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吗(孟尝君旗下门客多达三千人)
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吗(孟尝君旗下门客多达三千人)为什么说战国四君子为了招揽门客已经走到了一种极端地步,可以从《史记中》记载平原君赵胜的一件小事看出来。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平原君赵胜的府上旁边,就居住了很多来投奔自己的门客。有一次,有个跛脚的门客步履蹒跚的前去打水,恰巧被平原君的一个美丽的姬妾看见了,美丽的姬妾就笑话了这位跛脚的门客。而且,像“战国四君子”这样的人物,他们的门下都聚集了数千门客,数量巨大的门客也反过来成就了他们“礼贤下士、广招门客”的美名。为了在各国之间招揽名人雅士,战国四君子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已经走到了一种极端的地步。当初,孟尝君决定要收留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孟尝君旗下的很多门客都为收留这种人感到非常羞耻,想不通孟尝君为什么的要留鸡鸣狗盗之徒,后来,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却最终发挥了他们的作用,还救了孟尝君一群人等的性命。后面的事实说明了孟尝君收留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是正确的,但当孟尝君开始收留这两人的时
孟尝君田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他出生于齐国的王室,祖父为齐国历史上著名的齐威王(邹忌讽齐王中的那位齐王),父亲田婴贵为王子,又任齐国国相长达十一年,身份地位显赫。齐湣王继位后,封田婴于薛地,史称靖郭君。
当父亲田婴逝世后,作为庶子的田文继承了父亲的封地。在封地的时候,田文自号为“孟尝君”,并且想方设法的招揽大量门客,并且给予了他们非常丰厚的条件。因此在孟尝君生活的那个年代,天下的很多名士都争先恐后的投奔孟尝君。
孟尝君声名远扬在诸侯国之间,最终聚集在孟尝君旗下的门客数量达到了三千多人,而且无论这些门客身份贵贱,孟尝君都非常真诚的对待他们。
在孟尝君数千门客之中,有两个门客的身份非常特别,一个是鸡鸣者,本领就是擅长学鸡鸣叫;一个为狗盗者,本领就是擅长偷东西。不过这两人在史书上都没有留下正式的名字,但孟尝君收留他们的事迹却在《史记》上有明确的记载。
当初,孟尝君决定要收留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孟尝君旗下的很多门客都为收留这种人感到非常羞耻,想不通孟尝君为什么的要留鸡鸣狗盗之徒,后来,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却最终发挥了他们的作用,还救了孟尝君一群人等的性命。
后面的事实说明了孟尝君收留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是正确的,但当孟尝君开始收留这两人的时候,绝对想不到这两人能有这么大能耐,竟然能够在关键时刻就自己的命。那么,面对众门客的不屑,孟尝君为什么还要执意收留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呢?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当时养士之风极度盛行孟尝君生活的时代是战国后期,当时各个诸侯国的贵族都盛行养士之风,具体表现就是涌现出了被后世称为“战国四君子”四个历史人物。他们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出国的春申君,他们四位都生活同一时代,而且都以礼贤下士、广招门客而闻名天下。
而且,像“战国四君子”这样的人物,他们的门下都聚集了数千门客,数量巨大的门客也反过来成就了他们“礼贤下士、广招门客”的美名。为了在各国之间招揽名人雅士,战国四君子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已经走到了一种极端的地步。
为什么说战国四君子为了招揽门客已经走到了一种极端地步,可以从《史记中》记载平原君赵胜的一件小事看出来。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平原君赵胜的府上旁边,就居住了很多来投奔自己的门客。有一次,有个跛脚的门客步履蹒跚的前去打水,恰巧被平原君的一个美丽的姬妾看见了,美丽的姬妾就笑话了这位跛脚的门客。
第二天,这位跛脚的门客就来到平原君的府上,对平原君说:“我是听说您十分爱才,能够尊重人才而轻贱姬妾,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您的。然而,我不幸因为患病的缘故而跛脚,而昨天您的姬妾却笑话我,我希望得到那位姬妾的人头。”平原君笑着回答到:“好的”。
等到这位跛脚的门客走了后,平原君就对身边的人说:“这位跛脚的门客的有意思,就因为我的姬妾笑话了他一下,他就要我杀我的姬妾,确实有点过分了。”于是,平原君就没有杀掉这位姬妾。
然而,自此之后,平原君自己身边的门客开始陆陆续续的走了一半多。平原君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身边的一位门客说:“我自认为待你们这些门客不薄,你们为什么都要走了?”
这位门客回答到:“因为你没有杀掉那位笑话跛脚门客的姬妾,所以他们都认为您只喜欢姬妾美色而轻贱文人雅士,所以他们都离去了。”于是,平原君还真就把笑话跛脚门客的姬妾给杀了,并且亲自登门向跛脚门客道歉。随后,很多门客才慢慢的回到了平原君的门下。
就因为自己的姬妾笑话了一下跛脚的门客,就使得平原君最终还是杀了自己的姬妾来讨好自己的门客。这其实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个社会现状,就是文人名士处于奇货可居的地位,以战国四君子为首的贵族都在为自己千方百计招揽门客,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走到了极端地步。
而作为文人雅士的门客,他们则是非常的自由,属于处在卖方市场之中。以战国四君子为首的贵族都在为自己千方百计招揽门客,而文人雅士则是“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言不合、一见风头不对,就会立马投奔他处。
在这样大的社会背景下,各国的贵族们都在寻找有门客,而前来投奔孟尝君的鸡鸣狗盗之徒都有他们的一技之长。既然有一技之长,孟尝君理所当然的会收下他们俩。毕竟你孟尝君不收他们,总有人会收留他们,因为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本事过硬,也算是另类人才!
二、鸡鸣狗盗之徒本事过硬平原君之所以会在自己门客的羞耻不屑之下,还毅然决然的收下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关键还在他俩有一技之长。有过硬的本事在,在哪里都能够吃香。尽管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的一技之长是学鸡叫和偷东西,但是他们俩把这两项本领练到了极致,练到极致后,就肯定能博得平原君的赏识了。
关于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本事到底强不强,从《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关他俩的记载就可以得出结论。
齐湣王二十五年,齐湣王派遣孟尝君到了秦国,但是的秦国国君秦昭王非常欣赏孟尝君的才华,就想拜孟尝君为秦国丞相。不过,在身边臣子的游说之下,秦昭王放弃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并把孟尝君囚禁了起来,准备杀掉孟尝君。
在这样的危机情况下,孟尝君赶快派人贿赂秦昭王的宠姬,没想到那宠姬提出条件:“说他想要孟尝君的那件价值千金的白狐裘衣!”但是,当时那件孟尝君的价值千金的白狐裘衣已经被当作国礼献给了秦昭王,现在正藏在秦宫的府库之中。
这时候,孟尝君手下的那位狗盗之徒登场了,凭借其过硬的偷盗本领,他轻而易举的出入于秦宫的府库之中,并且顺利的把那件孟尝君的价值千金的白狐裘衣给偷了出来。
在向秦昭王的宠姬贿赂白狐裘衣,经过其软磨硬泡,秦昭王果然释放了孟尝君。获得释放的孟尝君赶快收拾行李,带领门客火速奔回齐国。随后,秦昭王就后悔放了孟尝君,就派人来追孟尝君一行人。
当孟尝君一行人等到达函谷关时,还未开关通行。按当时秦国的法律,只有等到鸡鸣之后,才会开关放行。正当孟尝君焦急时刻,那位鸡鸣之徒登场了,他当即学鸡叫了几声后,周围的鸡开始此起彼伏的叫了起来,孟尝君一行就这样顺利的出关了!
虽然是鸡鸣狗盗之徒,但他们的本领修炼的确实到位。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救了孟尝君一行人的性命。如果这两人的鸡鸣狗盗之功没有修炼到家的话,估计孟尝君就要命丧秦国啦!
鸡鸣狗盗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练好一门本事,把它修炼到极致,走到哪里你都是卖方市场,走到哪里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三、孟尝君财力雄厚之所以收下鸡鸣狗盗之徒,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孟尝君财力雄厚,数千门客都养了,也不差多养两个有着一技之长的鸡鸣狗盗之徒。
孟尝君财力雄厚,当然也是他够在他的旗下收养三千多名门客的基础。招募门客到自己旗下是要花费巨额钱财的,吃穿住行等各类项目都是要花钱的,这样决定了只有有钱的贵族才能养得起自己的门客。
凭借孟尝君的财富,应该还是具备了这个实力!当然孟尝君的财富都是从家族里继承过来,首先,孟尝君继承了自己父亲的封地薛地,薛地百姓多达万户,各类税收还是挺丰富,虽然想要供养三千多门客还是挺艰难的,但还可以向薛地百姓放贷增加收入。
其次,孟尝君父亲贵为齐威王之子,又担任齐国国相十几年,又有封地,应该还是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财富。等到孟尝君父亲逝世后,父亲的绝大部分家产都被孟尝君继承了。
当然,最核心的关键点还是孟尝君都有几千个门客了,多养两个有着一技之长的鸡鸣狗盗之徒也无所谓了。何况还能使自己的门客类型多样化,何乐而不为!
参考资料:〖 《史记·孟尝君列传》 《资治通鉴·周纪五》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战国策·齐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