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配什么版本好看(天仙配我们都听过)
天仙配什么版本好看(天仙配我们都听过)梅兰芳对严凤英的表演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严凤英的表演呵呵唱腔,贵在具有真实的感情。我想,正是她对于黄梅戏充满着敬畏与真诚,才能让世人记住她塑造的每一个经典角色。毛主席曾这样评价严凤英:“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而戏外的严凤英的感情生活比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还要令人唏嘘。或许正应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严凤英的爱情生活并不顺利,经历了两次痛苦的婚姻生活后,1956年才遇到她的真命天子,并携手在黄梅戏的艺术世界中遨游。1945年,严凤英搭班子来到了当时安徽省会安庆市,这里有更广阔的艺术田地在等待着她!在众多老黄梅戏艺人的提点帮助下,严凤英的表演水平突飞猛进,由她主演的《小辞店》更是红遍大江南北,邀约助阵的单位不计其数,就连当时中国的大都市上海和南京都邀请严凤英演出。1955年,一部《天仙配》让严凤英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每当播放这部影片时现场人头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一曲《夫妻双双把家还》道尽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中国传唱度之高极为罕见,即便对黄梅戏一无所知的人也能随口唱响其中的旋律。而这首歌曲正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黄梅戏曲《天仙配》中的插曲,严凤英在戏中扮演美丽善良七仙女,为后世缔造了一位经典传神的女性形象。
严凤英故居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曾是严凤英幼时学习生活的地方。不过,为了丰富故居的内容,增添了许多时代元素,让游客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这位伟大的黄梅戏发展缔造者的一生。
严凤英1936年出生于黄梅村,四五岁时父母离异便来到这里,当地人农闲时总会哼上几句脍炙人口的民歌,至此小小的音乐细胞在她的体内生根发芽。在父亲的影响下,严凤英开始接触京剧,开始第一次与戏剧艺术的碰撞,11岁时严凤英进入戏班子学唱黄梅戏,当时的黄梅戏艺人和戏班子生存压力非常大,表演环境异常恶劣,只能通过走街串巷、红白喜事赶场子卖艺辛苦赚钱。
俗话说“逆境造就人才”,这句话放在严凤英身上十分贴切,这段辛苦艰难的经历在她的黄梅戏生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靠着赶场子成为十里八乡的“红人儿”。
1945年,严凤英搭班子来到了当时安徽省会安庆市,这里有更广阔的艺术田地在等待着她!在众多老黄梅戏艺人的提点帮助下,严凤英的表演水平突飞猛进,由她主演的《小辞店》更是红遍大江南北,邀约助阵的单位不计其数,就连当时中国的大都市上海和南京都邀请严凤英演出。
1955年,一部《天仙配》让严凤英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每当播放这部影片时现场人头攒动、盛况空前,据说英国女皇看完严凤英的表演也赞口不绝,甚至邀请她去英国表演,这在当时是何等的荣耀!
故居中还收录了严凤英唱过的曲目,嘹亮的嗓音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她为黄梅戏做出的贡献,作为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她的一颦一笑、顿挫抑扬都成为后世人心中的朱砂痣,难以磨灭。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严凤英:“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而戏外的严凤英的感情生活比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还要令人唏嘘。或许正应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严凤英的爱情生活并不顺利,经历了两次痛苦的婚姻生活后,1956年才遇到她的真命天子,并携手在黄梅戏的艺术世界中遨游。
梅兰芳对严凤英的表演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严凤英的表演呵呵唱腔,贵在具有真实的感情。我想,正是她对于黄梅戏充满着敬畏与真诚,才能让世人记住她塑造的每一个经典角色。
“ 惹一身尘,长袖起舞戏中人,渡乌篷,抬眼看岁月今曾,元宵走马观灯,轻言知己难逢,看今朝,戏里戏外戏中人。”或许那个尘封的年代让她背负了太多的沉重,用尽一生的时间把那些细碎的痛苦撕扯在世人面前,而当一曲终了,谁也不能安之若素。
严凤英故居整体延续罗岭镇一贯的徽派建筑风格,在严凤英曾生活过的地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翻新,若探访她的生平经历还是建议多在馆内待一会,听听艺术家唱过的曲目,感受严凤英所具备的匠人精神。
落榜进士:中国国家地理风景审评师,一个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许有一天会和你擦肩而过。
【wudan365】【lvxing36524】【微博:@落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