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细则: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初中滨江校区规范作业管理
咸阳市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细则: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初中滨江校区规范作业管理全体教师在年级备课组的统筹下,以作业清单设计为驱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分层布置基础性作业(必做)、拓展性作业(选做),设置特色作业。基础作业落实学科核心知识,拓展作业关注思维拓展,特色作业体现五育融合。在作业形式上开展“1 x”多元融合探索与实践:“1” 学科书面作业,“X”指活动体验性、实践制作性、欣赏表演性、阅读表达性、合作分享型、体育锻炼性、劳动教育性、艺术兴趣性、益智文娱性作业和社团活动。多元融合,实践作业设计新形式教务处根据教学实际,提出教研组、备课组统筹布置作业,班主任、科任老师协调控制作业总量的作业管理要求,通过制定作业定期检查制度,对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和作业批改提出具体要求,以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教研室制定作业设计实施方案,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学习“双减”政策,明确作业设计是落实“双减”的一项具体措施,通过教研培训等形
今年以来,安康市汉滨初中滨江校区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按照“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依据课程标准,提升作业质量;尊重学生差异,体现多元设计;创新作业实践,切实减负增效”的基本原则,在作业育人方面积极思考、探索实践,规范作业管理,创新作业设计,推动了“双减”工作落细落实。
制度创新,探寻作业设计新突破
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滨江校区将作业管理作为“减负提质”的重要抓手,制定《汉滨初中滨江校区作业管理制度》,规划落实“双减”作业管理流程图,明确年级组长及备课组长在作业管理中的分工要求,精心设计作业统筹管理办法,以备课清单等形式,引导备课组正视学习差异,落实分层布置,协调作业时长。在作业设计方面,提倡多元设计,丰富创新形式,探索实践性作业案例等,实现作业设计新突破。
部门联动,探索作业设计新途径
教务处根据教学实际,提出教研组、备课组统筹布置作业,班主任、科任老师协调控制作业总量的作业管理要求,通过制定作业定期检查制度,对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和作业批改提出具体要求,以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教研室制定作业设计实施方案,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学习“双减”政策,明确作业设计是落实“双减”的一项具体措施,通过教研培训等形式,组织探究作业设计的思路和实践途径。
备课组以开展单元大观念架构下的学期作业规划设计为思路,以终为始,逆向设计,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和学习规律,结合学科特点,基于课程标准,设计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同时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统筹好作业的差异,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多元融合,实践作业设计新形式
全体教师在年级备课组的统筹下,以作业清单设计为驱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分层布置基础性作业(必做)、拓展性作业(选做),设置特色作业。基础作业落实学科核心知识,拓展作业关注思维拓展,特色作业体现五育融合。在作业形式上开展“1 x”多元融合探索与实践:“1” 学科书面作业,“X”指活动体验性、实践制作性、欣赏表演性、阅读表达性、合作分享型、体育锻炼性、劳动教育性、艺术兴趣性、益智文娱性作业和社团活动。
总结反思,推动作业设计新发展
在“‘1 X’多元融合探索与实践”作业形式指导下,各年级备课组组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总结设计中的收获,对学生作业中的思维灵动,完成作业的喜悦心得等进行展示,对作业完成的效果进行多元评价,使作业育人得以体现。反思设计中的不足,不断完善设计方案,积极探索实践,推动作业设计新发展。
各年级备课组立足单元整体、聚焦核心素养、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选编、改编及创编形式,设计了书面作业、操作作业、综合实践作业等多样性作业;每课时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作业伴随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全过程,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为进一步发挥作业在建构生活意义、增进学习体验、优化师生关系中积极效用,学校对各年级备课组的作业案例进行展评,推选出《一年级“1 X”多元融合作业设计的探索和实践》、《六年级“1 X”多元融合作业设计的实践》《“1 X”多元融合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三个优秀案例参加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评选,分别荣获小学1-2作业设计案例二等奖、小学3-6年级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初中作业设计案例二等奖。
作者:王丽
供稿: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初中滨江校区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报刊社是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直属教育宣传职能部门,编辑出版《教师报》《自学考试报》《陕西教育》等报刊。
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