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三方协议书可以要第二份么(职场贴士就业季)
就业三方协议书可以要第二份么(职场贴士就业季)5、培训要提前了解有无加班、出差,其频率、时间都是多少,让自己做好思想准备。因为对于一些公司或职位来说,加班、出差都是在所难免的,有些甚至还会长期出差或派驻海外。如果可以接受较多的出差或加班,也要问清有无加班费、出差补贴等;如果不能忍受长期的加班、出差,建议不要签约。1、户口如果你想要拿到就业地的户口,就要问清单位是否解决户口,尤其是对于签约北京、上海单位的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单位表示“保证解决户口”“尽力解决户口”甚至“不保证解决户口”,毕业生就要承担一定风险;如果对方向你承诺解决北京户口,就要把这一条写到三方协议后的备注栏里,例如“XX公司承诺为本人解决北京户口”,以此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2、待遇待遇主要包括工资、奖金、补贴、福利、股票(期权)、保险、公积金等。需要确认各部分待遇的细节:①工资:问清是税前还是税后,以及一年发多少个月或年底是否双薪等;②奖金:很多单位奖金都有季度奖、
又到一年求职季,除了简历、笔试、面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签订三方协议。究竟什么是三方协议?签订三方协议需要注意什么?相信不少小伙伴傻傻分不清。今天就随保定组工在线一起了解三方协议那些事儿。
一、什么是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以书面形式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三方协议在毕业生离校之前签订,签约后就意味着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基本确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经过双向选择达成就业意向后,必须签订学校统一发放的《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其他就业协议书无效。
二、签协议前你需要弄清哪些事儿?
1、户口如果你想要拿到就业地的户口,就要问清单位是否解决户口,尤其是对于签约北京、上海单位的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单位表示“保证解决户口”“尽力解决户口”甚至“不保证解决户口”,毕业生就要承担一定风险;如果对方向你承诺解决北京户口,就要把这一条写到三方协议后的备注栏里,例如“XX公司承诺为本人解决北京户口”,以此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2、待遇
待遇主要包括工资、奖金、补贴、福利、股票(期权)、保险、公积金等。需要确认各部分待遇的细节:①工资:问清是税前还是税后,以及一年发多少个月或年底是否双薪等;②奖金:很多单位奖金都有季度奖、年终奖或项目奖,奖金占收入的可观部分,要询问确定能拿到的奖金;③补贴:有些单位会有通讯、住房、伙食等各种补贴,也要问清楚;④福利:一些单位会有购物券、生活用品等福利,最好跟内部的师兄师姐打听下;⑤股票:了解公司是否可以让员工购买股票,尤其是一些即将上市的公司更可能对员工开放股票购买,如果有的话可能是难得的机遇;⑥保险、公积金:即常说的“五险一金”,分别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些都是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的。要注意单位的缴费基数,是否远远低于你的实际工资,避免单位在上面做文章。
3、工作内容问清自己的具体职务岗位和工作内容,了解其在公司所处的地位。一般来说,如果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会比较受重视,发展前景会更好。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关键还要看你的工作有没有技术含量,对你个人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是否有益,对于你未来的跳槽、升职有没有帮助。4、加班/出差情况
要提前了解有无加班、出差,其频率、时间都是多少,让自己做好思想准备。因为对于一些公司或职位来说,加班、出差都是在所难免的,有些甚至还会长期出差或派驻海外。如果可以接受较多的出差或加班,也要问清有无加班费、出差补贴等;如果不能忍受长期的加班、出差,建议不要签约。
5、培训
对应届毕业生,公司的培训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公司有好的培训体系,可以帮助你迅速成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良好的培训可能比优厚的待遇更有吸引力。所以签约前,要了解单位有哪些培训计划,看这些培训计划对个人成长是否有帮助。
6、发展机会
在了解了以上几方面的信息之后,你就可以综合衡量自己未来在这家单位的发展机会啦。可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①行业背景:考虑公司所处行业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并对行业发展前景进行预测;②公司背景:即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目前的发展状况、经营业绩及未来的发展预期;③个人机会:看自己所处部门在公司的地位、自己职位的升职机会、发展前景。
7、签约年限及违约金不同单位的签约年限不同,要问清楚。对违约金,在协商中要力争将其降到最低。违约金特别高的单位要慎重签约,以免是单位自身条件不好,利用高额违约金拴住毕业生。8、试用期长度三方协议并不是“保险箱”,只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之间签订的就业意向,只有毕业生到单位报到、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后,才能和用人单位形成正式的劳动关系。对毕业生来说,签订了三方协议后,还需要接受用人单位实习期、试用期的进一步考察。
毕业生需要注意试用期或实习期的长度: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从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三、签协议时你需要留心哪些细节?
首先要看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是否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
第二,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从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第三,不少单位为了留住学生,以高额违约金约束学生。学生在协商中要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通常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第四,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协议属“格式合同”,但“备注”部分允许三方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承诺一套、做一套,毕业生可将签约前达成的休假、住房、保险等福利待遇在备注栏中说明,如发生纠纷,可以此维护自己合法权利。
第五、学生在签订协议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等用人单位填写完毕、盖章后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证盖章。切忌自己填写完毕后就直接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求盖章。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单位在填写时,工资待遇等与过去承诺的大相径庭。学生却因为自己和学校都已经签字盖章,回天乏力。或者逆来顺受,或者就被迫违约赔偿用人单位。
四、小科普:三方协议VS劳动合同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分处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表现在:
1、《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在校时,由学校参与见证的,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的,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方案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见证方,劳动合同是上岗毕业生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2、《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划进行派遣。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3、一般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订在前,劳动合同订立在后,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约定,亦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备注条款中予以注明,日后订立劳动合同对此内容应予认可。4、《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对于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劳动合同的部分基本内容大体认可,并经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就业部门同意和见证,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和将来可能发生违约情况时的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