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送菜志愿队”在楼组长们的协力下,共送出了100多份新鲜蔬菜,缓解了小区里三栋楼的居民的燃眉之急。以亿亿佰留守团队、第三方公司人员以及响应号召的复工人员所组成的118广场抗疫保供小分队,坚持驻守在保供“疫”线的战场上,紧紧围绕政府下达的疫情防控政策和农超集团保供要求,不分岗位、不分昼夜,全力以赴完成抗疫保供任务。无论是夜深人静,还是喧嚣白昼,不管是阴雨霏霏,或者烈阳高照,只要接到卡车即将达到的通知,小组成员便立刻集结到位。方便面、牛奶、大米、油……各色物资以箱为单位,以千为计数,摆在众人的眼前,小组成员严格依据职能分工,车上递货、车下传货、液压车带货、叉车运货。4月7日至4月15日,短短9天,小组共卸货20000余箱,平均每日要卸货2200余箱。与疫情赛跑,国企担当是城市保供应的一块底板。对于封控小区的消费者而言,一斤青菜、一盒鸡蛋、一瓶鲜奶都是“菜篮子”的必需品。民生问题,必须立刻回应,

从今年3月上旬开始,上海本土疫情挑战和压力不断增加。为助力打赢这场攻坚战,光明食品集团所属各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城市供应,全力确保城市“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肉盘子”“糖罐子”安全,努力做到“供应不断档 价格能稳定 质量有保证”。

温情守“沪” 一个光明人就是一支队伍

“我刚刚拿到核酸报告,现在小区可正常出入,我申请来超市一线保供!”陈海泉在工作群里提出了申请。他是农工商超市集团系统部的一名普通员工,拿到核酸检测报告后,午饭也没吃几口,就扔下碗筷,冒着大雨赶往农工商118店。订单暴增,周末大雨,周边封控小区增多……多种因素叠加,让农工商118店的线上订单一路飙升。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1)

农工商超市集团工作人员陈海泉主动参与社区物资保供工作。图为陈海泉正在整理订单物品。

陈海泉的临时岗位是理货员,当超市的分捡员把消费者的订单物品归拢,他需要装袋并运送到楼下的快递员接单点。这看起来是一个很枯燥的活,但却很耗体力,“消费者买得很多,一个订单可能就好几大袋。”

与疫情赛跑,国企担当是城市保供应的一块底板。对于封控小区的消费者而言,一斤青菜、一盒鸡蛋、一瓶鲜奶都是“菜篮子”的必需品。民生问题,必须立刻回应,一刻都不能拖延。和陈海泉一样,农工商超市集团总部所有持有48小时核酸报告的员工,无论什么岗位,在特殊时刻全都支援到一线,为守护市民“菜篮子”奉献力量。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2)

光明乳业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保证乳品供应。

“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全市共有282名送奶员正配合防疫被封控在小区内,配送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疫情这场“大考”给光明乳业随心订出了个难题。如何送奶上门?如何确保隔离订户不断奶?光明乳业第一时间在全公司招募党员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300余人,加入到鲜奶配送队伍中。一线送奶员的加班加点,加上党员志愿者的主动加入,一支齐心协力在特殊时期保障鲜奶配送的光明送奶队伍诞生了。分装、打包、贴标、配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效的方式通力协作,将一份份光明牛奶按时、安全地配送到市民手中,让被隔离的市民都喝上放心奶。

以亿亿佰留守团队、第三方公司人员以及响应号召的复工人员所组成的118广场抗疫保供小分队,坚持驻守在保供“疫”线的战场上,紧紧围绕政府下达的疫情防控政策和农超集团保供要求,不分岗位、不分昼夜,全力以赴完成抗疫保供任务。无论是夜深人静,还是喧嚣白昼,不管是阴雨霏霏,或者烈阳高照,只要接到卡车即将达到的通知,小组成员便立刻集结到位。方便面、牛奶、大米、油……各色物资以箱为单位,以千为计数,摆在众人的眼前,小组成员严格依据职能分工,车上递货、车下传货、液压车带货、叉车运货。4月7日至4月15日,短短9天,小组共卸货20000余箱,平均每日要卸货2200余箱。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3)

“送菜志愿队”在楼组长们的协力下,共送出了100多份新鲜蔬菜,缓解了小区里三栋楼的居民的燃眉之急。

变身“快递员”,光明食品集团的志愿者们用一袋袋搬运、一户户上门践行着光明食品集团“人民群众有期盼,光明服务就不间断”的誓言。因疫情管控,他们有的亲自送到居民的家里,送到手上,有些送到小区门口集中置物架上,生动诠释着“因为光明 所以温暖”。

尽心守“沪” 一个企业就是一座物资供应站

为了保障上海筛查区域封控期间的农产品供应需求,光明食品集团协调各子公司资源,协同各生产企业不断增产扩产,落细落实各项保供任务,守护好市民的“菜篮子”。

星辉蔬菜基地日均上市量400吨左右,其中主要品种有卷心菜、青菜、芹菜、茼蒿。同时充分发挥4.5公顷智能化绿叶菜植物工厂和3000多亩现代化温室大棚的抗风险优势和规模化效应,确保疫情期间蔬菜供应不断档、质量有保障。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4)

自3月以来,光明食品集团累计供应本市大米1.43万余吨,蔬菜24.68万余吨,猪肉24.31万余头。

上海农场坚持“一增两不变”原则,即供货量增加、品质不变、价格不变,力保上海。以与盐城市大丰区合作的“大丰仓”8个合作基地为主,以东台蔬菜合作基地为补充,确保日最大供应量500吨。目前,农场拥有正阳定食、农机总站大棚、大丰区南阳镇蔬菜分拣包装基地3个,临时性工作人员600多人,每天可分拣蔬菜套餐5万份。预计近期还将新增大丰区丰收大地、东台市三仓镇、新街镇3个蔬菜分拣包装基地,届时每天蔬菜套餐供应量合计可达8万份。

光明乳业上海区域饲料厂实施全封闭管理,饲料厂管理人员组成疫情防控突击队顶岗上阵,保障饲料正常生产供应。3月1日至4月12日,光明牧业上海区域牧场总上市量32186吨(其中上海11660吨,飞地20526吨),平均日上市量748吨(其中上海271吨,飞地477吨)。公司各牧场积极落实防疫工作,进出人员车辆做好防护和检疫,场区、牛舍、宿舍等区域每日全方位无死角严格消毒,全方位保障奶源的安全生产与供应。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5)

光明国际明确“保供稳价”总方针,上海梅林、农牧科技等全力保障市民“肉盘子”供应。图为光明大礼包产品。

光明农发集团加强粮源库存、包材储备物资等全面盘点,在建立合理成品库存等方面做到早安排。在疫情发生初期,光明农发集团即做好要求各加工企业提前准备好各类大米包材的部署,以防受疫情影响包材供应短缺现象发生。在征得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的同意下,乐惠米业从3月16日起干部员工进驻厂区,吃住在工厂,24小时不间断生产,目前驻厂人员达到32名。据统计,3月1日-4月6日光明农发集团累计发往上海市场大米13277吨,大米日加工数量不断上升,现已达到每天500吨左右。

苏食肉品闻令而动,全力以赴生产苏食平价放心肉,全力保障上海市民“肉盘子”供应充足。公司从严生猪采购关口,严格肉品质量把控,严格检验检疫、宰杀冷链配送,确保上海市民的餐桌上每天都有新鲜、足量的猪肉供应。为保证放心肉的供应,公司原料采购部24小时不间断联系,每天确保3000头左右生猪准时准点进厂,为猪肉的供应夯实原料基础;屠宰加工部日夜兼程,全力加工保供产品。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6)

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良友海狮油脂公司中小包装灌装生产流水线复工复产。

高效守“沪” 一条短信就是一包“光明爱心菜”

在本轮疫情中,农超集团作为上海市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的重点企业,在疫情最吃劲的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国有零售企业主渠道作用,打通社区供应“最后一公里”,挑起民生保供责任重担。

农超集团积极发挥集成作用,承担了光明旗下相关兄弟企业、宝山区政府、各镇政府及物流公司间的各项对接工作,定向开设“快团团”小程序预订通道,采用线上预订、线下集采配送的方式,落实保供任务,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协调问题,确保物资从基地到市民手中的供应无虞。在面向大场镇的两轮保供任务中,已累计辐射大场、大华、祁连片区近300个小区,销售24819份保供套餐。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7)

“光明直通车”慰问套餐和96896助老订购服务在全市范围内铺开,保障城市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的基本需求。

在光明食品集团党委的要求和倡议下,农工商超市积极开展社区街道帮困专项行动,重点关注军烈属和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为保障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物资需求,农工商超市集团依托“96896”服务热线平台,启动“光明直通车”助老订购服务,优先服务上海80岁以上老年群体,尤其是不熟悉网购的高龄、特困老人,为他们对接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品牌民生商品,解决老人的“购物难”困境。

自热线开通后,拨入的订单不断,在老龄群体中口口相传,得到了广泛关注。如今,助老订购服务将逐步在全市范围内铺开,辐射更多社区、更广区域,集团将充分依托光明食品集团产业链、供应链生态,进一步完善集采平价光明食品的供应平台的搭建,为城市的基本民生需求托好底。

随着市民对生活物资需求的增加,光明农发集团在保证现有渠道供应的基础上,及时推出社区团购服务,竭尽所能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随之而来的是,居家办公的业务员们工作量顿时倍增,大量团购需求纷至沓来,一天几百通电话成为了常态,就算是夜间也随时可能有电话打进。面对咨询、下单、催单等各类需求,业务员需要做大量耐心细致的沟通和解释工作,接单后还要协调工厂、仓库、物流安排配送。每一个看似简单的订单背后,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与努力。而在此过程中,他们全凭一部手机、一张嘴,不光手机打到发烫,喉咙也几乎嘶哑。

为了应对人手不足的难题,光明农发集团在全公司范围招募团购热线服务志愿者和社区团长。在团购物资配送只至小区大门后,在小区中的光明农发员工也主动站出来,帮助联系居委、参与配送,合力将大米运送至居民家门口,打通最后“一百米”、“五十米”,将“光明温暖”传递至千家万户。

共同守“沪” 一趟进申专列就是一份人间真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黑龙江与上海“江海相望”,南北守望,同心抗疫。在黑龙江省粮食局组织调动下,北大荒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秋然米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利用不到2天的时间,加工、集结了600万斤长粒香大米并做好支援准备。这批来自黑土地的优质大米,已于4月14日从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启程,奔赴2600公里外的上海,然后“走进”30万上海家庭。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8)

来自黑土地的600万斤长粒香大米奔赴上海

光明良友军工路保障大仓指挥部全力做好援沪大米的接卸发运工作,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现场梳理排摸、统筹协调沟通,落实四个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制定《黑龙江援沪600万斤大米接卸保障方案》《军工路保障大仓防疫实施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后续完成援沪大米的接卸任务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检测保障。积极与属地防疫部门联系,落实对所有人员进行每隔48小时的核酸筛查或抗原筛查工作,筑牢接卸发运安全线;三是防疫保障。备齐作业人员所需的防疫四件套,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规范穿戴防护用品,安全有序作业;四是作业保障。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封闭管理,严禁外出,并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等,做好特殊时期的员工关爱工作。

保供的生命线是物流,也就是运送物资的车辆。作为集团域外主要战略基地的上海农场,虽为上海“飞地”,但仍和集团其他兄弟单位一条心、一家人,积极主动发挥上海优质主副食品供应重要压舱石作用,确保市民“菜篮子”稳定。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9)

陆路、水路、铁路三路齐发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10)

陆路、水路、铁路三路齐发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11)

陆路、水路、铁路三路齐发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所有农产品能否出得了大丰、进得了上海,要面临很多问题。为了保畅通,上海农场积极主动地与大丰沟通协调,领导班子专人对接大丰,派出专门团队沟通大丰区各部门,打通农场区域内生猪、米、鱼、蛋、奶、蔬菜等保供产品出丰赴沪的绿色通道,减少各检查道口等待时间,为每一辆运输车都配备了对应的通行证。农场时刻关注政策动向,做好资料的更新工作,为运输车保驾护航,同时在车辆有限的情况下,营运部充分协调,确保利用率达到最大,将物资以最快的速度送至目的地。据统计,农场每天前往上海送货车辆在50台左右。

光明农业发展集团安徽基地通过汽运和铁路运输两条线保供上海。面对多变的疫情及政策,基地迅速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畅通物流运输环节,确保车辆全程闭环管理;苏北基地海丰米业通力协调各方资源,全方位打通销售运输渠道,完成了水运路线的有效对接,首次启用集装箱运输大米,进一步增强了供应链的韧性和应急保供能力。

大城无小事,事事有光明。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光明食品集团聚焦稳产保供,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践行“让市民离不开光明”的奋斗目标,压实城市主副食品供应底板作用,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守护好市民“菜篮子”。


作者:季刚

来源:2022年《中国农垦》第6期

筑牢安全基础,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城市安全底线)(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