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深度解析一部非常有深度的电影:豆瓣9.2 这部71年前的电影 讲透了中年人的

深度解析一部非常有深度的电影:豆瓣9.2 这部71年前的电影 讲透了中年人的陈绍常想要坚持有所作为,于是离开了自己创办几十年的学校,却在自己的墓地上建设了一所新的小学,他相信自己仍能够带领这所学校走向光明,从开学时仅有的12名学生,发展出几千名的学生,学校一定会更发达。片中借助女主人公刘敏华之口,做了充分的表达,"中国人除了青年就是老年,却没有中年。中年其实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龄。学问有了,经验够了,正是人生最成熟的一个阶段,应当好好地利用,要不然太可惜了。"可是面临自己的婚恋问题,儿女们却百般反对,因为他们怕别人笑话,怕因此惹上麻烦。《哀乐中年》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先锋性,正是因为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它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答案并不过时,至今依然启迪我们的内心。答案一:中年人的价值何在?

即便是当今社会,有几个当长辈的能够坦然接受这份寿礼?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人生的必然,但是死亡依然是讳莫如深的话题。

问题四:如何看待婚恋问题?

影片中陈绍常与子女最大的冲突是,他要娶刘敏华为妻。刘敏华是谁?是他的好朋友刘之权的女儿,黄昏恋、老少恋、师生恋三个焦点集中在这一对恋人身上。

陈绍常对婚姻一向是开明的,他不反对大儿子攀附上司的女儿,他不反对小儿子没有立业就成家,他不反对女儿嫁给老实本分的百货商店营业员。

深度解析一部非常有深度的电影:豆瓣9.2 这部71年前的电影 讲透了中年人的(1)

可是面临自己的婚恋问题,儿女们却百般反对,因为他们怕别人笑话,怕因此惹上麻烦。

《哀乐中年》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先锋性,正是因为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它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答案并不过时,至今依然启迪我们的内心。

答案一:中年人的价值何在?

片中借助女主人公刘敏华之口,做了充分的表达,"中国人除了青年就是老年,却没有中年。中年其实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龄。学问有了,经验够了,正是人生最成熟的一个阶段,应当好好地利用,要不然太可惜了。"

深度解析一部非常有深度的电影:豆瓣9.2 这部71年前的电影 讲透了中年人的(2)

陈绍常想要坚持有所作为,于是离开了自己创办几十年的学校,却在自己的墓地上建设了一所新的小学,他相信自己仍能够带领这所学校走向光明,从开学时仅有的12名学生,发展出几千名的学生,学校一定会更发达。

答案二: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在小学校遇到经济困难时,他请求亲家能够赞助小学校,并且承诺让亲家当董事长。

在陈绍常的观念中,这是利人利己的好事,既资助了有前景的学校,又获得了社会地位,而在儿子陈建中眼里,小学校什么都不是,这只是岳父为了家人的面子做出的牺牲。

深度解析一部非常有深度的电影:豆瓣9.2 这部71年前的电影 讲透了中年人的(3)

当陈建中作为成功人士,被邀请去电台做演讲的时候,收音机前的陈绍常说,"现在社会上很多成功人士,都和我儿子一样,把欺骗当做职业。"

他从内心里不认同儿子,他们对物质生活的关心,远远大于对精神的重视。

陈建中看好墓地的价格将要上涨,于是早几年就下手买入,而陈绍常就在这块地上建造了小学,他不在乎地价是不是上涨,他在乎的是教育。

答案三:如何看待生死?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中国人太在乎死后的事,却太不在乎活着的人。"所以,儿子在乎的是现在买墓地价格更合适,反正迟早要用的,却不在乎父亲的感受,更不在乎父亲的生活。

深度解析一部非常有深度的电影:豆瓣9.2 这部71年前的电影 讲透了中年人的(4)

陈绍常正苦于找不到房子,于是在自己的墓地上盖起了房子,既可以和妻子生活在这里,又可以作为学校,一举两得。

当墓地的工匠问他"墓地上怎么可以盖房子?"他回答说"活人总比死人重要。"

答案四:如何看待婚恋问题?

当刘敏华对陈绍常表露心迹后,陈绍常不敢相信,"你不过是同情我,觉得我孤独、寂寞,你和我结婚完全是为了可怜我,难道我还有什么可爱的地方?"

在他的内心里,年龄不是问题,师生的身份不是问题,他也不提别人的看法,他只希望刘敏华和自己结婚,是因为爱自己。

深度解析一部非常有深度的电影:豆瓣9.2 这部71年前的电影 讲透了中年人的(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