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电影生命之树经典名言(电影生命之树泰伦斯)

电影生命之树经典名言(电影生命之树泰伦斯)母亲迎着日出的太阳星芒走在加州死亡谷纯洁雪白的盐田上,摄影机贴地从背后跟随推进,这段拍的太美了。西恩潘走在死亡谷调色板山丘和妖精峡谷(goblin valley)这几段就没那么好看了,这两个场景都是需要远看的,近看就是黄不拉几的荒土,如果来一逐渐抬高俯视全景的镜头肯定很壮观,可惜马力克的摄影机太依赖斯坦尼康,被大地牢牢吸住了,这里没有任何一个俯视大全景。电影的画面和音乐都美极了。一家人在草坪上嬉闹,配上伏尔塔瓦河逐渐恢宏的交响音乐,气氛渲染的太好了,这段特别喜欢。无数的古典音乐做了背景音乐,对白反而很少,配乐代替了对话的感觉。虽然是散文诗一般的电影,马力克还是有在围绕一个主旨组织素材的,做到了形散神不散。拍一个人,不一定从出生拍到死去,还可以从宇宙诞生开始,到生命之汤孕育,到恐龙灭绝,再接到婴儿诞生,小孩成长死亡,能扯多远就扯多远。生死是个很大的命题,再把生死置于宇宙时空的无限宽广中,显得

#影视杂谈#

电影《生命之树》是马力克的散文诗。泰伦斯.马力克试图在非叙事逻辑内核,无戏剧冲突张力的情况下,通过符号化视听语言,平和的自我展现和表达来探索电影技法。在我看来这种探索是很有价值的。

马力克的镜头一刻不停的在运动着,贴近运动的人物跟拍,人不动时就贴着人推升镜头从脚滑到头,让整个电影画面动起来,因为这部电影的叙事张力太小,太过安静了,镜头画框的不停运动形成另一视觉纬度,以弥补这种安静,防止大家睡着。

马力克还会在连续的镜头中快速的剪切进出一些毫不相干的内容,转瞬即逝,不给你时间反应,因为前后的镜头是连贯的,中间他插入过什么东西毫无头绪,打破观影的沉浸感,仿佛被猛的晃了一把。

虽然是散文诗一般的电影,马力克还是有在围绕一个主旨组织素材的,做到了形散神不散。拍一个人,不一定从出生拍到死去,还可以从宇宙诞生开始,到生命之汤孕育,到恐龙灭绝,再接到婴儿诞生,小孩成长死亡,能扯多远就扯多远。生死是个很大的命题,再把生死置于宇宙时空的无限宽广中,显得境界又拔高了一个层次的样子。

片中一直在问上帝在哪里?上帝除了做坏事让孩子死去把他走外,好像没做其他事。宇宙演化、生命演化、人类演化等等都是按被宗教批判的科学精神拍出来的效果,没按上帝想的,做一些旧约创世纪图像化电影片段。

电影生命之树经典名言(电影生命之树泰伦斯)(1)

叙事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里面绝大部分情节都很符号化概念化。但下面这段剧情拍的很实,很剧情化。饭桌上皮特说,吃饭的时候别说话,除非有很重要的事要说,连半个小时都等不了的那种。儿子们一片沉默低头吃饭,这时皮特自己却兴头上来了,开始bbb说个不停,二儿子极轻声的耳语了一声:安静……。皮特听到了,感觉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战,瞬间就炸了,冲过去就把孩子们都狠狠的揍了一遍,拉都拉不住的那种。这段拍的太精彩了,父权和威权的各种丑态被这个场景诠释的淋漓尽致。父子关系的场景被反复强化,也是整个电影拍的最立体的。其他的点,包括母子关系、兄弟情义、成长、叛逆、青春萌动等等都如蜻蜓点水般流于表面、符号化。

电影的画面和音乐都美极了。一家人在草坪上嬉闹,配上伏尔塔瓦河逐渐恢宏的交响音乐,气氛渲染的太好了,这段特别喜欢。无数的古典音乐做了背景音乐,对白反而很少,配乐代替了对话的感觉。

母亲迎着日出的太阳星芒走在加州死亡谷纯洁雪白的盐田上,摄影机贴地从背后跟随推进,这段拍的太美了。西恩潘走在死亡谷调色板山丘和妖精峡谷(goblin valley)这几段就没那么好看了,这两个场景都是需要远看的,近看就是黄不拉几的荒土,如果来一逐渐抬高俯视全景的镜头肯定很壮观,可惜马力克的摄影机太依赖斯坦尼康,被大地牢牢吸住了,这里没有任何一个俯视大全景。

电影生命之树经典名言(电影生命之树泰伦斯)(2)

电影中经常出现用最小光圈,把半遮的太阳拍出星芒,在电影各个场景中重复出现,挺美,但用多了也挺恶趣味的,这点技巧连我都已经用烂了。

电影生命之树经典名言(电影生命之树泰伦斯)(3)

电影生命之树经典名言(电影生命之树泰伦斯)(4)

羚羊峡谷为什么拍的这么丑?红沙岩灰不拉几,色彩灰暗,暗部死黑,毫无美感,我以为会接下来会有一个酷炫级别的羚羊峡谷视频,结果就这样了,失望。

电影生命之树经典名言(电影生命之树泰伦斯)(5)

西恩潘太老了,怎么能做布拉德皮特的儿子?我总是觉得他是皮特他爹,出戏。

结尾的海滩大团圆有点突兀,散漫和混乱的场景极大的破坏了诗意。估计也是笑场的高发现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