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评分最高的电影:张艺谋最好的电影
张艺谋评分最高的电影:张艺谋最好的电影尽管电影仍然“主旋律”,但在人物行为动机的设定上却被增添了更多的可信度。众所周知,要拍摄一段长镜头相当不易。电影中如梦魇般的那几分钟,无疑让人切身感受到了当年南京城的恐惧与黑暗。而枪炮声在这座城市被几乎夷为平地之后久久回荡的声效细节,也是加分环节。电影最让笔者感到满意的地方有两处。一是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声效上:饱经战火摧残的南京城采用实景与CG特效混合构建,同时还多次出现了南京城全景与街道的展示,气势恢宏,制作精良,对于中国的战争电影来说,这样的大场景具有标杆示范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说,电影的战争特效虽有英国Williams团队保驾护航,但张艺谋更在其中采用了中国商业电影鲜少使用的长镜头来表现日军追逐“二钗”那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戏。
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张艺谋开启了华语电影“鸿篇巨制”的序幕。
这十几年来,他一直为中国电影打入国际市场做着不遗余力的贡献,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若要问笔者最喜欢近年来张艺谋的哪一部电影,我一定会回答《金陵十三钗》。
本片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虽然电影对原著进行了不少删改,但在张艺谋、刘恒和原著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仍然能将这一故事讲得深入人心。
本片在豆瓣上,也有着8.0的高分。
电影最让笔者感到满意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声效上:饱经战火摧残的南京城采用实景与CG特效混合构建,同时还多次出现了南京城全景与街道的展示,气势恢宏,制作精良,对于中国的战争电影来说,这样的大场景具有标杆示范意义;
从技术层面来说,电影的战争特效虽有英国Williams团队保驾护航,但张艺谋更在其中采用了中国商业电影鲜少使用的长镜头来表现日军追逐“二钗”那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戏。
众所周知,要拍摄一段长镜头相当不易。电影中如梦魇般的那几分钟,无疑让人切身感受到了当年南京城的恐惧与黑暗。而枪炮声在这座城市被几乎夷为平地之后久久回荡的声效细节,也是加分环节。
尽管电影仍然“主旋律”,但在人物行为动机的设定上却被增添了更多的可信度。
从佟大为饰演的爱国将领李教官誓死抵抗,到贝尔饰演的“伪神父”约翰选择留守南京拯救众人,以及十三钗们的舍身取义,都有台词进行铺陈及暗示,这和中国以往的主旋律影片很不一样。就像《十月围城》中每个人各自因为不同的出发点,最终共同去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壮举。
电影还有一大突破,就是将渡部笃郎饰演的日军军官长谷川塑造得更真实化,也描写出了卖国求荣的汉奸孟先生(曹可凡饰)在乱世里无法大仁大义,又无法大奸大恶的两难处境。
在战争面前,他们不过只是苟且存活的棋子,从头到尾,始终无力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
内地导演对中国近代民族苦难史题材的影视剧拍摄一向都比较谨慎。
所以张艺谋也采用了“回忆录”般的方式,以孟书娟(张歆怡饰)的口吻来述说整个故事,由于多种原因,原著中“十三钗”壮烈赴死的结局并未拍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极具艺术性的开放式结尾。不过整体而言,张艺谋还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著精髓以及“所言之物”。
令人称赞的还有贝尔的演技,他将一个美国神父的睿智幽默、悲天悯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很能让人入戏,完全没有所谓的“水土不服”,而倪妮饰演的玉墨也让我大感意外,她的表现沉稳内敛,极富张力。
本片曾于2012年代表中国电影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不料最终失败。有人说,其主要原因在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使然——“我们歌颂的东西,也许西方观众无法接受”。但这并不妨碍《金陵十三钗》成为一部佳作,而且它还会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