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虽然9月15号刚刚上映,但其实这部小语种片早就出下载了。但不管是看过下载版的,还是完全没看过的幕友,我还是力荐你们在大银幕上看。IMDB 8分。但最近看的一部院线新片,却把我生生摁在座位上1个多小时不敢眨眼,生怕错过一个镜头或台词,影响对全片的理解和体验。我说的就是夹杂在9月好莱坞大片中的清流——西班牙悬疑惊悚犯罪片《看不见的客人》。

进入9月,我接连看了3部院线佳片:

《敦刻尔克》、《蜘蛛侠:英雄归来》、《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1)

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剧情相对好懂的好莱坞大片。

就算是海陆空三线叙事、剧情稍微复杂些的《敦刻尔克》,漏掉一些细节,也不影响你对全片脉络的把握,以及对战争残酷的感同身受。

但最近看的一部院线新片,却把我生生摁在座位上1个多小时不敢眨眼,生怕错过一个镜头或台词,影响对全片的理解和体验。

我说的就是夹杂在9月好莱坞大片中的清流——

西班牙悬疑惊悚犯罪片《看不见的客人》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2)

IMDB 8分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3)

虽然9月15号刚刚上映,但其实这部小语种片早就出下载了。但不管是看过下载版的,还是完全没看过的幕友,我还是力荐你们在大银幕上看

为什么?支持正版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大银幕上会放大那些你在小屏幕上可能漏掉的细节。

而对于一部以悬疑取胜的电影来说,没有什么比细节更重要的了

下面我就在尽量不剧透的前提下,聊聊这部让我智商几乎欠费的好片。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4)


故事其实很简单:有老婆孩子的富豪男被警方怀疑在客房谋杀情人,一位经验丰富的女律师来为他辩护,试图让他脱罪。

而故事就围绕女律师帮富豪男回忆案情,以便理顺辩护思路开展。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5)

富豪男与女律师

既然是悬疑片,我就先来谈谈悬念的设置

影片最大、最明显的悬念当然是:谁才是凶手。而这一悬念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回忆案情设置的。

之所以“一次又一次”,是因为男主最开始对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女律师并不信任,因此起初对案件细节有所隐瞒甚至是篡改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6)

但从没打过败仗的女律师不是省油的灯,她向富豪男步步施压,警告他为了脱罪就必须全盘托出所有事实真相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7)

于是在两人的博弈中,每次回忆都不尽相同,观众对案情的认知,也就随之被一次次推翻重建

你不知道某一次回忆是真是假,因为每次回忆都看似能自圆其说,合情合理

这种亦真亦假的“罗生门”式叙事,让“谁是凶手”这个最大悬念,得以保留到了最后。

除了这个最大的悬念,一些小悬念的设置也很巧妙。

比如从其中的一次案情回忆中我们得知,这个密室谋杀案极可能与另外一起案件有关——

富豪男和情人开车时发生意外,导致另外一辆车里一个年轻男孩的死亡。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8)

不巧随后一个司机经过,并停下来询问情况,情人虽然事先急中生智地把尸体藏起来了,但她忘了处理从车上滴到地上的男孩的血。

等她发现这点时,她急忙站到血迹前,边用身体挡住血迹,边和路人司机说话,直到司机开走。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9)

这里的悬念是:司机到底看没看到血迹?我们和男女主一样惴惴不安,不得而知。这个悬念直到影片后面才会揭晓。

悬疑推理片要想拍得高级,除了高明的悬念设置外,还得埋下大量前后呼应、草灰蛇线的伏笔

《看不见的客人》在这一点上做得严丝合缝。当我二刷时,时不时惊呼:这个画面或台词的内涵我怎么一刷时没注意到?!

这里篇幅关系,我仅举几例。

比如开场女律师去见富豪男前,她在电梯里照镜子、整理衣装,只是为了见陌生人前确保衣着整洁吗?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10)

女律师说他们还有三个小时的时间梳理案情,还拿出一个计时器来让男主抓紧时间,计时器真的只是用来催男主的吗?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11)

影片第一次出现富豪男的金色打火机,是在前半段富豪男点烟的特写镜头里,而影片后半段这个打火机成了关键道具。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12)

死去男孩的年迈父母家里,镜头给了他父母年轻时在剧团表演照片的特写,以及面具的特写,这些镜头都不是随意给的。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13)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14)

不仅镜头经过精心设计,影片台词也是基本没有一句废话,且暗藏玄机

比如男主对提前到访的女律师说:

我以为你会晚点到。

女律师回:

出了点状况。

看完全片你会恍然大悟女律师为什么提前来了。

再比如当女律师发现男主怕陷入麻烦而对自己有所隐瞒时,她说了句:

不遭受苦难就不会有救赎,而你没我聪明。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15)

这句话其实也是另有所指

说完伏笔,我们再来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全片106分钟感觉毫无尿点

因为节奏,节奏,节奏啊!

这片的节奏控制得像手术刀一般精准。整体节奏随着剧情推进由慢到快,具体表现在:

开头没有过多铺垫,直奔主题;结尾戛然而止,不给你任何喘息。

每次回忆的时长逐渐变短,剪辑速度越来越快,反转越来越频繁。

尤其到了影片最后,导演奥里奥尔·保罗更是熟练运用“最后一分钟营救”式的交叉剪辑,将各条线收在一起,并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达到大高潮。

难怪本片被誉为“过山车式的悬疑片”。我们享受的,就是从零加速到飞起的快感

说了这么多优点,我再来鸡蛋里挑挑骨头。

影片尽管大多数地方都符合现实逻辑,但还是免不了有悬疑片特有的那种“巧合”

比如男女主出车祸后,车熄火了,富豪男去处理男孩的车和尸体,情人留下来打电话叫拖车。

此时情人恰巧碰上一个会修车的前宝马工程师,而这个老爷子工程师又恰巧是死去男孩他爹。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16)

其实有记者也问到了导演保罗这个问题,但保罗说这个巧合是他故意设置的,就是为了推动剧情

其实英文片名“Contratiempo”在西班牙语里,就有遭遇不想碰到的事情的意思,这个巧合算是点题

这个解释我暂时服气吧。

最后再吐槽一下我很看不爽的一种现象。

据有些影迷统计,本片的反转多达43次,而且导演说在西班牙点映时,95%的西班牙观众没有猜到结局。

反转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17)

最后知道真相的男主眼泪掉下来

虽然我看了好多悬疑惊悚片,但也属于那95%,如果你是那5%,那算你厉害。

不过网上有好多人因为猜中了结局而大秀自己的智商优越感,甚至还因此觉得影片拍得很失败,给影片打低分,这我就不服气了。

猜中结局没什么好自鸣得意的,仅用结局来评价一部电影更是偏颇、极端和无知的表现。

讲真,我觉得看悬疑片的乐趣更多在于和编导斗智,编导布下迷局,邀请我们和角色一起参与拨开重重迷雾的解谜过程。

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顺便享受电影用摄影、表演、剪辑、布景等综合视听手段为我们营造的沉浸式体验,这才是悬疑片的魅力所在,也是欣赏悬疑片的正确姿势。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坚信,把“生活”换成“电影”也成立。

最后推荐一部比《看不见的客人》还神的反转鼻祖片,公众号“saymovie”后台回复“证人”拿走不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