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有哪些高水准的日本纯爱电影(浅谈日本纯爱类型)

有哪些高水准的日本纯爱电影(浅谈日本纯爱类型)《岚电》剧照当然,爱欲是人类的本性,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日本的人爱欲被划分在带着神圣性的交媾行为里。经历过江户时期「色」的大众文化,男女关系的交往成为一种乐趣与品味。京都大学的哲学家九鬼周造,在30年代便以现象学方法把握「色道」,得出富有日本风格的爱欲形式,即「粹」(iki),对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而言,爱欲的极致就是行事潇洒、充满肉感的策略性男女关系。年轻男女的恋爱小事,就是全世界的中心,主角们浪漫地执行着日常生活的所有细节。我们往往可以在那些影像中看见日式的美学与内敛的抒情,它们藉由飘落的樱花、平静的大海、分离的平交道、秘密的车站、晃动的电车,再现着日本纯爱文本的核心精神:恋爱的心情。《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中的睿山电铁其实「恋爱」的概念在日本文化中并非理所当然,追索其系谱可以发现,「恋爱」是日本近代性的产物。京都同志社大学的文学研究者佐伯顺子,在《爱欲日本》中(2008),探究了日式爱

晴子在江岛电铁的「镰仓高校前」平交道前兴高采烈地挥着手;《电车男》(2005)则在东京山手线上巧遇爱情;两个青春的女孩在《花与爱丽丝》(2004)里的两毛线电车上追逐嬉闹;《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2017)中,高寿和爱美搭着睿山电车浪漫地摇晃着。就像人类学家Marc Augé(1992)诗意地描绘电车空间:「你进来,你穿过,你转往」。电车,真是个谈恋爱的好地方。

最近看了一部纯爱电影,是铃木卓尔执导的《岚电》。电影以京都的路面电车——京福电铁岚山线为舞台,描述了三场浪漫交织的爱情故事,辩证式地为电车上的纯爱故事作了一个总结:为何日本纯爱电影的浪漫故事总是在电车上展开?纯爱(jun-ai)、电影、电车之间,又存在着什么隐秘细腻的关联性。藉由本文的讨论,或许可以成为一种阅读日本纯爱电影的角度。

有哪些高水准的日本纯爱电影(浅谈日本纯爱类型)(1)

在电车上谈恋爱

从电影学的角度来看,日本纯爱电影并没有一个十分鲜明的轮廓,90年代中期的导演岩井俊二所拍摄的《情书》(1995),算是此类型电影之滥觞,也是经典。在岩井俊二的视域下,纯爱电影以「青春」与「恋爱」为主轴,几乎不谈论政治、社会等其他议题。「爱」(love)就是一切,没有其他目的。

年轻男女的恋爱小事,就是全世界的中心,主角们浪漫地执行着日常生活的所有细节。我们往往可以在那些影像中看见日式的美学与内敛的抒情,它们藉由飘落的樱花、平静的大海、分离的平交道、秘密的车站、晃动的电车,再现着日本纯爱文本的核心精神:恋爱的心情。

有哪些高水准的日本纯爱电影(浅谈日本纯爱类型)(2)

《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中的睿山电铁

「纯爱」真的很纯

其实「恋爱」的概念在日本文化中并非理所当然,追索其系谱可以发现,「恋爱」是日本近代性的产物。京都同志社大学的文学研究者佐伯顺子,在《爱欲日本》中(2008),探究了日式爱欲的特殊性。她的专书提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是什么东西规约了日本人的恋爱观?

当然,爱欲是人类的本性,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日本的人爱欲被划分在带着神圣性的交媾行为里。经历过江户时期「色」的大众文化,男女关系的交往成为一种乐趣与品味。京都大学的哲学家九鬼周造,在30年代便以现象学方法把握「色道」,得出富有日本风格的爱欲形式,即「粹」(iki),对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而言,爱欲的极致就是行事潇洒、充满肉感的策略性男女关系。

有哪些高水准的日本纯爱电影(浅谈日本纯爱类型)(3)

《岚电》剧照

不过,佐伯顺子(2008)在她的日本近代心态史的研究中指出,在明治时期的近代化、西洋化中,基督教所提倡的纯粹性、精神性的爱情,将动物性的欲望排挤为低劣的交往,知识分子们结合日语的「恋」(恋)与外来译语的「爱」(love),生产出一种高尚的「恋爱」(恋爱)表述,其至少不同于性欲,而是能为人带来幸福感的东西,并成为年轻男女憧憬和苦恼的泉源。

自由主义的恋爱概念正式在日本人的心中蔓延。大正时期的文学家厨川白村,在《近代的恋爱观》中大力提倡「恋爱至上」,他透过恋爱的进化论,说明个人自由的恋爱是社会关系的最终阶段。有趣的是,他认为,所有的爱情关系都必须要经历「起初浪漫的盲目的恋爱」,在年轻人的无目的性的感情追寻中,人人找到个体的自由,最终达到恋爱永远不灭的生命力(李承信,2005)。我认为这些爱情观的近代化,便是日式「纯爱」的起源。

有哪些高水准的日本纯爱电影(浅谈日本纯爱类型)(4)

日本电车时常作为纯爱故事发生的场景

电车作为感觉结构

这种个人主义化的浪漫爱,建立起一种纯粹关系(pure relationship),完全依靠情感沟通,亲系关系成为私人的叙事,以自身的投射构成对象的理想化形象(桶川泰,2016、Giddens 1992)。这样的恋爱关发展,在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下的大众社会中达到高峰,像是最近重拍的《东京爱情故事》(1991)或是《情书》等令人揪心的爱情物语,其中不乏电车、车站、平交道等空间意象。

空间研究者凯文・林区(Kevin Lynch)(1960)认为,都市的空间意象,包含了认同、结构、意义的组构,前二者因都市的知觉型态而生,后者则由社会、历史、个人经验所交织。林区强调,城市形态本身从一开始便强烈地印在人们的心里,因此可以视为一种理解意象的基础。电车作为一个城市中重要的意象,就反映着恋爱发生场景,指涉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性质。

在这个城市的运输机制里,电车与恋爱之间构连着某种熟悉的经验:人们在车站里等待,在车厢里相遇,短暂地一起移动,然后分离。也只有电车能造成这种既被动又主动的经验,乘客总能有那么一点时间,可以去想像某种浪漫的偶然与巧合。

有哪些高水准的日本纯爱电影(浅谈日本纯爱类型)(5)

电影中的岚电「西大路三条駅」

把不确定变成美感的形式

回到以京福电气铁道岚山线作为恋爱舞台的《岚电》,展开了三段不同性质的纯爱故事:作家平冈卫星(井浦新饰)的中年之爱、小仓嘉子(大西礼芳饰)的青年之爱、北门南天(洼瀬环饰)的少年之爱。他们的恋爱围绕着一则岚电的都市传说,「只要搭乘上那班电车,两个人就永远不会见面」。导演铃木卓尔像是为了这30年的电车纯爱电影作了一个总结,在岚电的路线上,男女主角们注定相遇,也绝对分离。

或许是导演缅怀着过去纯爱电影的浪漫光景,电影里不时穿插着岚电的历史影像资料,原本象征着这个世纪城市文明的运输技术,竟然刺中了观影者潜意识深处的各种乡愁。特别让我心动的是,主角们在乘客交错的电车座椅上短暂地并肩着,然后却在「帷子ノ辻駅」的月台上遗失了彼此;最后,深夜的「龙安寺駅」场景中,两辆电车带着不等速的暧昧与尴尬,在交错瞬间所留下的遗憾,那不就是恋爱结构不可思议的本质吗?电车的移动技术所指涉的游戏性(游び)(谷本奈穂,2008),着实意味着日式纯爱的特征,那是一切自由、分离、虚构、非生产、与不确性的感情活动。

有哪些高水准的日本纯爱电影(浅谈日本纯爱类型)(6)

电影中男女主角练习剧本的场景,为「神木弁才天」神社旁

电车与电影的隐秘关系

再深一层地理解,《岚电》更指向「电影」与「电车」之间的辩证关系,铃木卓尔企图在纯爱的故事下,掌握电影媒介与电车运动的隐秘连结。《岚电》是「北白川派电影艺术运动」的第六部作品。所谓「北白川电影艺术运动」,是由京都造型艺术大学的电影相关科系,与电影专门从业者,共同创作出具有实验性、创新性的作品。该运动一年生产出一部公开放映的作品。这部「北白川派」风格的电影,将《岚电》装置成电影的后设思考。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Auguste and Louis Lumière)拍摄出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L'Arrivée d'un train en gare de La Ciota),火车驶入月台的惊人影像,冲击出100多年的新形态视觉文化。于是人类有了一种新的视觉描述:「电车窗外的风景像电影般跑动」,电车运行的节奏与电影片格的速度,构成了我们特殊的现代经验。

有哪些高水准的日本纯爱电影(浅谈日本纯爱类型)(7)

《火车进站》剧照

无独有偶,京都曾有「日本好莱坞」之称,其核心就在京福电铁路线遍部的太秦地区。在电影兴盛时期,知名制片公司与片场,如「大映」、「东映」、「松竹」,皆在此闪耀着丰硕的成果。在太秦的路边,就有两座奖杯(威尼斯影展金狮奖与奥斯卡金像奖)供人纪念,它们来自黑泽明执导的《罗生门》。

在电影的历史中,电车的行驶情景,总是非常有效果的电影装置,像是FW Murnau的《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 1927)里,或是Richard Linklater的《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 1995)。《岚电》里同样也处处充满着电影技术的线索。修业旅行的少年北门南天,手持八厘米摄影机,搜集着京福电铁各型号的电车;小仓嘉子在太秦的片厂里,指导演员吉田谱雨如何用京都腔念出爱情电影的剧本,在缓慢行走的岚山电车旁,进行模拟恋人关系的对话练习。

在《岚电》的后半段,大量交错的现实与虚构,将电车与电影的辩证推向令人落泪的浪漫中。「太秦广隆寺駅」的咖啡馆里,当地居民一同看着八厘米胶卷拍摄的影片,内容是岚山电车穿梭于城市的片段,「好厉害啊」、「太棒了,好怀念啊」、「这个时代果然是不一样了呢」,观影者你一言我一语,像是当年观赏《火车进站》般惊喜。咖啡馆外的电车正行驶而过,寻不着吉田谱雨的小仓嘉子,却在八厘米影片中的岚电车厢里,看见自己与谱雨并肩而坐的纯爱电影。

有哪些高水准的日本纯爱电影(浅谈日本纯爱类型)(8)

提供电影中的重要爱情隐喻「帷子ノ辻駅」

纯爱电影的观光客凝视

《岚电》电影中的「纯爱」与「电车」,诉说了极富反思性的纯爱电影论述。但北白川派实验性的电影思考并不仅止于此。铃木卓尔在电影里创造出两则都市传说,增添《岚电》魔幻写实的趣味:一则是上车就会分离的「妖怪电车」,另一个是看见就会幸福的「夕子电车」。这样的故事安排,让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持续感受到电影溢出于真实空间的想象力,赋予京福电铁富饶的意义。

而《岚电》的官方网站中,还附上电影中的拍摄场景地图,共10处。如同影迷们会拜访《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中的睿山电铁,弥补高寿和爱美的遗憾。那些纯爱电影的观众们,总是按图索骥地进行「圣地巡礼」,重温恋爱的情节,造访真实的地景,透过观光客的凝视,跨越真实与想象,填补失落的幻想与实现虚拟的梦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