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狱中对话(临死的时候李斯流着泪说)
李斯狱中对话(临死的时候李斯流着泪说)秦始皇在巡视天下的途中忽然暴病身亡,这下事发突然,正中赵高心怀,他联络丞相李斯,秘密商量篡改继位诏书。并且发一封伪诏到边疆,责令扶苏自杀。扶苏见到诏书痛苦不已,也没办法,就自杀了。这样胡亥顺理成章登上了皇位。应该说李斯如果坚持一下,抵抗一下奸宦赵高的阴谋,扶苏未必会死,因为皇帝的印玺诏书发布没有李斯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李斯犯了骨头软,耳根子软的毛病,关键是私心作祟,人品不好,才犯下大错。这大儿子扶苏是个人有本事的人,在边境协助大将军蒙恬守卫边防,二儿子胡亥长在深宫,跟赵高混得好。赵高打的小算盘是自己和胡亥关系好,辅佐胡亥继位了,自己就可以大权在握。秦始皇一听李斯说的有道理,深合朕意,于是拍板决定实行郡县制。也就是延续了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都有重要影响。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具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你不能不佩服秦朝成功的背后,确实有一个强大的顶层设计团队,有一个能否甄别是非
历史名人李斯因为得罪了有权的人,被冤枉入狱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且他的儿子也受到连累,父子一块去死。临死的时候,老人流着泪说,现在我多么想和你一块拉着我家的小黄狗去遛狗啊。
说这话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国丞相李斯。应该说李斯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不仅对秦王朝统一六国,治乱天下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也做出过杰出贡献。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在战国时代,在本国不受重用,就北漂到了秦国,秦国此时正是发奋图强野心勃勃的时候,可以说是求贤若渴,广揽贤才,秦王大胆使用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李斯,很快使他进入决策层。李斯辅佐秦王平定六国,在开国之初,采用什么国体至关重要。
朝堂上,宰相王绾出班奏道,我朝应当恢复周礼,实行分封制。就是将皇亲国戚有功大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其实是拥有独立军队和政体的割据势力。这时李斯作为廷尉出班奏道,吾皇陛下,此举万万不可,效仿周礼,将来割据一方,尾大不掉,就又形成了春秋战国之势,天下百姓又要受战乱流离之苦,吾皇后人就有可能如同周王室一样,徒有虚名,而无法有效管理天下。我朝应该采取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各郡设立郡守,由国家支付薪水,不保留军队,军队由国家统一管理。朝廷设立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设立六部尚书,管理全国各个方面的事务。
秦始皇一听李斯说的有道理,深合朕意,于是拍板决定实行郡县制。也就是延续了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都有重要影响。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具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你不能不佩服秦朝成功的背后,确实有一个强大的顶层设计团队,有一个能否甄别是非的英明君主。
李斯不仅在顶层设计上贡献很大,他还设计改造了文字。当时六国文字各不一样,虽然都是篆书,可是有的笔画似蝌蚪,有的如柳叶,有的宽扁,有的细长。这样全国统一了,流动加剧了,可是文字问题制约了人们的交流,改革文字成了当务之急。李斯牵头改革文字,统一化繁为简,创造了秦篆,也就是小篆。为了区分篆体,将改革以前的篆体,统一称为大篆。
李斯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就是这样一个杰出的伟人,可是关键时刻掉链子,出现了不可饶恕的过错。那就是秦始皇死后,协助太监赵高,篡改继位诏书,把继承人由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改成了二儿子胡亥。
这大儿子扶苏是个人有本事的人,在边境协助大将军蒙恬守卫边防,二儿子胡亥长在深宫,跟赵高混得好。赵高打的小算盘是自己和胡亥关系好,辅佐胡亥继位了,自己就可以大权在握。
秦始皇在巡视天下的途中忽然暴病身亡,这下事发突然,正中赵高心怀,他联络丞相李斯,秘密商量篡改继位诏书。并且发一封伪诏到边疆,责令扶苏自杀。扶苏见到诏书痛苦不已,也没办法,就自杀了。这样胡亥顺理成章登上了皇位。应该说李斯如果坚持一下,抵抗一下奸宦赵高的阴谋,扶苏未必会死,因为皇帝的印玺诏书发布没有李斯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李斯犯了骨头软,耳根子软的毛病,关键是私心作祟,人品不好,才犯下大错。
胡亥登上皇位以后,大开杀戒,把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股脑杀了个干净。但是他却被阴险的赵高牢牢控制起来了,赵高在朝堂上指鹿为马,说一不二,无人敢对他的专横发声。李斯这时已经无能为力了,只好听之任之。
在胡亥和赵高看来,李斯是唯一知道这次政变内幕的人,李斯存在一天,他们就心虚一天。于是两个人就找了个谋反的罪名,把他关进了监狱。最后一番罗织罪名,判了腰斩的酷刑。就是大砍刀从腰部把人剁成两段。行刑的时候,李斯发出了惊世的叹息。自愿做一个庶民,自由自在的遛狗,还要什么自行车啊。可是现在这个愿望也是遥不可及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斯属于这类典型。显然他不如萧何豁达,萧何引荐韩信也好害死韩信也好,都是为了皇权安危。而李斯出于一己之私的阴暗狭隘,不仅葬送了秦国,而且引火烧身,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