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十大隐士养成班:从吴家坟到小居安

十大隐士养成班:从吴家坟到小居安几乎已经确定是她了。与此同时我的手机又振了。前面几排中有个长头发女生在看手机。但不能确定就是她。我继续观察她的动作,正在埋头打字,打完了,手上动作停了,然后抬头继续看黑板。

▲3420教室门牌 图源陕光灯 作者摄

再后来的某天晚上,英文学院文学社在3420教室举行纳新活动,我报名参加了。正在听讲的当,短信又来了:“我在3420,你在哪?”

我心里一颤,忙四处观望,看看是不是有哪张脸正在悄悄看我,暂时没有发现异常。

我回:“这么巧,我也在。”然后开始悄悄观察教室里面人的动向。

前面几排中有个长头发女生在看手机。

但不能确定就是她。

我继续观察她的动作,正在埋头打字,打完了,手上动作停了,然后抬头继续看黑板。

与此同时我的手机又振了。

几乎已经确定是她了。

我又发了一条过去,她低头看手机。

简直可以确定就是她了!

我说:“我在你后面。”

她回眸,长发在空气中飘舞。我朝她挥手。

地下党总算是接上了头。

后来会议说了什么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在校园里面散步,走了很久很久,十月份的晚上,天气已是清凉,坐在林荫小路的石头凳上,倒也不觉得冷。

再后来,3420就成了我们经常一起上自习的地方。有天晚上,已经很晚了,但我们都不想回宿舍,但教学楼的大门晚上到点是要锁门的,教室门虽然不锁,但会有人挨个教室检查关灯,我们就分别藏到了男女厕所,然后再悄悄回到教室。其实没有做什么不可名状之事,就是单纯的想在一块多待一会儿。最后我带她从一楼的男厕所翻窗户出来了。

距离我们坐的那个石凳不远处,是以地球造型为标志的喷泉广场,每周四晚上会上演特色节目——英语角,大批学生以练英语口语的名义云集至此,包括外校的,大家自由交谈,要求只有一个,必须用英语。

十大隐士养成班:从吴家坟到小居安(1)

▲老校区喷泉广场 图源网络

我后来仔细琢磨英语角这个事,觉得到英语角如果只练口语,就相当于小时候看《西游记》只知道看猴子一样单纯。但是最起码当时,大多数同学的目的还是很单纯的。

4

搬到了新校区

大三开始,我们搬到了新校区。

新校区位于长安区郭杜镇,与西大新校区为邻,具有绝佳的观赏南山的视野。

大二临近暑假,一日闲来无事,隔壁床上的小田提议去新校区考察一下。但是当时好像还没有公交车可以直达,于是我们径直从吴家坟步行走到了新校区。快到的时候,突然开始下雨,我们狼狈地找地方躲雨。当时新校区还没有完全建好,大门口还是建筑工地的模样,正好旁边有一家面馆,我们就钻了进去。走了十几公里,早已饿的前心贴后背,3块钱一海碗油泼拉条子,美美吃到撑。那时候的物价是真的让人怀念。

十大隐士养成班:从吴家坟到小居安(2)

▲新校区正门 图源网络

新校区面积开阔,气势宏伟,不再像老校区那样袖珍和紧凑。学校大门以及上面的浮雕展现出古希腊古罗马史诗般的雄浑。正对着大门的,是颇具特色的圆形图书馆,图书馆后面,则是当时号称亚洲第三长的教学楼。

新的宿舍楼是6人1间,每个人有独立的写字桌,最关键的是,有了插座。

食堂更是壮观,多了更多的品类,以至于我和村长等人犯了选择困难症,连续吃了一个月的胡辣汤。

学校周边分布着小居安村、张杜村、康杜村、杜回村等村落,以及大面积的农田。

十大隐士养成班:从吴家坟到小居安(3)

▲新校区景色 图源网络

在这样一个地广人稀的所在,风景固然怡人,交通却也成了问题。一开始,只有3趟公交可以到达,起点站都是南门。于是星期天的下午,在南门西南角,沿着路边就排起了壮观的长龙,都是等着挤公交回学校的学生。这已经成为当时的一景。

每趟车从南门城门洞出来的时候,长龙已经开始骚动,到快进站的刹那,车速减慢,渐停,长龙瞬间解体、一哄而上,扒着车身一同蠕动直到车停,掀开窗户,把书包扔进去占座。因为从始发站到终点站,少说也有20多站,这一路几乎是只上不下,大部分都是到终点才下。后来,随着其他线路的陆续开通,周日下午的南门等公交大潮才有了缓解。

为了方便学生出行,学校专门开通了一趟外院专线,从老校区到新校区,方方正正的小车,比中巴车能大一点,浑身墨绿色,跑在路上蠢萌蠢萌的。

十大隐士养成班:从吴家坟到小居安(4)

▲321路公交就是到外院新校区的线路之一 图源网络

而每周五晚上的寻找网吧行动就是另一大盛景。

那时候新校区附近只有小居安村有那么一两家网吧,每家也就几十台机子,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需求。

只有继续北上,到师大、邮电、政法新校区一带去碰运气,这里起步较早,商业环境相对成熟,网吧也更多,但是人也更多。最夸张的一次,我们从新校区坐公交出发,到师大下车,进村扫荡,没有空机子;继续上车,到邮电下车,还是没有;最后到了政法,又等了一会,才勉强排上机子。

十大隐士养成班:从吴家坟到小居安(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