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分析电影黑客帝国(黑客帝国解释到底什么才是命运)
从美学角度分析电影黑客帝国(黑客帝国解释到底什么才是命运)先知的目的是用自己看到的模糊景象指导信徒,但不能帮他们做决定,决定完全是人们主观的意愿。所以墨菲斯教导尼奥:她是导师,她能帮助你找到出路。但找到道路和实际行动还是有区别的,这就说明了先知自古以来的作用,光预言,却不能作为。先知与尼奥的对话的场景。仿佛就像一场心理治疗一样,尼奥第一次见到先知的时候带着很多疑问来到先知面前。先知什么都没有回答,只是让他看了一眼门框那句“认识你自己”你把追求这些东西当作了你的生命意义。可惜这些也统统都是符号而已,他们都是被无数程序打造出来的一套固定程序而已。它们不属于你,你却把这些定义为你的生命意义。不得不承认抛去那些打打杀杀与色情画面,我真的不太想看懂这部电影。因为它慢慢让我有种存在恐惧。
你觉得你的遭遇是你的不幸,可是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时间如此之快,国庆七天就这样过去了。最近在家看了《黑客帝国》三部曲。
故事讲述了一个程序员(安德森)慢慢成长为救世主(尼奥)的故事。
在《黑客帝国》第一部中很容易理解,其中人物的好与坏很鲜明。矩阵里的都是好人,好人就是要去母体里解救更多被洗脑的人(那些活在所谓现实世界自觉自由的人们),让他们觉醒。故事的主线也很明显。没有太多让人烧脑的情节,唯一让人反省的就是。无论安德森还是他存在的现实世界无非只是一堆符号而已。
我们在这个虚妄的世界自娱自乐。无论你起床用的洗发水,路上开的汽车,身上穿的名牌服装还有你身旁的美女帅哥无非也是这些加载了固定程序的一堆符号而已。
你把追求这些东西当作了你的生命意义。
你以为你需要豪车你以为你需要美女你以为你需要更多金钱你以为你需要成名你以为你需要稳定工作你以为你需要微信与手机可惜这些也统统都是符号而已,他们都是被无数程序打造出来的一套固定程序而已。它们不属于你,你却把这些定义为你的生命意义。
不得不承认抛去那些打打杀杀与色情画面,我真的不太想看懂这部电影。因为它慢慢让我有种存在恐惧。
先知与尼奥的对话的场景。仿佛就像一场心理治疗一样,尼奥第一次见到先知的时候带着很多疑问来到先知面前。先知什么都没有回答,只是让他看了一眼门框那句“认识你自己”
先知的目的是用自己看到的模糊景象指导信徒,但不能帮他们做决定,决定完全是人们主观的意愿。所以墨菲斯教导尼奥:她是导师,她能帮助你找到出路。但找到道路和实际行动还是有区别的,这就说明了先知自古以来的作用,光预言,却不能作为。
很多时候你觉得你很了解你自己,其实那个你也许从来都不是你。
在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初期,很多人会怀揣着很多疑问希望得到一个答案,可是答案往往其实根本不需要回答,全部都在我们内心。这时候无数答案就就像无数选择一样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只是那个声音不够大,我们还不是很肯定。心理咨询初期让你会觉得有点无助的就是你从心理医生那里什么答案也得不到。而心理医生只会让你沉下去看到那些你本可以拥有的多样选择。然后从里面作出你想要的选择。
所以先知没有回答尼奥。
在与先知的对话中,尼奥困惑自己到底是不是所谓的被选中的那个人。那个熟悉的安德森慢慢不复存在。生活中,你我就如安德森一般浑浑噩噩,自诩活的潇洒或痛苦,你认为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直到墨菲斯唤醒他之后,这个在梦中的人才开始真正探索自己的生命。开始了解自己。
那个安德森也不过是他曾经的一个标签而已(就如有人说你是一个聪明的人,或者有人说你是一个内向的人,抑或有人说你好漂亮)这些都是一个标签而已。
终于安德森开始觉醒,走上了拯救锡安城之路。
这一切的开始都源自他吃完红色药丸后的一幕。(红色药丸代表看到真实世界,蓝色药丸代表活在虚妄的程序中也就是我们当下的现实世界。)当你对世界的看法改变的时候,世界也随之而变化。尼奥回头看镜子,镜子本来是两个碎片,居然合在一起。
所以你选择当下的自己是怎样的,你看到的接收到的世界也是这样的。当你看到周边有人背着一个LV包包,你为了不OUT,所以你也要买一个。你看到周围的人不求上进,这个时候你也觉得努力也没什么意思。你看到周围人都结婚生子,你也开始焦虑,也要着急找一个人结婚生子。所以你也慢慢被同化,也就是慢慢被系统化。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
电影真正让人恐惧的地方在于,你认为你的存在和你拥有的一切都是真的。可是这些所谓的现实都是建立在你大脑中信号的刺激,就像一个个人链接在程序上一般。可是我们却不知道这个程序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程序到底是真还是假。因为不敢面对真实,好多人并不愿意切断与程序的链接看清真相。
哲学有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哲学家痴迷于因果关系,但是我们熟知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因就导致一个果。而所有的这些因果的背后都藏着像一个网状的形态,一个结果并不是一个链状因果推理导致,往往是由无数因因果果交织在一起曲折弥散的释放影响力。好像万物彼此间相互关联影响,慢慢甚至让我看到佛学的味道。
人类因为自己的自恋,总是觉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但是历史中我们经历过三次自恋受挫过程。第一次是来自哥白尼,他的日心说否认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让我们不再幻想自己是造物主一般的存在。第二次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这一学说声称人类与所有物种一样来源一个共同的祖先。前两次已经让我们的幻想走下神坛。
第三次的打击连我们认为我们会高于所有物种,我们不会像动物一样不理智。可是弗洛伊德的出现完全打破了最后的幻想,无数临床试验证明,人类的情绪与行为并不完全受理想来支配。我们内心深藏着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慢慢操控我们行为与思考。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我们称之为命运。
佛学与精神分析是让人很讨厌的两个学问。
如果你深入了解思考体验,你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就像你看到那些活在黑客帝国中的人类,他们宁可沉醉于系统操控之中也不会愿意开始觉醒。或许系统也不会让太多人觉醒吧·······
故事发展到第二部的时候,其实好多人包括我已经有点开始看不懂了。尼奥在救世主之路上的终于见到了系统管理员。
我们看到周围布满了电视屏幕,上面有无数个尼奥的存在,而尼奥必须认同其中一个才能继续思考与对话。
这让我想到了佛教中的无我概念,正因为有无数个我的存在,那么证明其实根本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尤其是每一个我的背后都有一个成长链条。以及人类的成长史。所有的“我”都是由过去种种感受,思维,行为等堆砌而成。
终于尼奥领悟到,其实一切都是选择。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一个结果在等着他。
这部电影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的电影。
电影中一个很有趣的画面,又是对话,小时候看电影喜欢看打打杀杀,因为过瘾。而现在发现所有对话才是理解电影想传递给人们的一些思想。尼奥因为总是担心崔妮蒂死去而失眠。于是尼奥与哈曼议员有一段对话。
哈曼议员曾经也是矩阵中一员,哈曼议员开始和尼奥探讨什么是控制。尼奥说如果愿意,他们完全可以把那些控制人的机器杂个稀巴烂。但是如果那样做,就会失去阳光,空气。虚拟的本质就是“被控制”,你摧毁了机器看似是自我选择的。可是你摧毁了母体,难道就不被控制了?你看到那些仍然被控制在母体的人类时候。难道我们就真的没受制于这些机器么?
互斥即互补。控制者本身也是被“被控制者”控制着。
这里让我想到一个概念就是形而上的:整体不代表部分之和。也就是整体并不是个体简单叠加而成。每一个细小的个体的变化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军。
终于尼奥最后成为了救世主还获得了爱情。这也是系统赋予尼奥最高的奖赏。但是这一切都是他决定主宰?最后程序员道破了这一切的幻觉,随着崔妮蒂的死亡。还有尼奥不仅拯救了人类还帮助机器也完成了救赎。最终他看到了那些黑暗机器并不像人们眼中是肮脏黑暗。
尼奥被史密斯附体的贝恩弄瞎了双眼。但是尼奥看到机器的世界并不是完全的“恶”因为机器世界也是系统的一部分。程序员根本无所谓谁善与恶,他只管这个系统的平衡而已。就像老子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整部电影都在暗示一个主题就是:一切都是无法避免,一切也是被安排好的。你来这里不是做选择,你来这里已经做了选择。你来这里的意义是理解为什么要做出这个选择。
选择不是我能做我想做的,而是阻挡在我想做的事情前面到底有什么限制。
当史密斯打倒尼奥,尼奥又站了起来。史密斯问:你为什么如此顽固,你到底为了什么而战。为了真理?和平?爱情?这一切都是虚妄的幻觉。
而尼奥仅仅只是简单的回答了一句:因为我选择!
尼奥也终于理解了命运是什么,那就是他终于有了第二次觉醒,无论“我”还是我所爱的东西,其实都是一堆堆不断闪烁燃烧的基本粒子火焰而已。
他们没有主宰,不受控制,闪烁之后即刻消失。
就像他化作一团光一般
这一次他看清了真相,就像佛陀在菩提树下打坐的开悟。
然后尼奥斯了,或者可以说“我”死了。
最终,在游戏结局的时候,机器人建筑师和程序之间,通过Neo达成了和平协议,机器人建筑师允许觉醒的程序,迁往虚拟的Zion建设拥有自己的家园。
就像大结局时候,建筑师说的,他不会像人类那样不守信用和斩尽杀绝。
这个,才是游戏真正的大结局。
只不过,这个游戏中,根本没有人类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