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五个人从小一起长大,之后又一起出来混,阿泰希望阿火能够看在兄弟情分上,放过阿和。阿和已经金盆洗手,和妻子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的孩子才刚刚出生。阿火和阿波奉黑社会老大大飞的命令来追杀阿和,而阿泰和阿猫是闻信赶来阻止他们的。以上这些特质在电影《放逐》中,得到了最典型全面的呈现和极致的诠释。《放逐》上映于2006年,在故事上与《枪火》一脉相承,被视为后者的姊妹篇。但在风格上,如果说《枪火》是一出黑色小品,那么《放逐》就是一首诗,一首悲情史诗。故事的开头,两拨人前后脚敲开了阿和的家门。他们穿风衣,戴墨镜,人手一只黑色的行李袋,他们是杀手。

提起香港黑帮电影,从启蒙者张彻、林岭东,到开拓发扬者吴宇森、刘伟强、麦兆辉、叶伟民等,导演们走的路子都还是比较正统的。

而杜琪峰就是剑走偏锋、独树一帜的那一个,堪称「拍电影的古龙」。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1)

和古龙的小说一样,杜琪峰的电影极重意境,有时情节退居其次,反过来为渲染氛围、抒发情怀服务;创作风格都偏写意,拥有一套独创的美学。

创作手法亦有神似之处,比如擅长于沉实的叙述铺垫之后来个火花一闪,令人眼前一亮。并且两人的很多作品具有同样的精神内核:悲剧式英雄主义。

以上这些特质在电影《放逐》中,得到了最典型全面的呈现和极致的诠释。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2)

《放逐》上映于2006年,在故事上与《枪火》一脉相承,被视为后者的姊妹篇。但在风格上,如果说《枪火》是一出黑色小品,那么《放逐》就是一首诗,一首悲情史诗。

故事的开头,两拨人前后脚敲开了阿和的家门。他们穿风衣,戴墨镜,人手一只黑色的行李袋,他们是杀手。

阿火和阿波奉黑社会老大大飞的命令来追杀阿和,而阿泰和阿猫是闻信赶来阻止他们的。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3)

五个人从小一起长大,之后又一起出来混,阿泰希望阿火能够看在兄弟情分上,放过阿和。阿和已经金盆洗手,和妻子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的孩子才刚刚出生。

在阿和家里,第一场枪战爆发了。三个男人持枪对峙,绿色布幔翻飞掀开缝隙,房间里的女人端坐窗边,在安抚哭泣的婴儿。「宝宝饿了。」她平静地说。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影片短短十五分钟阴冷的色调自此转暖,音乐也由之前的紧张冷峻变为明快悠闲,气氛缓和了下来。五个人暂时把分歧搁在一边,和乐融融地共进晚餐,然后拍了一张合照。

电影里一共出现了三次合照,紧接着的第二张是五个人少年时期的合照。影片的结尾,画面就定格在这张照片上。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4)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5)

年少时选了这条路,他们知不知道江湖并非全是快意恩仇,知不知道将来一辈子要过漂游浪荡、朝不保夕的日子呢?

在黑社会讨生活,一样有束缚,一样有不得已,所谓义气不过是一句口号、一面落灰的旗帜。

忠大于义,谁给你饭吃,你就得无条件服从他,这才是黑社会的真相。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6)

阿火接到了大飞要他复命的电话,气氛再次迅速转变。大家被拉回了敌对的现实,一阵沉默过后,阿火与阿和达成协议,在阿火执行任务前,要先帮他的妻子和孩子留一笔钱。

第二天五个人找到了掮客谢夫,让他介绍一笔钱多的生意。

谢夫提供了数个选项,其中赚钱最多的是打劫黄金:明天会有一吨黄金经过观音山,黑钱,到手后五五分账。

与此同时大飞的人也来找谢夫,想要他找个人杀掉不肯合作的澳门老大蛋卷强。在劫黄金和干掉蛋卷强之间,五人选了后者。五十万。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7)

当晚八点,圆顶餐厅,第一场重头戏拉开序幕。

蛋卷强、大飞、阿和、阿火、阿泰齐聚一堂,主要人物全部出场。大飞是三派纠纷的中心,蛋卷强也是众矢之的,其他人埋伏在暗处,冲突一触即发。

两虎相争,蛋卷强一碰面就败下阵来,趁大飞跟阿和他们缠斗的机会,在混乱中企图逃跑,结果还是被大飞扣住。形势逼人,蛋卷强终于答应了和大飞合作。

大飞被枪打中,阿和也身受重伤,两人在黑市医生家里再次狭路相逢,又是一场恶战。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8)

这一段戏导演处理得非常完美,镜头调度、剧情节奏、细节铺垫,包括同氛围反差鲜明的配乐,和最为人称道的人物站位,都是教科书级的典范。

情节走向是这样的:首先是大飞霸道地命令医生把正在手术的阿和抛到一边,先给自己治疗,此时他还没发现躺在病床上的就是他的仇家;

然后是蛋卷强嗅出了异样的气息,他走到桌边,看见三杯冒着热气的水;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9)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10)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11)

最后你怎么也没想到,导演会安排最直接的一击——阿和自昏迷中苏醒,半坐在床上,晕头转向,慢慢望向正接受治疗的大飞……大飞疼得龇牙咧嘴,不经意地回视阿和一眼,没认出来;

再看一眼,上半身整个侧转过来正对阿和的方向,眼睛渐渐睁大,脸上露出狰狞的笑……

出人意表,简洁利落。紧张的气氛步步升级,枪响,布幔撕裂,血雾弥漫,配乐居然是二胡。慢镜头配慢旋律,暴力与血腥不仅有了美感,还有了诗意。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12)

混战中,按照任务本该杀死阿和的阿波将病床一推,阿和被救到相对安全的地方。他半坐在床上,依旧晕头转向,背景音回荡着婴儿的哭声。

镜头一转,再切回,一张空床。阿和落入了大飞手中。大飞的手下把阿和扔下楼,其余四人想尽办法把他救上车,身中数枪的他已处于回光返照的境地。开车的阿猫问,去哪儿?

阿和脸色苍白地说,回家。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13)

阿和死在自己家里。妻子点火烧掉了曾经的家。阿泰、阿火、阿猫、阿波开着偷来的红色汽车,踏上逃亡之路。

每当遇到道路的分岔口,他们不知何去何从之际,就会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方向。他们相信天意,相信宿命,也深知自己作为杀手的归宿:放逐天涯。

玩火者终被火焚,玩枪的死在枪下,以杀人为业的,也难免被杀。

对于这宿命,了解,也坦然接受。

虽然难以认同这样的人生观,但不得不说这群亡命之徒拥有另一种面对生命的洒脱豁达。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14)

一向偏爱用冷色调的杜琪峰在《放逐》中使用了昏暗的暖色调。不仅如此,他还干脆把场景设置到了可以比拟西部片的荒凉黄沙地,更加衬托出人物的落魄和孤立无援。

道路就在脚下,再走却是穷途末路。

电影到了这里,越发像一部现代武侠片,影迷口中的「城市版黄沙碧血」。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15)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16)

峰回路转,在漠漠荒原里找到一片水潭的几个人,喝完水一抬头,观音山上的巨大菩萨塑像赫然映入眼帘。一吨黄金即将从这里经过,就是现在。

抢,还是不抢?先前放弃过的Plan B该不该继续?只见阿火再次掏出了一枚硬币:正面就做,反面不做。

硬币翻转,落入掌心,好几只手紧张地叠在一起,打开,反面的字。

有点崩溃,有点遗憾,但丝毫没有犹豫,他们信命就信到底。于是眼睁睁看着运送黄金的车一辆接一辆地驶离了视线。

接下来的对白为本片贡献了一波金句:一吨梦有多少?一吨爱有多少?不对,爱怎么可以用重量来衡量呢?一吨辛苦有多少?一吨辛苦你说重不重?一吨辛苦,重就辛苦,轻就不辛苦,对吧?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17)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18)

这段台词在讲什么?讲的是情义,兄弟般的友情义气。

浮浮沉沉中,英雄老去了(暂且算作英雄吧),他们固执地坚守往日的情谊,这份坚持或许在旁人眼中是迂腐冥顽,但在他们心里,就两个字,值得。

所以当一吨黄金唾手可得,明明已经趁别人抢劫之机坐收渔翁之利、可以远走高飞的时候,大飞一个电话打来,所有人仍然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等待他们的天罗地网之中。这回阿火没抛硬币,他直接把硬币扔进了水里。有些事情但听天意,有些事情须尽人事。

阿和的妻儿在大飞手里。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19)

最后一出戏在谢夫的酒店上演。你死我活的杀戮开始之前,四个兄弟喝了酒,挤在一起拍了大头贴,嬉笑着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大飞领着招安的蛋卷强和一大帮手下小弟,以一贯从容嚣张的姿态登场。一边成竹在胸,一边破釜沉舟,中间夹着两面三刀的掮客谢夫,还有因为误会了丈夫的死因而,迁怒于阿火他们的阿和妻子。

她率先走下楼梯,抬手就朝阿火连开五枪。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20)

阿火穿了防弹衣,没有死。阿泰扔给大飞三个黑色行李袋,里面装的是一吨黄金中很少的一部分,他提议用全部黄金来换五个大人、一个婴儿的命。

见钱眼开的大飞立刻同意让大人和孩子都离开,只有一个人不行,就是阿火。

阿泰、阿猫、阿波转身走向门口,一把将阿和的妻子推出门外,关紧了大门。宁愿一起拼个鱼死网破,也不会丢下一个兄弟,顾自逃生。

如同当时明知是送死,也不能不管一对孤儿寡母;明知拼死保护的人想要自己的命,他们只做自己应该做的。因为有一份责任,不能不担;心中的道义,不能放。

身不由己的江湖人,终于为自己作了回主。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21)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22)

杀手或许难逃被人杀死的宿命,但死也要死得其所,死得轰轰烈烈。

枪声四起,鲜血飞溅。慢镜头,慢旋律,干净利落的收尾——所有人同归于尽。

第三张合照出现在影片的结尾。此刻四个人已经死去,这是他们留在世间的最后影像。

看《全职杀手》时,杀手也有老同学,是人物有血有肉;而《放逐》中的杀手则是有情有义。

本该冷血的人身上出现了人情味,甚至人性的光辉,这样的反差造就了戏剧性,也更能打动观众。但是导演并没有一味煽情,演员的表演也尽量克制,整个效果就显得高级了,也真实了。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23)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24)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25)

《放逐》里这群男人的魅力,不在于Burberry风衣,不在于墨镜,不在于开枪时帅气的姿势,而是随着时代潮流逐渐远去的英风豪情。

我们见过太多塑料兄弟情,但《放逐》里的手足情谊比一吨黄金还重,也许这就叫作情比金坚。

谁能说这不是他们最好的结局呢?豪气干云空往昔,与其「僵寐残床自伤哀」,在潦倒或浑噩中度过余生,死亡于他们而言才是永恒的高潮。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26)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琪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偏爱以及擅长,在电影中见缝插针地安排一些小配角,惊鸿一瞥地闪过,十分惊艳。

比如在《暗战》如此紧锣密鼓的警匪斗智过程中,男主角还谈了一段公车之恋,浪漫自然不突兀,比起那些俗套的文艺爱情片,格调段位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

蒙嘉慧凭借在电影中短短十几分钟的表演,就画下了自己演艺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27)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28)

到了《放逐》,担任这样角色的是一个澳门警察和一个风尘女。警察出现了三次,在时间点上是严密对应整部影片的工整结构的:开始、发展、结束。角色的作用在此就不多说了,与他相比风尘女的戏份要更精彩。

文艺作品中每逢英雄末路,通常都会有一个美女来相配。在《放逐》中也有这样一个美女。

她的第一次登场是在谢夫的酒店,当时除了爱美色的阿波其他人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再出场,她趁男人们混战卷走了黑市医生的钱;最后,当所有人变成尸体满室横陈,是她捡了漏,带着黄金跑了。

就是这个风尘女,成了赢到最后的那只黄雀。

而阿波直到死前,眼睛还停在她身上。他濒死的脸上,是染血的微笑。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29)

为什么近几年港片评分低了(再也没看过这么热血的电影了)(30)

这一幕有人解读为「悬崖上的草莓」:在生命最危险的时刻,还有心享受触手可及的甜美。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正是因为知道再也没有了,草莓才格外显得甜。

电影《放逐》讲述了一群杀手在生死之间如何抉择,利益与情义之间如何抉择的故事。对于宿命与抉择这样抽象的命题,杜琪峰是如何给出具体的答卷的,看完电影才知道。

文 | 衣霓

图 |豆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