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绿皮书这些电影你就懂了(10年来最好看的电影)
看完绿皮书这些电影你就懂了(10年来最好看的电影)那么这部大热的《绿皮书》,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又是怎样的?现实中两位主角经历了什么?《绿皮书》的名字又从何而来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据说,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搬到银幕进行艺术加工后,成为既搞笑又暖心的佳作。英国《观察家报》甚至认为,它是“十年来最好的电影之一”。美国国家评论协会的评价是:“它把一段温暖、动人又了不起的友谊,带上了银幕,同时又讲了一个关于爱、同情心和深层次共鸣的人性故事。”
不久前落幕的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美国传记片《绿皮书》成为最大赢家。
除了捧得让人瞩目的最佳影片外,它还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男配角奖,以及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剪辑提名。
其实,该片在2018年面世之后,就成为观众热捧的佳片,连续获得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工会奖等等。
国外诸多媒体,也对《绿皮书》不吝溢美之词。
英国《观察家报》甚至认为,它是“十年来最好的电影之一”。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的评价是:
“它把一段温暖、动人又了不起的友谊,带上了银幕,同时又讲了一个关于爱、同情心和深层次共鸣的人性故事。”
据说,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搬到银幕进行艺术加工后,成为既搞笑又暖心的佳作。
那么这部大热的《绿皮书》,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又是怎样的?现实中两位主角经历了什么?《绿皮书》的名字又从何而来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以下文字含部分剧透)
电影《绿皮书》名字咋来的?
《绿皮书》是一本书吗?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一本出行指南。
不过,这本指南是为黑人服务的,并曾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
《黑人司机绿皮书》
《绿皮书》诞生于1936年,全称是《黑人司机绿皮书》(Negro motorst Green Book)。
在那个种族隔离的时代,黑人的行动受到诸多限制。
为了方便黑人朋友出行,一位叫维克多·雨果·格林的黑人邮递员,编写了一本详尽的小册子,列出了哪些旅店、停车场、餐厅等,可以为黑人提供服务。
因为创办者的名字中,有“格林”(Green)字样,因此这本指南就被简称为《绿皮书》,“绿”也有通行无阻之意。
《绿皮书》创刊人Victor Hugo Green
1936年《绿皮书》首次出版,并开始在加油站售卖,每年销量高达1.5万册。
在1936年-1966年间,《绿皮书》每年都会根据最新调查,调整内容推出新版。
很多版本的封面上,都有这样一句话:“随身携带你的绿皮书,你可能需要它。”
在《绿皮书》这部电影中,这本出行指南成为关键线索,也成为该影片名称的由来。
电影《绿皮书》讲了啥故事?
故事发生在1962年。
非裔美国钢琴家唐·雪莉(Don Shirley),即将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巡演。为了确保行程的顺利和安全,他雇佣了正为生计发愁的白人托尼·利普(Tony Lip)当司机。
《绿皮书》剧照
一开始,二人都对对方存有巨大偏见。
唐是位天才钢琴家,从小受到贵族教育,他难以适应托尼的粗陋,一再要求他行为举止的文雅。
而托尼骨子里歧视黑人,曾偷偷丢掉黑人装修工用过的杯子。
就这样,两个肤色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性格反差强烈的人,在旅途中产生了诸多矛盾和笑料。
然而在两个月的旅程中,托尼被唐的才华所折服,开始站在他的立场思考,甚至为救唐而大打出手。
《绿皮书》剧照
唐也帮托尼给他的妻子写信,这也同样深深打动了托尼。
当旅行结束时,两人都放下了偏见,成为彼此的挚友……
《绿皮书》剧照
唐与托尼的故事原型——都非俗人
电影《绿皮书》浓缩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唐·雪莉与托尼·利普都确有其人,并且也经历了同样感人的旅程。
并且现实中的两位主角,人生经历比电影更精彩。
真实的唐·雪莉
- 先说说唐·雪莉这位大艺术家。
唐·雪莉,是美国著名的古典爵士乐钢琴家和作曲家,也是一个黑人天才。
他出生于192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父母都是牙买加的移民。他的父亲是一名牧师,母亲是一名教师。
唐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且天赋异禀——
他两岁就开始弹钢琴。
3岁时,他就已登台表演。
9岁时,他受邀到列宁格勒音乐学院,跟随米特洛夫斯基学习音乐理论。
18岁成为波士顿流行乐团的专业演奏人员。
电影中,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唐·雪莉
天才的唐几乎是一路开挂,而阻碍他的却是自己的肤色。
他一直梦想着成为古典钢琴家。然而他在二十多岁时,白人戏剧制作人索尔·胡克却告诉他——美国观众不愿看到“有色”钢琴家出现在音乐舞台上,他应该专注于流行音乐和爵士乐。
虽然唐很伤心很无奈,但这却是残酷的现实,他只能被迫接受。
后来天才的唐,硬是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将古典音乐、爵士音乐和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成为著名的爵士钢琴演奏家。
可尽管如此非凡,他大部分的演出,还是在混乱的夜总会。
真实的唐·雪莉在他的豪华公寓里
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吐槽,他们“边弹琴边抽烟,把一杯威士忌放在钢琴上……”
他只好暂时放弃了钢琴演奏家的职业,转向学术领域。
天才不愧是天才,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音乐、心理学、礼仪艺术多个学位,人们开始叫他“唐博士”。
同时,他能流利地说8国语言,并且在绘画上堪比职业画家。
上世纪50年代初,唐成为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这时,他偶然得到了一笔资金,用于研究音乐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
在这段时间里,他重新燃起音乐热情,重返钢琴演奏家的行列。
他经常在一家俱乐部弹琴,精湛的演奏让观众如痴如醉。
唐·雪莉音乐专辑的封面
殊不知,他同时在观察观众的反应,在行云流水的演奏过程中,进行了完美的心理学实验。
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曾赞美,“他的精湛演奏技艺堪比诸神”。
之后,他继续从事音乐演奏和创作,人生仍在一路不断开挂中。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还为唱片公司录制了许多专辑。
在1961年,他的单曲《水男孩》在某音乐榜单上排在前50位,并且在榜单上停留长达14周。
在20世纪60年代,他举办了几次巡回演唱会,很多场都是在歧视黑人的南方各州。
正是在那个时候,他雇佣了托尼·利普,也开始了影片中的传奇故事。
- 托尼·利普,人生也同样充满传奇。
电影中,他是位落魄的白人,为了能暂时脱离困境,才不得不受雇于黑人唐。
而现实中的托尼·利普,在结束了那段窘迫后,成长为一个知名演员。
他曾在经典电影《教父》中,出演了一个小角色。
后来,他在HBO电视剧《黑道家族》中,因饰演犯罪团伙头目卡米卢帕塔奇而闻名。
托尼·利普(中)在HBO电视剧《黑道家族》中饰演犯罪头目
托尼·利普本名为弗兰克·安东尼·瓦莱拉(Frank Anthony Vallelonga),出生于1930年的宾夕法尼亚州。
他身体强壮,热爱运动,曾是美国职业棒球小联盟的成员。
他曾在21岁-23岁在美国陆军服役。退役后,他在一家名为科帕卡巴纳的酒店,担任领班和主管人员。
托尼服军役时的照片
在1962年,他结识了音乐家唐·雪莉,并受雇驾车陪伴其巡演,二人因此而结缘。
10年后,他在夜总会工作时,认识了著名导演科波拉,并得到了电影《教父》中的一个小角色,从此开启了演员生涯。
他一生中,曾参与21部电影的表演,包括《愤怒的公牛》、《好家伙》等等。
相信在与唐的那段旅程中,他一定获取了精神力量,支持他追逐自己的梦想并取得成功。
真实的托尼·利普(左)与电影中维果·莫滕森饰演的角色
电影中让人惊讶的桥段——是——真——的
《绿皮书》中许多有趣的情景,居然完全来自于现实故事。
- 真实桥段1:托尼一口气吃了26个热狗!
在《绿皮书》中,维果·莫滕森扮演的托尼,一下子吃下了26个热狗。
或许你认为这是艺术夸张,然而托尼的儿子接受采访时揭露:父亲确实曾在一次旅行中,因为饥饿一下子吃掉26个热狗。
- 真实桥段2:唐和肯尼迪总统的弟弟是朋友
在电影中,托尼为了给唐出气,殴打了警察,二人因此入狱。
唐只好使出大招:给当时的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打电话求助,二人因此顺利出狱。
真实情况是,唐确实是罗伯特·肯尼迪的朋友。
要知道,唐可是闻名遐迩的艺术家,自然有机会接触高层名流。
在肯尼迪总统遇刺后,唐还参加了他的葬礼。
《绿皮书》剧照
- 真实桥段3:高雅艺术家不会吃炸鸡
在电影《绿皮书》中,托尼的性格粗犷豪放,喜爱吃炸鸡。
然而,一直过着绅士生活的唐,却从没吃过这种食物,甚至不知如何下口。
在现实生活中,唐确实讲究颇多,不愿意用手直接接触食物,比如拿着炸鸡大啃特啃,就是他难以接受的。
《绿皮书》剧照
- 真实桥段4:唐帮托尼给媳妇写信
电影中,托尼这个糙汉想给妻子多洛莉丝写信,却因此而为难不已,幸亏唐出手相救。他们“合写”的信让多洛莉丝大为感动。
托尼的儿子证实,母亲收到的那些信,确实是唐和父亲一起写的。
背景的黑白上,是真实的托尼和多洛莉丝
电影的编剧——是托尼的亲儿子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绿皮书》的编剧之一,就是故事主角托尼·利普的儿子尼克·瓦莱隆加(Nick Vallelonga)。
他根据童年时的记忆、父亲写给母亲的信,以及父亲的讲述,搜集了故事的核心材料。然而,电影却仍被唐·雪莉的家人,指责为部分失实。
尼克·瓦莱隆加
在电影中,唐和托尼成了好朋友,而唐与家人隔阂、疏远。
唐的弟弟莫里斯则指出:“我哥哥并没把托尼当朋友,只是将他当做一名雇员,当做他的司机。一个又成功又富有的艺术家,会雇佣一个看起来不像佣人的佣人。”
对唐的家人的质疑,尼克曾对媒体透露: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产生了将唐与父亲的故事写成剧本的想法,于是曾特地与唐·雪莉进行沟通。
唐却告诉托尼——这件事不要再去采访其他人,他只想展现那段旅途中发生的事。
为了不违背对唐的承诺,托尼没能与唐的家人取得联系,这也造成了其家人的误解。
真正的唐(左)与马赫莎拉·阿里饰演的唐
尼克介绍,唐和父亲的旅行,其实不止两个月,而是长达一年半。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二人也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之前,父亲有严重的种族歧视。而那次疯狂的旅行,极大改变了父亲,他开始向孩子们灌输人人平等的理念。
尼克还曾回忆,唐·雪莉经常去他们家做客,他是个“一丝不苟,穿着、说话得体,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他还时常送孩子们礼物,曾在尼克小时送过他一双溜冰鞋。
然而作为天才艺术家,唐是孤独自闭的,经常借酒消愁,几乎每天都要喝下一瓶威士忌。
真正的唐(左)与马赫莎拉·阿里饰演的唐
也正因如此,这位孤独的艺术家,能与父亲建立友谊,才更显得不可思议。
电影《绿皮书》的上映,让两个大男人的友谊,感动了无数观众。
遗憾的是,两位老人均已离世——
托尼·利普于2013年1月4日去世,享年82岁。
时隔短短3个月,唐·雪莉也因心脏病离世,享年86岁。
不知这两位老哥们儿,会不会一起在天堂,欣赏这部回忆满满的电影呢?
《绿皮书》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