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后会无期讲了什么(韩寒电影后会无期你看到了什么)
韩寒后会无期讲了什么(韩寒电影后会无期你看到了什么)朋友圈里满溢着各地景色,或心旷神怡或美味佳肴或搞怪乐事。年少时,总是要横冲直撞。想环游世界,想登峰看海,想穿越西域雪山,那时我们用脚步丈量着世界,万水千山走遍。江河说,国境线应该不远了,过了前面的坡,就是我要入职的学校,我们就横穿了整个国家了。浩汉说,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每个人的告别都是后会无期。
“真没想到我们在这样一个地方告别,但跟人告别的时候,还是得用力一点,因为你多说一句话,说不定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
——《后会无期》
2014年的夏天,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这真的是一部很棒的喜剧,那时和朋友交流起我们不约而同所记住的竟然都是那个车窗玻璃晒money的场景,继而会意的捧腹大笑。
后来再看,这真是一部极具现实悲情色彩的电影啊。
每个人的告别都是后会无期。
江河说,国境线应该不远了,过了前面的坡,就是我要入职的学校,我们就横穿了整个国家了。浩汉说,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朋友圈里满溢着各地景色,或心旷神怡或美味佳肴或搞怪乐事。年少时,总是要横冲直撞。想环游世界,想登峰看海,想穿越西域雪山,那时我们用脚步丈量着世界,万水千山走遍。
三年前听《去大理》,“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很久没有笑过又不知为何,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每一个询问都像极了那时的自己,想立即背上包奔去大理,然而这股冲动在看到30 小时火车的时候迅速冷却,三年后,每每谈起旅行计划时这次未能成行的经历总会翻来覆去的讲给不同人听,洱海的故事始终没有发生。
大学的时候看《在路上》,他们说“那是垮掉的一代”。可也是无数青年心向往之的日子。在路上,好像所有的不顺都可以后会无期,换个地方就可以以一万种方式重新来过。很多人渴望在路上遇见另一个自己,那是一种跳出生活之后对生活的冷静旁观与理解。很多迷失的人依旧迷失着,跌跌撞撞兜兜转转修修补补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影片里几个青年相伴上路,各怀心思各有所求,却最终还是各奔前程。浩汉说,我现在也帮不了你了,我要去忙我的事业了。
很多人都曾像浩汉一样,满腔热忱、天真、没来由的自信、理想主义,在现实排山倒海涌来之前,选择去做未尽的尝试,然后看着一度的相信与崇高变得荒唐,一片狼藉,却仍努力做出最酷的姿势。“事业是什么”阿吕问过。漂泊10年回到家乡,家被拆了,全部积蓄买了车,也被所谓的信任弄丢了,浩汉一直背着马达走到目的地,这条狗最后还是选择了江河。“让它自己选”。浩汉放下马达就这样走了,直至走出画面,始终没有回头。
浩汉说,你这样的人,不太适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你不像我。我这样的人,满地都是朋友。
或许,你依然记得学校里四月一过满地泛黄的黄葛,像极了家乡的柳絮杨花。你也记得每年十一月穿过长长的铺满金黄银杏落叶的林荫道,就会遇见背着相机欢呼雀跃的小姑娘。你记得你常去的那片教学区,要经过几个曲折的小坡,夏天的时候上坡,迎面撞上硕大的黄桷树和古朴沉静的图书馆,冬天的时候下坡,会与操场上奔跑追逐的少男少女擦肩而过。你记得那个华灯初上时热闹的烤鱼街道,你在那里因为极度相似的店面迷路过,你在那里遇见了五湖四海的小伙伴,你在那里也有那么一次山南水北的告别。
浩汉一边开车一边对江河说,我刚才帮你把结尾想好了,“真没想到我们在这样一个地方告别,但跟人告别的时候吧,还是得用力一点,因为你多说一句话,说不定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镜头里只有浩瀚和江河在前排的背影,以及映在后视镜里江河背光的眼镜和看不到表情的脸。
江河说,狗的寿命只有十四年。浩汉说,那也比情义这两个字寿命长啊。
这是我们的清白之年。
也以此文,记住那段不断造梦拆梦不太闪亮的时光和一次又一次草率的告别!
愿后会有期。愿乘风破浪。愿有人陪你做梦在每一天,一直常少年。愿在一个有雪有肉的夜,再一起没头没尾分一瓶酒。
苏米说,有机会,我把我的故事都讲给你听,可是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