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御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御史不听劝告)
清朝御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御史不听劝告)读完上面的故事,小编就想做人还是不要有太多的好奇心,如果不是王靖命大,恐怕他就会永远留在阴曹地府了,好奇心可以有,但是如果明知危险还要去,又没有什么实际价值,那就有点胆大包天了,这就不是英雄而是莽夫,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千万不要像王靖一样,毕竟他能全身而退,但并不意味着你也能全身而退。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咱们下次见。在众人目光注视之下,王靖只想赶紧脱身,于是就出言告辞,但是为首官员却说,明公,这边有您的座位,为何着急走啊,说完指着旁边的一个和王靖容貌相似的塑像。王靖看着塑像更加害怕,于是就请首官放自己离开,但是首官却是摇头,拿出一卷书册,找出王靖的信息念道,某年某月某时,王靖归位阴曹,不得延误,王靖想要回去的希望彻底破灭,一想到家中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不觉悲从中来,也非常后悔之前不听劝告,偏要进洞,如今也算是自食恶果,就在王靖胡思乱想的时候,洞中突然大放光明,一个金甲神人
清朝御史不听人的劝告,执意要入幽深山洞,后来差点丧命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关于御史入阴曹的故事。话说清朝年间,青城山上有个山洞,里面深不可测,有道士就说这个山洞是阴曹地府的前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刑具,与阳间的衙门非常相似,而更让人奇怪的是,每过一段时间,山洞外面就会出现一些损坏的刑具,当地的县令就让人把这些刑具拿回去,然后又把一些完好的刑具放在山洞外面,一夜过去就消失不见,而这些刑具的开支在衙门上都是单独列出来,由上面单独发放银两。而作为钦差大臣的王靖却是对这个山洞非常好奇,于是就带着人来到山洞外面。
随行人员看着王靖想进山洞,于是加以劝阻,说这里是阴曹地府所管辖的地方,我们不应该进去,万一触怒了神灵就不好了,但是王靖不听,让人举着火把往里面去了。进到山洞里面,王靖只感觉有一股股的寒气往身体里面去,而且洞内漆黑一片,就连火光都无法照的太远,又走了一段时间后,山洞仍是没能走到尽头,就在此时火把突然熄灭,洞内顿时成没了光亮。王靖非常害怕,就对着随行的几个衙役说道,你们赶紧靠过来,千万不要走散。但是让他惊恐的是,没有一个人回答他,而且寒气越来越重,最后直接昏了过去。
等到王靖醒来之后,却发现自己已经在一处明亮的大堂中,大堂左右塑着好几个雕像,但是模样都非常奇怪,而正中方位则是一个威严的神像,看那样子和阳间所画的阎王非常相似。王靖大惊失色,难道自己则是来到了阴曹地府吗,就在王靖左顾右盼的时候,旁边的塑像纷纷变成人形走了下来,对着王靖抱拳一礼,明公,好久不见了,一向可好。王靖看着这些人给自己说话,内心非常害怕,于是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为首的一个人说道,这里是阴曹地府的前堂,专门处理刑罚案件的,这话一说完,王靖直接跌坐在了地上。
在众人目光注视之下,王靖只想赶紧脱身,于是就出言告辞,但是为首官员却说,明公,这边有您的座位,为何着急走啊,说完指着旁边的一个和王靖容貌相似的塑像。王靖看着塑像更加害怕,于是就请首官放自己离开,但是首官却是摇头,拿出一卷书册,找出王靖的信息念道,某年某月某时,王靖归位阴曹,不得延误,王靖想要回去的希望彻底破灭,一想到家中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不觉悲从中来,也非常后悔之前不听劝告,偏要进洞,如今也算是自食恶果,就在王靖胡思乱想的时候,洞中突然大放光明,一个金甲神人突然出现。
金甲神人手捧黄卷,众人全都跪拜,金甲神人打开黄卷念道,王靖阳间之事未尽,暂缓归位阴曹,待得二十年后重回任职。王靖欣喜不已,大哭一场,自己总算是能回去了。首官和他告别,并指点他要想出去就要念诵太乙救世真经,说完之后,王靖脑中就出现了一段经文,然后按照首官的指点,一边走路一边念诵道经,最后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终于看见光亮,等到他出来的时候,外面的人还很惊讶,问他为何这么快就出来了,王靖一问之下才知道自己不过进去了一刻钟而已,而那几个跟随自己进洞的衙役仍是好端端的站在外面,王靖问他们为何这么快就出来,但是衙役的回答却是让王靖浑身发冷。
衙役们说自己根本就没有进山洞,一直在洞外等候,王靖已经被吓坏了,如果这些衙役没有跟着自己进洞,那之前跟着自己的是些什么人,难道自己一开始进洞就被人算计了吗,越想越觉得可怕,王靖索性将这件事压了下来,然后带着衙役和其他人匆忙下了青城山。等回到县衙后,王靖就把今天的经历写在了一本书上,封存在木匣之内。二十年后,王靖突然病逝,而家人在收拾他的遗物的时候,木匣中的书册根本就是一张张白纸。
读完上面的故事,小编就想做人还是不要有太多的好奇心,如果不是王靖命大,恐怕他就会永远留在阴曹地府了,好奇心可以有,但是如果明知危险还要去,又没有什么实际价值,那就有点胆大包天了,这就不是英雄而是莽夫,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千万不要像王靖一样,毕竟他能全身而退,但并不意味着你也能全身而退。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咱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