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剧本结构及解析:剧本的几种大结局写法

剧本结构及解析:剧本的几种大结局写法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偏爱出人意料的结尾,但是很少有影片让我看过之后感叹:“嘿!真没想到会是这样!”这几年来,《罗拉秘史》(Laura,1944)、《精神病患者》(Psycho,1960)(最为明显)、《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1991)、《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1997)和《第六感》均属这类影片。不过因人而异,有的影片吸引这个人,却不吸引 这种轰动式的结局导致出人意料的震惊效果,构思起来相当困难。现代观众看过大量的影视作品,成千上万次的经验让他们非常敏锐,可以在形形色色的电影中找出几种基本模式。在第三幕中,他们一直在猜想故事的结局。(试想谁看着浪漫故事时还会怀疑年轻男女的圆满结局呢?) 有时我们在进入剧场前,就知道故事的结局,如《安妮少女日记》(The Diary of Anne Frank,1959)、《泰坦尼克号》(Titanic,19

剧本结构及解析:剧本的几种大结局写法(1)

1、唯一的结局

这种结局不可逆转。事实上,如果观众看到的结局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必然愿意掏腰包。但是,如果一个电影编剧创作一部英国人最终在美国解放战争中赢得胜利的剧本,这当然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

当我们观看詹姆斯·邦德、印第纳·琼斯或蝙蝠侠时,虽然明知主人公必将胜利,但是在他们与敌人作战的紧张时刻,我们仍然为之捏一把汗,心都悬到了嗓子眼。

此类电影,通常基于某个古老的民间传说,例如《情话童真》,或者梦幻题材,例如《美梦成真》。它们带领我们在不可思议的神奇世界畅游,但是在期望得到最后印证前,我们早已知道主人公一定会取胜。

有时我们在进入剧场前,就知道故事的结局,如《安妮少女日记》(The Diary of Anne Frank,1959)、《泰坦尼克号》(Titanic,1997)、《妙手情真》(Patch Adams,1998)。还有离奇古怪的《冰血暴》(Fargo,1996),它代表一种另类的剧作模式

但是这些作品,是在一定事实或史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不用费神考虑其他结局。对于这样的影片,其观赏价值在于——主人公陷入困境,然后自我解救。影片的看点在于优秀老到的演员的表演和强烈的戏剧性动作。

2、轰动式结局

这种轰动式的结局导致出人意料的震惊效果,构思起来相当困难。现代观众看过大量的影视作品,成千上万次的经验让他们非常敏锐,可以在形形色色的电影中找出几种基本模式。在第三幕中,他们一直在猜想故事的结局。(试想谁看着浪漫故事时还会怀疑年轻男女的圆满结局呢?)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偏爱出人意料的结尾,但是很少有影片让我看过之后感叹:“嘿!真没想到会是这样!”这几年来,《罗拉秘史》(Laura,1944)、《精神病患者》(Psycho,1960)(最为明显)、《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1991)、《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1997)和《第六感》均属这类影片。不过因人而异,有的影片吸引这个人,却不吸引

另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喜好。但是我相信大家都会同意,如果奏效的话,这样的结局确实妙不可言。

就像佩恩和特勒的魔术,令人惊奇的结局简直就是“障眼法”(misdirection)的杰作。故事引导我们走向误区,使我们被莫名其妙和荒诞不经的事困扰。剧作者披露一定的线索,诱导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又不至于使得我们产生怀疑。以下是几种流行的

障眼设计法——

隐藏在平行视角之后。(主人公忽视了表面的东西。)

最不可能的对象。(谁会想到是祖母所为?)

迷失在人群中。(答案隐藏在成千上万张面孔中。)

《推定无罪》(Presumed Innocent,1990)就是运用了上述设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明白主人公没有犯罪(哈里森·福特是一个谋杀犯吗?绝不!)。在第二幕里,我们认出了真正的凶手,因为没有其他人可供参考。而提供一到两个副线人物也许会使得悬念保持更久。

聪明的做法是牢牢记住离奇的情境并不一定导致离奇的结尾。在影片《双重阴谋》(Double Jeopardy,1999)里,一个涉嫌谋杀丈夫的女人发现丈夫还活着。在法律的机制下,她不能以同样的罪名被再次判刑,因此一旦出狱,她就可以实施真正的杀夫计划,并逃离法律的制裁。

这是一个颇具诱惑的设置,但是我从不认为扮演女主人公的阿什莉·贾德在影片中能够独立完成一桩谋杀案(贾德女士是一位优秀演员,但是她既不是贝蒂·戴维斯,也不是琼·克劳馥),而影片的结尾也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

《将计就计》(Entrapment,1999)中安排了两个角色,一个是保险业女调查员,一个是强盗头目。他们都相互隐瞒欺骗(在此不具体提及),但是观众已经预知他们之间的阴谋诡计,因此结局早已明了于心。这时观众的快乐来源于不屈不挠的角色双方相互挑衅、追逐、示爱和捉弄的场景。

有时候,当剧作家试图设置一个离奇的结局时,他往往故意拖延高潮和问题解决的时刻。当你的观众知道了结果,他们会发现这样的拖延仅仅就像商业电视剧,仅供茶余饭后消遣,像在说:“嘿等等,还没完呢!接着看下去,我会给你一个新转折!”其实这样的牵强设置,会毁坏一部好电影。《将计就计》的结尾就让我感觉自己像上钩的鱼。我确实为其画面所折服,但是更喜欢一个明晰而确切的结局。

3、成功的秘诀

当然,最好的结局是那个行之有效的结局。这就意味着,首先让观众看到诚实的、合适的结果,以满足他们的心理认知。

就我而言,最为恰当的例子当属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人生》。这部神奇的电影,用伟大的方式将人类的各种情感融合在一起。温馨的喜剧与深刻的悲剧并行发展,仅仅因为两者都存在于真实世界中。在影片的最后,机智而充满爱心的父亲做出了极大的牺牲,与此同时,他似乎实现了儿子最大的心愿。

《美丽人生》将欢笑与辛酸巧妙并置,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结局。有人批评其画面缺乏真实性,坚持认为它是大团圆式的结尾,没错,确实是这样。但结局就在观众眼里,对我奏效并不意味着对你也奏效,因为这已经属于艺术品味的问题了。(作者:青木 摘自:《编剧:步步为营》)


(影视剧匠,敬请关注)

以匠做剧,以心聚人!

渠道拓展 资源整合

编剧库 剧本库 作家库 作品库

联络qinxiguo

QQ群号:46833193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