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电影原声带 约翰·威廉姆斯
《原力觉醒》无疑是2015年年末最受人瞩目的一部配乐作品,年逾80的约翰·威廉姆斯在近40年的时间跨度里,第七次为《星球大战》创作配乐。很少会有配乐师这样长时间的参与一部系列作品的创作。
威廉姆斯为《原力觉醒》创作了接近3小时时长的配乐,最终在成片中使用了当中的102分钟。配乐依然保持了他的高水准,并且有着大量的新主题和动机引入。而且这些主题并不是简单的新创作,很大一部分都和旧主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是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这也是为什么说威廉姆斯是一位出色的,能用音乐讲故事的配乐大师,因为也只有他,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设计出如此精密的配乐结构,即使是离开了画面,仅仅通过他的音乐,就可以勾勒出影片的细节风貌。
即可珍藏4张经典配乐唱片
▼春节活动期间购买可享以下钜惠:
喜迎新春·过年不打烊
活动折扣
1件9.5折,2件9折,3件8.5折
活动范围
进口唱片、古典唱片、发烧唱片、发烧杂志
黑胶唱片、音响、CD播放机、黑胶唱机
活动时间
2021年1月22日-2021年2月22日
- end -
*微信编辑:星狗
*图片:网络
*转载、投稿、合作: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