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设计剧中多个舞蹈段落怎么写(重新设计剧中多个舞蹈段落)
重新设计剧中多个舞蹈段落怎么写(重新设计剧中多个舞蹈段落)9年来,《解放》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城市,至今已经演出1005场,观众突破150万人次,在当代中国舞台艺术史上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纪录和奇迹。该剧几乎囊括了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所有的国家级大奖,荣获山西文化艺术精品、集体一等功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09年9月,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绽放舞台,山西说唱剧《解放》破土而出,本报对它的关注由此而始从未间断。盛夏7月,能牵引张继钢又一次回到山西的,是他十年前为家乡所生的“孩子”——说唱剧《解放》,而所谓“历史意义”,是这部剧在公演9年后已经悄然走过1000场。9月4日、5日,它将重回首演的地方,在国家大剧院开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解放》千场纪念演出”,而张继钢此行的目的,就是在下一个千场启程前对自己的作品“做手术”,用他的话说,这次是“集中
7月17日,张继刚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对说唱剧《解放》“凤冠小脚舞”段落进行重新设计。 本报记者范璐摄
1
3
“很多有历史意义的事,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平平淡淡度过的,比如此刻是具有历史意义的……”7月17日、入伏第一天,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汗水和冷气混杂,当对面的著名编导张继钢缓缓说出这些时,有种别样味道。
盛夏7月,能牵引张继钢又一次回到山西的,是他十年前为家乡所生的“孩子”——说唱剧《解放》,而所谓“历史意义”,是这部剧在公演9年后已经悄然走过1000场。9月4日、5日,它将重回首演的地方,在国家大剧院开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解放》千场纪念演出”,而张继钢此行的目的,就是在下一个千场启程前对自己的作品“做手术”,用他的话说,这次是“集中、突破式的改编,艺术上的重大修改!”
当天傍晚,在全新的戏剧学院剧场,作为第一批对外观众,记者提前欣赏到了张继钢近10天的修改成果,一个全新的《解放》即将面世。
《解放》千场不是纪念是记录
2009年9月,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绽放舞台,山西说唱剧《解放》破土而出,本报对它的关注由此而始从未间断。
9年来,《解放》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城市,至今已经演出1005场,观众突破150万人次,在当代中国舞台艺术史上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纪录和奇迹。该剧几乎囊括了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所有的国家级大奖,荣获山西文化艺术精品、集体一等功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它是经典吗?我没有资格说,在座的都没有资格说,只有时间和历史有这个资格。我只能说小脚《解放》迈向经典。”即便《解放》已经演出上千场,眼前的张继钢依然如是说。“今年我60岁,希望我70、80、90岁的时候,它依然在演,到时候再说经典不晚。”
但与他对自己作品的这份谦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于《解放》的演出团——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的高调赞扬,“《解放》演出千场不容易,最为可贵的是,《解放》的千场演出,华夏之根艺术团每一场都有记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现在随便问我第几场在哪里演出,我立刻就能告诉你!”他说着,像个孩子似的玩性大发,非逼着记者随便点一个场次他来答,还念叨着:“我们互动一下,就能轻松点,我这个人容易严肃。”
“第320场”“哦,查到了,是2011年9月9日,在山西榆次,我老家。”“第800场”“2016年6月18日,山西吕梁临县大礼堂。”“第900场”“2017年7月27日,山西临汾大槐树广场。”
互动结束,他又恢复了惯有的语气总结道:“我一直说《解放》千场,不是纪念是记录,华夏之根艺术团,敢于千场记录,这就是在真诚对待观众,真诚是艺术的太阳!这样的记录,恐怕在人类人文史上也是第一次,记住,不是山西文艺史、不是中国文艺史,是人类的人文史上。”
大批演员由此走向更大舞台
十年前,伴随着《解放》的创排,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华夏之根艺术团成立,没想到,这一路相守就是十年。这十年里,《解放》的演员已经换了7拨,一大批演员由这个舞台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山西的艺术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
“一个艺术剧目,我说的不是那种驻场的旅游演出,养活了一个团将近10年,这是比较罕见的!如果你说不罕见,请给我举出例子。”张继钢此时的语气格外坚定,军人出身的烙印清晰可见。“我并不是说我们的作品多么完美,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断修改、打磨。但这10年的经验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艺术进入的良性循环,我们实践着艺术的科学发展观。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和华夏之根艺术团,因为《解放》,在产、学、研体系上得到极好的完善。这不,现在演出的又一个‘小小’(剧中男主)考上了天津音乐学院”。
其实,《解放》的可贵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去年十月,记者跟随《解放》去济南商演时曾对张继钢独家专访,当时他就强调,《解放》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舞台艺术样式,并对各种艺术关系进行了绝妙处理和流畅传递;《解放》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对戏剧性的重新体悟和认识,全剧由两个梦做支撑,架构起全部的情节,为舞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今,它演出千场,可贵之处可以再加一条,《解放》为艺术作品与艺术院校、艺术团体的关系长期融合发展做出宝贵探索。
去年,记者曾问过张继钢这样一个问题,“明年《解放》演出千场时,会给它一个什么形式的庆祝?”当时张继钢答:“那是个时间节点,我会在人类的文化艺术规律中去总结《解放》。”而今,他显然在一步步走近自己想要的答案,“一部作品演出1000场,难道仅仅是个艺术现象?我想这是山西文化的大气象决定的,从省委宣传部到文化厅,从学院到艺术团,从主创到演员,到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把这部作品当做自己的孩子,这是大家共同缔造的奇迹!”
对多个舞蹈段落进行重新设计
17日傍晚,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华夏之根剧场,关于《解放》重大修改的秘密,将在此时此地揭开。
张继钢打趣道:“具体修改什么?本来不想说。但《解放》的不足我是早看在眼里的,今天我们修改的问题都是在这千场中暴露出来的。《解放》有的舞蹈很好、有的一般,这次就是解决这个‘一般’。会使戏剧矛盾更加集中、焦点更聚集,让故事在歌舞的表达中自然推进。”
在当天展示的段落中,记者发现,此次修改主要是对“凤冠小脚舞”“天足舞”“双人舞”等舞蹈段落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加工。张继钢认为,“凤冠小脚舞”一场戏在非常精彩的全剧中形成了一个“踏腰”“马鞍”,成为其他舞段的陪衬,虽然富丽堂皇、美轮美奂,但舞蹈呈现单一、变化较少,较为平淡。这次修改综合运用“斜线”“半圆”“竖线”“满天星”等队形的变化,特别是借鉴了戏曲旦角的身段和水袖等表演技巧,增加了舞蹈的戏剧性和戏剧性的舞蹈,让本段落大放异彩。而此前观众印象深刻的“天足”和“双人舞”等舞段,张继钢同样进行了修改完善,舞蹈的难度也大幅度提升。
在展示中,张继钢始终在台上,观察演员的每个动作、表情、齐整度,时而与演员交流,时而亲自示范,表情特别专注。而当展示结束,走下舞台的他又松弛起来,面对本报记者问:“怎么样?看出变化来了吗?”哈,现场考试啊,还好《解放》记者至少看过几十场,没有考砸。
记者追问:“这是修改的全部吗?”张继钢一脸得意地笑道:“‘说书人’是这次修改的重点之一,不过没让你们看,留个底!”张继钢认为,过去“说书人”没有完全“立起来”,他强调整个舞台应为“说书人”的“书场”,整个戏为“说书人”讲述的“故事”,“就告诉你一句,这个角色比过去更像一个‘说书人’了。”。
告诉山西观众一个好消息,8月28日、29日,在《解放》千场纪念赴京演出前,将在山西大剧院为家乡父老提前献上“修改版”《解放》,而这也将是该剧的第1006场、1007场演出。
本报记者 范璐
1、新版《解放》为“凤冠小脚舞”舞段增加了水袖表演。
2、张继钢对“解放”舞段的修改做指导。
3、张继钢帮演员整理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