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玥飞谈耶鲁学霸(拒绝百万年薪回国拿1450工资的)
秦玥飞谈耶鲁学霸(拒绝百万年薪回国拿1450工资的)而他也一直勤学苦读,奋发上进,于2001年考入重庆南开中学。秦玥飞出生在山城重庆,自小便在妈妈的监督下学习英语。虽然出身并不富裕,可论对于教育的重视,他的父母却是一点儿也不含糊。“一份份学历,很像一步步离开土地的台阶,但是这位高材生把全部台阶反转成一次隆重的返回。”然而,在赞誉和成就与日俱增的同时,质疑也接踵而至。2018年8月,一篇由公众号发出的名为《七问秦玥飞》的文章一经发出,便收获了无数关注度。那么,秦玥飞为什么会做出回到农村的选择,他真的像质疑者说的那样,只是一个钻营名利的伪善者吗?他又是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打破这些质疑的呢?
曾经的秦玥飞,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所有人都认为他未来会拿着七位数的薪酬,穿着体面的西装和锃亮的皮鞋,穿梭于华尔街的高楼大厦中。
但出乎意料的是,秦玥飞最终却选择放弃高薪工作,回到祖国建设农村。
毕业后,秦玥飞来到湖南衡山县贺家村,薪酬只有1450元。没有保险,没有编制,换上了胶鞋,常年风尘仆仆地走在村里的小道上。成为了一个名“大学生村官”。
余秋雨曾这样形容他:
“一份份学历,很像一步步离开土地的台阶,但是这位高材生把全部台阶反转成一次隆重的返回。”
然而,在赞誉和成就与日俱增的同时,质疑也接踵而至。2018年8月,一篇由公众号发出的名为《七问秦玥飞》的文章一经发出,便收获了无数关注度。
那么,秦玥飞为什么会做出回到农村的选择,他真的像质疑者说的那样,只是一个钻营名利的伪善者吗?他又是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打破这些质疑的呢?
- 学成归国,扎根田垄
秦玥飞出生在山城重庆,自小便在妈妈的监督下学习英语。虽然出身并不富裕,可论对于教育的重视,他的父母却是一点儿也不含糊。
而他也一直勤学苦读,奋发上进,于2001年考入重庆南开中学。
南开中学,是重庆市重点中学,被称为重庆市的“窗口学校”。在过去的2021年高考中,600分以上学生占比达到了85%,全校平均分651,分数之高令人咋舌!即使是在秦玥飞毕业的2004届,1000余学生中被清北录取的也达50多名。能考入这样的高中,想必秦玥飞本身是足够优秀的。
在高中时,秦玥飞也毫不懈怠,虽然家境普通,但“以中有足乐者”。不以自己朴素的衣着自卑,也有极强的领导能力,能在“高手如云”的重点高中里脱颖而出成为班长。在几门学科中,他尤其喜欢英语,发音地道流利,并且早早背完了托福单词。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2005年,耶鲁在中国只招了两名高中生,而他成为了集努力与汗水于一身的那个二分之一。他以相当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美国入学标准化考试并且全额拿下了奖学金。
因为有了全额奖学金,秦玥飞的学费问题和生活费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便有了更多的时间攻读学业。
2011年,秦玥飞毕业,他在本科期间,取得了政治学和经济学双学位。
耶鲁大学是美国著名高校,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学府,时任美国第51届第41任总统的老布什就是1948年从这里毕业的,各界名人在耶鲁大学可是说是不胜枚举。
名头响亮,认可度也高。耶鲁大学一个绩点不错的毕业生,进入了美国华尔街,年薪可想而知,更别提秦玥飞还修读了双学位,他的人生将是一片光明开阔的坦途!
2011年夏,秦玥飞的同学们在寸土寸金的华尔街,穿着一丝不苟的西装,与客户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
那他呢?
他放弃了高薪工作。一节绿皮火车,把他带向了实现他自己人生价值的萌芽之地:湖南衡山贺家山村。
他一身休闲打扮,怀揣着两张在他眼中最重要的两张纸:一纸村官报名表,一纸村官录用书。
就这样,站在陌生的异乡,听着陌生的乡音,秦玥飞被乡政府副书记陈希军的一辆摩托车载进了贺家村,正式“走马上任”,成了贺家山村的村主任助理。
- 从“外来者”到“自己人”
湖南的夏天,燥热难耐。在上岗的第一天清晨,秦玥飞醒来便出了一身汗,他提着洗浴用品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准备迎接全新的生活。
他热情地给乡亲们打着招呼,希望给他们留下一个好印象。
而在他的背后,却传来了村民的窃窃私语,这时候的秦玥飞根本听不懂方言,也就没有注意:
“大城市来的,真爱干净!”
“这么早就要洗澡?是不是嫌弃我们这里脏呀!”
“早上就洗澡,这也太浪费水了吧?”
……
2011年,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我国农村的发展战略还处于起步战略,更别提更多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
农村最多的,就是老人和小孩,再加上一部分以务农为生的家庭。时代在发展,但现代化经营和“科技兴农”等概念在乡亲们的心中并不清晰。农村经济要想发展,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村民们对新来的“耶鲁哥”有感激,有新奇,也隐隐有点排斥。也是,在他们看来,一个留过洋,见惯了大世面的大学生,怎么会心甘情愿留在贫穷落后的山村,只当一个大学生村官呢?
心细如发的秦玥飞也察觉到了村民的情绪:村民们要的不是一个一天洗两次澡的光鲜亮丽的大学生,而是能真真切切扎根田垄,为他们着想,带领他们走上致富之路的村官。秦玥飞也很快作出了改变。
就这样,初到贺家山村的秦玥飞再也没有一天洗两次澡。为了自己开展工作更加方便,他穿上解放胶鞋,换上休闲的衣服,从不抽烟的他,也习惯在耳后别两根烟。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在后来为了村里的建设,秦玥飞出差去北京拉赞助时,就这样一身装扮见到了他的老同学,他还未察觉到:一身休闲便装看起来是亲切,平易近人的,但或许并不适合和企业老板们谈判,因为会让他们质疑自己的专业度。
在老同学指出来后,秦玥飞这时才恍然大悟。在其后的出差路上,他拜托同学保存好一套西装,他出差的时候,同学便把西装寄到固定的青年旅社。
这样,秦玥飞见客户前,就可以提前换上西装,让自己以更专业得体的姿态为乡亲们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当时,为了更加了解老乡们的情况,他经常和村里的老乡们聊聊天,无微不至地关心老乡们的生活;他还带着笔和本子,随时记录下每家每户遇到的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
就这样,秦玥飞从一个陌生的“耶鲁哥”,悄然变成了贺家山村这个大集体中的一份子。
仅仅过了一个月,秦玥飞就被乡亲们当成了“自己人”。有电器损坏,乡亲们会让秦玥飞帮忙修理;遇到急事,也会让秦玥飞帮忙照看田地。秦玥飞从不自恃身份,有乡亲找他帮忙,他都欣然前往,没有怨言。
当他着手了解村里的情况时发现,村里准备修水渠,却迟迟没法动工:修水渠并不是单纯的修建工作。在这背后,涉及了农村复杂的关系,有几个村民认为自己的利益会因为修水渠受到损害,一直不肯同意,修水渠的计划便搁置了下来。
有困难,得要一步一步拾级而上,光是坐着等待困难消失是不现实的。秦玥飞深知这一点,他自费买了几包烟,先是和乡亲们拉拉家常,然后对村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声声的“伯伯”,“叔叔”打动了村民的心。
他向乡亲们保证,修了水渠后他们将会获得更大的收益,乡亲们犹豫着,最终同意了。当然,事实也的确如秦玥飞所说。
不仅处理了村里“修水渠”这样的大事,也有街道硬化和照明这样看起来是小事,但却能实实在在提高乡亲们生活质量的举措。
他还十分关注村里的空巢老人问题和教育问题,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敬老院改造,甚至还着手拉网线,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秦玥飞也并不居功自傲,他从不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擅自作乡亲们的主,而是根据乡亲们的需求:
“做好详尽的预算和规划”
“只要是村民们要办的事,决不允许自己办不到!”
秦玥飞这样说道,他的眼中,亮着憧憬的光芒。
日子一长,乡亲们把秦玥飞的真诚和努力看在眼里。2012年10月底,秦玥飞在3547名选民投票中脱颖而出,获得了85%的选票。光荣当选为衡山县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村民老陈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小秦跟我们处得好,又为我们干了这么多事。如果光挂个名,尾巴翘得老高,是没人选他当代表的。”
两年后,村官的任期已经悄然画上句号,但秦玥飞觉得自己做的事还远远不够。他婉拒了组织的提拔,誓要在村官这个位置上度过又一个三年。这一次,他选择了湖南省的白云村。
在白云村,环境更加艰苦,但秦玥飞仍然毫不懈怠。为了更好地发展村里的特色产业”山茶油“,他挨家挨户去动员、说服,组织258户加入白云村“农民专业合作社“。
后来,村里的山茶油真的发展成了支柱产业,还被企业深度加工成了护肤油等产品,拓宽了销路。村里也从一条水泥路都没有的特困村,变得富裕起来,而秦玥飞却分毫不取。
湖南衡山白云村村民王淑元曾说:
“对秦玥飞来说,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确确实实想在白云村做事,说到就做到。”
秦玥飞的人生中,有两次逆行的选择,一是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却没有像寻常人一样拿高薪工作,走着平坦的大道,而是回到了崎岖的乡路,做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二是在3年村官任期满后,他没有把这3年的经历作为官路的青云梯,而是把它看作是为下一个3年积累的宝贵经验。
从秦玥飞的两次选择中,不禁令人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过的人生呢?
真正值得过的人生不一定是坐拥无数财富,享受无边荣华。而是像秦玥飞那样,脚踏实地,内心丰盈,他为自己的理想而感动,但他也感动了我们,更为无数的后来者提供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而后,他也用他的行动为我们证明了这些。
-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2015年,秦玥飞联合其他两名志在田园的同学发起了一个大名鼎鼎的项目:黑土麦田公益计划。其后,又有很多毕业于知名高校的毕业生们加入了这个项目。
这些优秀大学生们到了农村,便有了“精准扶贫专业”的名头,他们来自不同专业,做着不同的事,但他们都有同一个目标,就是致力于“授人以渔”。让农民能更好地有目的地改善自己的生活。
再加上我国对“三农”工作的鼎力支持,他们深入了中国农村的腹地,让它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两年后,他站上了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领奖台,谈吐儒雅,意气风发。
他的各种头衔,“放弃耶鲁百万年薪”,“最美村官”等,也一夜之间如春风一般吹拂在整个中国大街小巷每个角落,他甚至经常作为高分作文素材跃然在中学生的纸上。
然而,秦玥飞的农村经历和“黑土麦田”公益计划,让他名声大噪,也让他忍受着不少争议。
“首屈一指”的就是文章开篇所提的那篇2018年发表的《七问秦玥飞》。文章以一个“黑土麦田”公益项目亲历者、参与者的身份,细数创办人秦玥飞七宗罪。这篇文章横空出世,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他笔下,秦玥飞似乎从一个无数人敬仰的道德楷模,变成了沽名钓誉的“公益圣徒”。
不过,文章虽然质疑着秦玥飞,但更想要的是秦玥飞的回应和解释。但这篇文带来的连锁效应是:无数人对秦玥飞口诛笔伐,把所有的质疑当成了既定事实,并肆意辱骂着秦玥飞。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仅仅在26小时后,秦玥飞就发了一篇《来自秦玥飞的声明》,对《七问秦玥飞》中涉及的问题作出了回应,官方也对黑土麦田的各项支出明细作出了公示。自此,谣言止于智者。
如今,秦玥飞依然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还在2018年1月,当选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自2018年3月起,至2023年3月止。
但在论坛上,仍有人疑惑满满:
“看了朗读者里的秦玥飞,真的很震惊,难道世界上真有不为名不为利的人么?”
是啊,纵观秦玥飞近37岁的人生,有10余年都在农村。
说他想要真正改变农村,让中国农村有更加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一名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官员,领导人或许更能达到目的,他却放弃了编制,婉拒了组织的提拔
说他只是单纯图名图利,但他刚当上大学生村官时,月薪只有不足1500,以他的学历和能力,想要找到一份高薪的体面工作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想要图名的话,又何必偏要做建设乡村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
对此,GQ中国对秦玥飞的评价是十分贴切的,它在专访报道中称他为“权力的局外人”。
秦玥飞虽然受到了体制的表彰,但他并不想当一个公务员。他想要扎根农村,是想要改变更多人的生活,在公共服务领域不断地发光发热。
看着自己的规划变成蓝图,是一件很奇妙很满足的事。在“村官”这个位置上,他能自发规划工作,所以即使在农村条件差,待遇低,没有保险,没有编制,甚至是作为一个权力的“局外人”而工作,他也义无反顾——因为这与他的理想相符。
有一句话说得好:
“成功不必有我,而功成必不唐捐”
这与秦玥飞的心境不谋而合。中国的未来在农村,而农村的未来呢?就在这些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一代身上。
秦玥飞说:
“我必须得了解我自己国家的这些最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生活当中有什么样的酸甜苦辣,他们的生活当中有什么样的喜怒哀乐,然后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改变,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
我们羡慕秦玥飞这类人:他们是多么坚定不移地过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明珠将会在他们手上。
也就像他说的那样:“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如果中国有千千万万的秦玥飞在广袤的农村洒下一粒粒种子,这些种子终会萌芽,然后沿着守望起伏成一片花海。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在几十年前,也有这样一位伟人是深爱着农村,一切从农村开始,一步一步建立起新中国。如今的盛世,也确是像他所想的那样!
听完了秦玥飞的故事,您有哪些看法呢?他会让您想到记忆中的某些人吗?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