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转行做什么工作?毕业八年的职业经历
工科转行做什么工作?毕业八年的职业经历现在想想有点后怕,我当时身上就揣着发的三千多块钱,就敢一个人去北京,去了都不知道去哪儿。刚到北京感觉很气派,连北京地铁都摸不着方向,还问了个美女,她告诉我怎么走以后,我去了一个高中同学那拼住了一晚。因为他是和同事合租的,我也不方便继续住下去,第二天告别之后,就去了我大学老乡那里(我们一个专业但不是一个班的,一起上过课帮我指导过毕业设计,但是总体不是特别熟的那种)。彤哥帮助了我很多,请我吃饭,给我买水,有一天出去找工作在中关村迷路了,都没回去,他很着急。有一天他说我做梦,他问梦中的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说拍戏当导演。他说辉哥有梦想你就去尝试,总会成功的加油,在他的激励下,我在智联投了好多招演员的简历,最后找了一家说让我去面试,很远在怀柔区杨宋镇,其实就是一群人认识剧组的人,替人家招群演的。是一个四十左右的大叔面试的我,说管吃管住,但是第一个月要交400块钱,我就交了。回来后和彤哥吃了个饭道别后
寄语:大学毕业之前总想着赶紧毕业赚大钱,但是等到真的毕业了,才会一直想念那个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自己,隔三差五,就会梦回母校,想起那些曾经的美好青春。
毕业前后2013年的六月,参加完毕业典礼,我们互相道别后,各奔东西。我先回了陕西老家,奶奶最后一次来了我家(因为第二年她就去世了),我感觉奶奶是想和我爸这个家做道别吧,那个时候她已经80岁且半身不遂已经八年,我爸也刚刚去世半年。看着苍老的爷爷奶奶,不免心中五味陈杂,给她看了我的毕业证和毕业照,并和爷爷奶奶拍了合照,那次也是倒数第二次的合照。
2013年回老家拍的
没待几天就要去深圳公司报到,结果没有直达的车票,从小农村长大也没坐过飞机,就和我妈商量买了去广州的卧铺。20多个小时的车,就专门买的下铺,刚上车,中铺的大姐找我换铺,因为她带着孩子,给了我20块钱差价,一路上聊了很多,她是暑假带着侄女去深圳找亲人的,说打了好多年的工,背井离乡。
南下深圳看了一路上的风景,到广州刚出站漂泊大雨,大姐带着我去坐了大巴,就这样我第一次来到了深圳。我的工作是嵌入式开发,因为我大学一直对编程不感兴趣,所以学的也是很累,这个工作就干了一个多月,就没干了。不过倒是深圳的蓝天让我第一次见识到天原来可以这么蓝。当时是和公司其他人住在公司三室一厅的宿舍里,没空调,深圳的夏天又特别湿热,我一个北方人,是第一次体会到如坐针毡的感觉,晚上是热的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每天上班就是无聊的学技术,看文件,开会,吃饭,下班,每天下班无聊我就一个人去公园转。
当时我深圳公司的工位
因为大学在江苏上的,现在工作远在深圳,每到深夜就想家里的老妈和弟弟,加上工作自己也不喜欢,就抵触情绪出现,之后主管找我谈话,大体意思就是你都来了一个多月了,你还做不了东西,这可不行呀,然后我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他说的也不在乎,他就突然爆发拍桌子说你到底能不能好好干之类的话,我就说我不干了,你坐下说话,你别这样给我颐指气使的说话,老子不吃你这一套。因为公司的技术老总是学校校友,他也不敢随便开我,给我道歉让我考虑一下,说他刚才语气不好希望我原谅,我直接就是不用了,我一周后走,他就说,那好吧。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这样被我结束了,没敢跟老妈说,一个人去了深圳大学逛了逛,看了篮球场的野球赛,一周之后,把自己的书,被子送人之后,我盲目的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不得不说那个时候我刚毕业还是比较血气方刚目中无人的,觉得自己就算不做计算机,去北京这个大城市也会生存的下去)。
第一次去北京现在想想有点后怕,我当时身上就揣着发的三千多块钱,就敢一个人去北京,去了都不知道去哪儿。刚到北京感觉很气派,连北京地铁都摸不着方向,还问了个美女,她告诉我怎么走以后,我去了一个高中同学那拼住了一晚。因为他是和同事合租的,我也不方便继续住下去,第二天告别之后,就去了我大学老乡那里(我们一个专业但不是一个班的,一起上过课帮我指导过毕业设计,但是总体不是特别熟的那种)。彤哥帮助了我很多,请我吃饭,给我买水,有一天出去找工作在中关村迷路了,都没回去,他很着急。有一天他说我做梦,他问梦中的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说拍戏当导演。他说辉哥有梦想你就去尝试,总会成功的加油,在他的激励下,我在智联投了好多招演员的简历,最后找了一家说让我去面试,很远在怀柔区杨宋镇,其实就是一群人认识剧组的人,替人家招群演的。是一个四十左右的大叔面试的我,说管吃管住,但是第一个月要交400块钱,我就交了。回来后和彤哥吃了个饭道别后,就来到了怀柔准备拍戏。
在这里,我认识了和我一个房间的崔总,他是北京人,说他的梦想也是当一个导演,就想来这边学习学习,我说其实我也是;隔壁有两三个男的,后来关系都还可以,楼下是几个女孩。刚去了好几天都没有戏拍,就让我们去打扫卫生,后来没几天就通知去拍戏了。一大早起很早排队入影视城,去了根据执行导演安排穿了一身家丁的衣服,崔总告诉我说,这个戏是黄志忠主演的,他都拍了两天了,我第一天去毕竟有点生疏,也感觉里面景色不错很好玩,在里面认识了很多怀揣着梦想的人,互相聊着自己的人生。
在影视城拍《长白川》的时候
拍戏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经常会因为NG多次要拍很久,也会出现意外,有一次我们去山里拍民国戏,炸点提前爆了,把女主演都炸伤了,像这种就会取消当天拍摄回家;一天有时候要换好几次衣服,因为你要充当不同的群演,演员就那么多人。我就挑几个有意思的片段说下吧:
1、拍长白川的时候,晚上,要我们群演演死人躺地上,地上都是泥土,我当时觉得这么脏怎么演,没想到崔总二话不说直接躺下,摆出一个被打死的样子一动不动,我当时就感觉我这哥们将来一定会干成大事(果然他现在已经开了影视公司)我看人还是很准的哈哈。
炸点爆破后的样子
2、有一次开心的是我终于不用穿家丁和日军服了,穿了一身带马甲的,我还高兴的让朋友拍了照,结果拍的时候,就让把我绑起来,还给我嘴巴里塞的东西,原来是个特务装,我那个又气又好笑,不过说实话,拍戏很好玩,我们吃的都是三菜一汤,我那段时间都吃胖了。
3、剧组里有暑假没事来拍着玩的,有辍学没有工作的,有怀揣梦想想一战成名的,里面没有勾心斗角,只有最纯真的交心。要说第一次能交心的还是小学中学时,大学多多少少会竞争很多名额勾心斗角。我们剧组有个和文章长得特别像的陕西老乡,我们都叫他文章,记得那时候文章的《小爸爸》也正在热播。
拍戏间隙大家都是席地而睡
4、后边去了八一影视基地,我们都是半夜两三点就坐大巴去,因为很远要穿过大半个北京城,而且人家那边要求五六点就点名。剧组爆破都是韩国团队,当时拍日军攻城还是啥来着,我守城,那个炸点炸的时候真的是吓到我了。很多武行出身的兄弟都要跳到水里去,他们真的不容易。后来还去了两次吴宇森的剧组,当时他在拍那个《太平轮》,剧组投资很大很有钱,群演也是非常多,号称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最近的时候吴宇森和金城武离我只有两三米,非常开心,因为我见到了我的偶像,大学都把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电影看了个遍。
待了半个月,崔总有事回家了,我呢,拍到一个月的时候,看工资也要不到手,也就撤了去学校办了户口迁回,就又短暂的回了老家。
第二次去北京因为刚毕业,弟弟还在上学,回家就被老妈说了,后来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去了西安投奔同学,当时去了一个小的炒股公司学炒股,干了一个月,说的有一千的底薪没发就又不去了。之后也报过那年的国考,感觉自己没人也没准备考上的概率很小也没去考。后来过年前又被拍戏认识的河北哥们东哥叫去北京了,这是我第二次闯荡北京。没想到去了以后,他没几天就把房子交接给我,自己回了老家,我一个人当时也没技术,那边临时工很多,我送走他当晚就去三只松鼠库房干了一晚上打包分拣,赚了95块。后边过年也没回家,在一个保安队干了一段时间。
在印刷厂打零工的日子
年后把我大学同学叫过去,我们两个刚开始为了在北京生存,我也带着他打了很多零工。我们大学毕业的,那种体力活真的受不了,有一次我们去了传媒大学,去了才知道是换修下水道的电缆,那个又粗又重又长,我记得当时我都扛不动绊倒了,那次记忆犹新。后边我两面试计算机岗因为没有经验,就回来学了PS AI 之类的设计影视甚至三维软件,这里可以推荐那个网站,叫《我要自学网》,真的很有用。之后他找了份设计工作,虽然工资刚开始不高,但是管吃住稳定下来,我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又第二次离开了北京回到西安。
第二次回到西安回西安之后,就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策划之类的,也跑跑市场,送送货,那半年其实对我也挺锻炼的,学了很多,也认识了好多人,就是工资低(有一次我安排取了两车货,送到小寨,结果没有听老板娘的提醒,没提前记两个蹦蹦车的电话,结果是到了那边,一个车找了半天找不到,幸亏那个司机人还好,一直在等我,我第一次感觉到我工作没有考虑周全)
2015年我就去面试当时西安最大的第三方电商服务商(为淘宝京东提供图片视觉设计,店铺装修,产品拍摄精修等),因为当时我没做过电商,当时设计部大主管面试第一次说我技术还不够,让我回家练练,当时我就回家练了一段时间就又联系他,他让我又做了张海报,说我有进步但是还是达不到要求,当时大夏天那么热,我就死皮赖脸缠着他,说你不要我我去哪儿找工作,最后他心软了,要了我,虽然试用期只有1800,但当时我是看重那个公司在电商技术方面的实力和规模,是想学技术的就无所谓了。
进公司之后,小主管带我,我旁边的女师父也一直指点我,我们小组也隔几天就会进行专业设计培训探讨,关于排版,配色,字体,精修等,第一个月我完成目标了,第二个月目标加重,再加上要做很多难一点的页面和详情页,技术不够导致很多退单,没有完成目标,主管找我谈话,意思我被辞退了,虽然心有不甘,但是认识了很多人,也学到了技术,走的当天,小主管还祝我找到好工作,我到现在都很感激她。之后又陆陆续续去了两家电商公司,又学习了矢量软件,印刷的知识,还去了宝鸡实地参观了厂子,玩了漂流,爬了红河谷,玩的很开心。
第三次去北京因为在西安一直做电商设计方面的东西,感觉自己技术差不多了,就第三次去了北京,这次是我在北京一起拍戏的崔总开车接的我,去了他家,他爷爷奶奶也对我很好,他爸一听我是陕西的,就一直说你们陕西很厉害,以前的首都文化大省。他妈妈做了很多饭菜,和他一家人吃了饭,在他家睡了一晚,第二天他让他爸安排我去了他堂姑家住,一个月只给400房费,还不要押金,都得感谢崔和他老爸,在那我还认识了个大叔,和我真的像忘年之交,我们经常聊很多喜欢的历史,生活的,之后我找了个电商美工的工作,就两边跑,一个月后,我就退了房,给崔总买了很多东西结果他爸妈和他都不在,就给了他爷爷奶奶,拜托帮忙转告感谢之意。
当时图书公司的库房
这家公司当时在通州台湖镇的一个村里办公,因为是卖图书的,有两三层的库房在旁边,办公在农家大院,倒也清闲,在那边上班感觉不到是在北京,这个公司做了一年多,从公司搬家,到库房搬去天津,天猫京东当当店也越开越多,我的作图技术也是与日俱增。当时2017年因为查消防比较严重,工商就让搬家,老板娘还送了我们每个人20本书,公司管吃住,吃的两个大叔做饭,倒也还算可口。那一年换宿舍换了好多次,我们也全程参与帮助公司通宵的装货搬货,去天津库房帮忙装书架,按图索骥的上书,也凝结了大家的团结能力,和库房那边的人关系也都熟悉了好多。那时候我们下班,大家就会骑单车去吃饭(后边去了京东附近办公就不管饭了),因为工资的原因,很多人陆续离职,又来了很多新人,当时因为有个总监欺负我们部门新来的美工,我就怼了他,他第二天想用权利找我事开了我,后边发现我是老员工,人事经理主管都帮我,他也没辙了(让我体会到了公司的内斗是多么可怕),到2018年四月中旬我才彻底离开那家公司,因为我当时想做运营,想多赚点钱,后边找了两家美工的干不顺,就走了,终于有一家做京东自营的老板刚好缺人我就去了。
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展览
在这家公司之前我自己已经自学了运营的基本知识,后来去了之后慢慢接触了平台的对接,运营,售后,物流,发货,厂家,这是真的让我一个人处理了各方面的问题,有两个人配合我,有时候帮忙处理售后和发货,做了两年这个公司,那时候京东和苏宁一起做,销量上来我拿提成,因为这个工作不加班双休,我经常可以去景点旅游。两年间,我把大大小小的北京景点逛了个遍,而且迷上了看展,经常去798、央美和清华,学院路的大学也转遍了,让我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怎么样生活的更有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培养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和见识。在这家公司让我真正学会了从战略思想思考工作怎么做,也遇到过很多变态的讹钱的客户,也有很好说话的客户。其实销售工作是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岗位,我建议刚毕业要是不知道干什么的人,可以尝试做做销售,你会变的更懂人心和市场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疫情后回家发展之后我就回家准备考公,也考研,但是因为多年没学习,过了30了,还是赶不上年轻人,两三次失败,这中间我有摸索的做抖音短视频,学习剪辑,配乐,调色,文案,后边又开始了做自媒体。其实虽然家人都说刚毕业就考公考编稳定,但是一辈子刚毕业就不去闯荡社会,回家干一个一眼到老的工作,想想都可怕。
人生毕竟就是在不断尝试试错并总结经验中成长的,我的建议是如果刚毕业,你不知道自己干嘛,可以先考研,因为现在本科学历已经不够了,有个硕士学历可以去更多更好的单位;其次,可以多去一线城市尝试学习一些新的技术和理念,打破自己的认知瓶颈,多尝试几次,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哪个行业,然后坚持下去,大概率都不会很差的;最后,我感觉就是女孩子最迟在30岁前结婚,男孩最迟35岁,因为婚姻和事业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成功的概率毕竟是少数人的,大多数人大概率到30岁也就温饱,有个自己的房子都不错了,如果过了35还没结婚,别人都两个孩子了,你还在失业边缘徘徊,是很艰难的。
人生一方面是过程有趣丰富,一方面是有妻儿父母健在,不要等到年龄大了工作也没赚到多少钱,还没有成家,那就得不偿失了,你说呢?
文 / 灰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