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五年时间的:走过五年时间的
走过五年时间的:走过五年时间的“慢综艺”1.0时代的“治愈”,在另一档节目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亲爱的·客栈》。区别于美食节目对于饮食的刻意考究和刻画,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粗茶淡饭,伴着乡间袅袅的炊烟,成为了多少人的精神食粮。 而几个大男孩和他们不期而遇的客人们,并没有刻意搞笑,也没有强行输出什么价值观,更没有硬讲什么含笑带泪的故事,他们和他们的鸡鸭鹅羊狗,他们七手八脚砌起的灶台,他们的“房前屋后种瓜种豆”,他们酒足饭饱后,院子里聊出的小故事……点点滴滴都是“向往的生活”,都在治愈节目的参与者和荧屏外的观看者。是真的有被“慢综艺”治愈到想当年,《向往的生活》在一众充满了“闯关”“任务”“竞赛”等强设定的综艺节目中,犹如一股清流脱颖而出。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没有什么规定性任务,没有什么特定的环节,而观众心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 何老师和黄老师,两个充满了大智慧的大男孩,就选定一处小院过起了平凡的日子。
若干年前,当我工作遇到挫折,或者心情不好,甚至只是吃饭时缺少一段能让我心平气和慢慢咀嚼和消化的综艺节目的时候, 我往往会选择一类当时新兴的节目类型“慢综艺”,让我那颗因为工作和生活而烦躁不安的心静下来。
相信抱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止我一个,很多观众都因为“慢下来,去生活”的solgan而开始追起了《亲爱的客栈》《中餐厅》《向往的生活》等“慢综艺”, 因此2017年也被称为“慢综艺元年”。
如今,五年过去了, 虽然一些还被叫做“慢综艺”的节目还在做,但我若非实在过得太自在想要找点不痛快(简称,在脑海里没事找事,沉浸式体验尴尬),我属实不愿意在点开这类节目的视频了……
2017-2018年
是真的有被“慢综艺”治愈到
想当年,《向往的生活》在一众充满了“闯关”“任务”“竞赛”等强设定的综艺节目中,犹如一股清流脱颖而出。
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没有什么规定性任务,没有什么特定的环节,而观众心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 何老师和黄老师,两个充满了大智慧的大男孩,就选定一处小院过起了平凡的日子。
区别于美食节目对于饮食的刻意考究和刻画,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粗茶淡饭,伴着乡间袅袅的炊烟,成为了多少人的精神食粮。 而几个大男孩和他们不期而遇的客人们,并没有刻意搞笑,也没有强行输出什么价值观,更没有硬讲什么含笑带泪的故事,他们和他们的鸡鸭鹅羊狗,他们七手八脚砌起的灶台,他们的“房前屋后种瓜种豆”,他们酒足饭饱后,院子里聊出的小故事……点点滴滴都是“向往的生活”,都在治愈节目的参与者和荧屏外的观看者。
“慢综艺”1.0时代的“治愈”,在另一档节目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亲爱的·客栈》。
2017年该节目的第一季展现了一对明星夫妻,一对明星情侣和人气明星一同前往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圣地——泸沽湖,用20天时间经营一家客栈,远离喧嚣,在慢节奏生活中寻找生活初心。 那时的刘涛还是小鸟依人在丈夫身边,悉心打理着客栈琐碎事务的温婉涛姐。纪凌尘和阚清子也没有上演“你爱大海我爱你”的狗血分手闹剧,甚至陈翔,也没有被实锤渣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大家和和气气经营着这间美好的小客栈,除了经营方式和大家的相处模式,其实我们观众打开节目哪怕只是看到风景,和风景里的画面,就感觉“结庐在人境”了。
所以后来节目第三季改版成鸡飞狗跳的经营比赛,大多数的观众都开始“哭泣”,有一方净土被毁了。但岂止是《亲爱的·客栈》不堪网播收视点击率的压力沦陷,让人心慢下来安静下来的第一代“慢综艺”,都因为没有情节,而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2019年-2020年
让人焦虑又尴尬的“慢综艺”
进入2019年,“慢综艺”集体患上了“焦虑症”和“尴尬病”,本来轻轻松松的生活类综艺非要跟kpi挂上钩,比如之前提到的《亲爱的·客栈》第三季。观众们从生活中的职场下班,又被迫进入了综艺节目中的职场,不是996胜似996。
和《亲爱的·客栈》同样引发焦虑的还有《中餐厅》。赵薇不再担任《中餐厅》的店长后,节目组找来了他的同班同学兼好友黄晓明。 但是回归《中餐厅》的黄晓明似乎没有让这档“慢综艺”好看起来,虽然“明言明语”还算是出圈,但节目中期,黄晓明和林大厨因为各种原因吵架,着实让人心烦。
到了第四季,因为疫情的原因《中餐厅》只能开在国内,虽然有产后复出的赵丽颖加持让很多人开始关注《中餐厅》,为节目带来流量, 但是节目中期再次爆发的剪辑问题,刻意制造矛盾、制造焦虑,成了压倒《中餐厅》观众缘的最后一根稻草,观众看着累,明星录着更累。据说最近湖南卫视的招商会又发布了一部分《中餐厅》第五季的嘉宾阵容,不知道黄晓明、龚俊、姚安娜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而湖南卫视的另一档王牌综艺《向往的生活》,也是从第三季开始走下坡路的。
我现在依然记得第一季宋丹丹、巴图魔性的《心火烧》,还记得第二季“极限男人帮”成员黄渤、王迅洗脑的“跳起来”, 那时黄磊和何炅的笑是发自内心的笑,因为老朋友来做客是真心的高兴,哪怕是围着灶台,黄小厨也是幸福的。
而第三季和第四季的《向往的生活》却成了在户外录制的《快乐大本营》,俨然变成了前来做客的明星嘉宾们宣传作品的平台。比如宣传《最好的我们》的陈飞宇和何蓝逗,宣传《上海堡垒》的鹿晗…… 隐约中记得何炅曾在《向往的生活》第三季用开玩笑的口吻说:“我们为什么要承载这么多剧宣?观众要看的难道是我们在这里宣传?”
更让人尴尬的是,因为承载了宣传的“重任”,很多飞行嘉宾连黄磊都不认识,比如第四季的许光汉。 因为一部《想见你》而晋升了流量的许光汉被节目组请到了蘑菇屋,然而他坐在老狼和何炅中间明显能看到他的手足无措,想必他当时内心OS一定是“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而类似的尴尬情况一多起来,就出现了黄磊跟这些人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只能自己一个人在厨房围着灶台转,一身油烟味连饭都不想吃。
于是观众开始思考,“慢综艺”不是为了让在娱乐圈打拼的明星回归普通人生活的吗?为什么要制造焦虑和尴尬让明星和观众都放松不下来?
2021年
“慢综艺”增加了新内核,是社恐还是社死?
那么,有没有角度新颖表达不同态度的新的慢综艺呢?别说,还真有。日前,腾讯视频全新推出的一档群居生活体验类真人秀《五十公里桃花坞》上线。光听名字,就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而根据官方资料来看,节目的立意也十分“乌托邦”:“15位居民共同在距离城市50公里的桃花坞,构建一个集艺术、人文、科技于一身的理想社区,打破孤独、共同生活21天,见证友谊的生根发芽”。
随着节目的播出,一些新奇的角度也的确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例如,节目试图通过桃花坞中的15个人验证一些社交法则的真伪。
不过,看着看着,很多人发现味儿都点儿不对⋯⋯
一上来,一向在喜剧节目人设不倒的宋丹丹便翻了车,面对郭麒麟开启作为长辈的操心模式直接问其终身大事,吓得大林子不敢言语一个劲儿岔开话题,却被宋丹丹一个劲儿穷追不舍。
如果说,宋丹丹对大林子的关心还有一层郭德纲的关系在,那么后面宋丹丹第一次见到汪苏泷,依然是这套话术时,别说汪苏泷和大林子,谁在谁窒息。
女神舒淇很少参加综艺,一直以来也给人高冷的感觉。此次参加真人秀卸下神秘面纱,很多人好奇女神生活里什么样?结果是, 在只有宋丹丹、郭麒麟和她的三个人饭局上,最后一个到场的舒淇一进来就直接吐槽起身恭迎的大林子“粉底怎么这么厚,比我还厚”⋯⋯
哈?女神原来私下这么毒舌?
所以,社交真人秀,就是看大家彼此来尴尬的吗?
当然,如果说这只是为了节目效果做的铺垫,那么截至目前播出的节目内容,依旧让大家有些摸不着头脑。
连嘉宾们自己都说,不知道来这个节目是干嘛来的;
在自我介绍环节,宋丹丹要求大家像背百度百科一样介绍自己让很多人瞬间社死。尤其碰上个张翰那么有个性的,简直就是进入了死循环;
选坞长环节,有些人不想当,却一直实际掌控着话语权;有人空有一个坞长的头衔,说句话就会被打断……
而节目被大家热议的,要不就是“650元一天伙食费不够”,要不就是“孟子义拒绝和郭麒麟炒CP”,以及“集体午觉”这样的迷惑行为……日常生活中的社死现场节目中随处可见。
当然,节目也不乏温馨的一面,为了治愈彭楚粤的孤独,周也像小天使一样陪着他一起筹备烘焙屋,彭楚粤也在节目中肉眼可见的开朗自信起来,让观众们大呼“磕到了”;
以及,汪苏泷、李雪琴、辣目洋子组成的“东北姐妹团”,以东北人天生的幽默细胞成为节目的一大看点。不过,从节目整体效果来看,只凭这几个“小年轻”很明显带不动这15个人的大家庭。
前文就提到过,《五十公里桃花坞》旨在打造一个理想社区。毕竟才刚播出两期,15个人的磨合也刚刚开始,每个团队的计划也都在一步步执行中。 至于结果怎样,先不能下定论。但作为一档慢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看得真的不是一点点尬。已经2021年,一档打着“社交”旗号的慢综艺,却让人看得频繁“社恐”甚至“社死”,由此可见,要想改变现状,“慢综艺”还真得放慢脚步看看未来的路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