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何以笙箫默尴尬相遇(何以笙箫默明星电影)
电影何以笙箫默尴尬相遇(何以笙箫默明星电影)我最近想是否同样的题材,电影展现深度不如电视剧,电视剧展现深度不如书。后来否认了这个想法。如果说同样的题材,某种形式展示的不够好,只因为它不适合这种形式,或者在这种形式下它没有做好。并不存在哪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示思想低于某种形式的情况。拿《何以笙箫默》来讲,电影超越了电视剧,却未能优于小说。这与内容诠释无关,单纯制作水准问题。
根本说不上对《何以笙箫默》这个故事有喜欢,但是各种机缘巧合还是看了书看了电视剧也看了电影。看书是几年前的事,故事早就记不清,只记得感动的地方有哭——与作品好坏无关——豆瓣给了三颗星,评价“青春文学而已”。电视剧是最近几个月陪家人看的,本来大家看得很开心,直到我扫兴地说出这电视剧拍得真省钱,道具那么假,剧情反复回放,明明十五集的剧情硬要拉成三十六集。电影版看了一遍半。前半遍是媒体场提前观影,播到“提防小蜜桃”时居然设备故障。后一遍是陪朋友看,本来想跳过前半段,结果进场早了,不得不从头再来。
媒体场简直是欢笑的海洋,每每黄晓明出场,大家都乐成一团。导演黄斌对黄晓明的爱那是不遗余力。先不论黄晓明戏中表现如何,镜头一直绕不开他的胸和帅真的很容易拉观众出戏(身材倒是真好)。当然,《何以笙箫默》也不必入戏,大家本就是冲着演员看个热闹来的。盘点片中演员的看点前三甲:首先,黄晓明、杨幂、Angelababy三角恋,正宫baby败出;其次,中国合伙人黄晓明与佟大为抢媳妇,黄晓明胜出;最最重要的是,明眼人都晓得,黄晓明你也擦擦眼泪看清楚,黄子韬才是世界最爱你的那个——GAY。
比起媒体场,普通观众认真欣赏很多。该笑的地方笑,不该笑的地方忍着!而创作这东西,即使是《何以笙箫默》,你看多少遍也会得出不一样的感受。第一遍我都笑过啦,第二遍不由自主地看到更多。譬如,电影版和电视版很多台词是相同的,这些台词本就是原著中的经典名句。其中经典中的经典自然是那句给力到犹如当头一棒的:“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基于经典台词衍生出的情节在两个版本也有重复。“我考虑过了,如果三年后你注定是我女朋友,我何不提早行使我的权利。”“既然我找不到你,只好站在显眼的地方让你找到了。”优秀的语言看多少遍都是优秀的,电影版中这些台词的使用依旧提分很多。
早知道要看电影版就不会去看电视版了。尽管电影版比电视版少很多细节,对情感的挖掘也没有那么透彻,但电影版胜在轻重分明,剪辑干净利索毫不拖沓,对故事节奏把握也是准确的。除了耍帅和烘托情绪的镜头偏长外,电影版的每个情节点都有内容,每个情节段落都有衔接。杨幂穿得像个火鸡陪谢依霖去相亲,被黄晓明撞个正着;下个镜头,杨幂疲惫地走在街上,被喝醉的黄晓明强吻。杨幂跟姐妹“抱怨”黄晓明“同床共枕禽兽不如”,姐妹支招;下个镜头,杨幂穿水手服色诱黄晓明,结果一转身发现表演给了全律所看。
我最近想是否同样的题材,电影展现深度不如电视剧,电视剧展现深度不如书。后来否认了这个想法。如果说同样的题材,某种形式展示的不够好,只因为它不适合这种形式,或者在这种形式下它没有做好。并不存在哪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示思想低于某种形式的情况。拿《何以笙箫默》来讲,电影超越了电视剧,却未能优于小说。这与内容诠释无关,单纯制作水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