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最强防御战(战争史上的奇观)
抗日战争最强防御战(战争史上的奇观)时任晋察冀冀中军分区司令员的吕正操所以,我军各部和地方抗日政府都积极赞同大直要区区小队打狗的建议。随后,于1939年冬,中共冀中区党委发出了“全面动员,统一行动,在全区灭狗”的通知。历经层层发动,全区群众性的打狗运动就开展起来了。但是,在抗日战争敌强我弱的初始阶段,游击战是我军用来歼灭日伪军的主要作战方式。为了确保战斗的突然性,我军游击战的行军、夜间潜伏和悄然攻击等战术动作大多需要夜色的掩护。然而,在广袤的冀中平原,民间养狗非常普遍,几乎家家养狗,甚至地主富农还成群地养狗。在广大的农村地域,在艰险的敌后开展游击战,我军的夜间行动很容易被家家户户的狗狗发现,随即引起狗的警觉而发生吠叫。而且,在寂静的夜色里,一家狗狗吠叫后,很快就会引起全村家家户户的狗狗吠叫。这种吠叫就自然起到给敌人报警的作用。1938年冬的一天,《冀中导报》发布了一条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消息。消息说,我深泽县大直要区区小队夜间袭
狗是12生肖之一,是人类饲养数量和饲养质量最高的宠物。在饲养过程中,狗与人之间建立了相当深厚的情感和默契,忠犬、义犬不胜枚举。并且,狗已经广泛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伙伴儿和有力的帮手。迄今为止,有看护犬、玩赏犬、狩猎犬、牧羊犬、医用犬、军用犬、警用犬、交通犬、表演犬等诸多犬类。因此,狗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晋察冀军区的八路军部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把炸药包绑在军犬的背上,训练它们向德军坦克发动集群式自杀袭击,给德军带来恐慌和损失。与其不同的是,1939年秋,我冀中军民在打击日伪军的同时,还发起了一场奇特的打狗运动。后来证明,这场打狗运动,对于冀中,乃至于晋察冀边区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一、为什么要开展打狗运动众所周知,狗的吠叫是天性,想表达的意思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会看家护院而吠叫,主人往往加以鼓励,自然越叫越厉害。此外,有精神压力,因为害怕,发号施令,有某种需要,有某种发现,生气时候,兴奋时候都会吠叫。因此,狗的吠叫可以起到预警、震慑作用。
但是,在抗日战争敌强我弱的初始阶段,游击战是我军用来歼灭日伪军的主要作战方式。为了确保战斗的突然性,我军游击战的行军、夜间潜伏和悄然攻击等战术动作大多需要夜色的掩护。然而,在广袤的冀中平原,民间养狗非常普遍,几乎家家养狗,甚至地主富农还成群地养狗。在广大的农村地域,在艰险的敌后开展游击战,我军的夜间行动很容易被家家户户的狗狗发现,随即引起狗的警觉而发生吠叫。而且,在寂静的夜色里,一家狗狗吠叫后,很快就会引起全村家家户户的狗狗吠叫。这种吠叫就自然起到给敌人报警的作用。
1938年冬的一天,《冀中导报》发布了一条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消息。消息说,我深泽县大直要区区小队夜间袭击敌人的一个据点。当进入据点附近时,一户老百姓家里的公狗突然吠叫起来,夜色下的吠叫声音很快就惊动了据点里的敌人。敌人提前对我区小队进行密集的火力压制,区小队的袭击计划告吹。无功而返的队员们很是气愤,建议把所有的狗都打死。几天后,几个年轻气盛的队员在“二八月”狗子发情期,利用一条母狗把公狗诱惑到院子里,然后用乱棍把它给打死了。
后来,日军相继占领了冀中的各个县城,对我方“扫荡”的规模越来越大,我方夜间转移,隐蔽出击,坚壁清野的频率越来越高,部队和各个游击队到哪个村去就引起狗叫,随即敌人很快就作出反应,一时间我军民的抗战活动经常陷于被动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冀中军分区也想了很多办法,为了避免夜间行动暴露脚步声,通知部队用棉花包脚,但依然不能完全避免狗狗的吠叫。狗的嗅觉和听觉极其灵敏,日伪军经常利用汉奸监听狗狗的吠叫声,判断我军民抗日人员的行动踪迹,然后引领日军捕杀我抗日军民。无形之中,家家户户的狗狗就不知不觉地成了日伪军的“义务情报员”。
所以,我军各部和地方抗日政府都积极赞同大直要区区小队打狗的建议。随后,于1939年冬,中共冀中区党委发出了“全面动员,统一行动,在全区灭狗”的通知。历经层层发动,全区群众性的打狗运动就开展起来了。
时任晋察冀冀中军分区司令员的吕正操
二、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服动员时任冀中军分区司令员的吕正操回忆说,冀中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抗日热情很高,只要党一号召,说干什么就齐心干。但是,狗是通人性的,主人与狗之间的感情也是相当深厚的。打狗对他们来说,并非都心甘情愿,面对打狗运动,民众情绪复杂,是需要一个思想转弯过程的。
为了抗日,要除掉狗狗,广大群众是理解的,但心里又实在舍不得。凡是养狗的人家,觉得非常惋惜,甚至有的觉得像在身上割自己的肉一样心疼。群众普遍存在着舍不得,难下手的状况。尤其是小孩和老人,都把狗做为心爱的伴侣,当做家里的成员一样,有些人急得直哭。打狗运动也遭到了个别群众的反对,甚至认为打狗是扰民,把打狗同日伪军抓鸡杀猪扰民给混淆了。后来,有抵触情绪的群众还编了歌谣:“八路军打狗,日本鬼抓鸡,汉奸打人要‘边区’(晋察冀边区币)。”
中国民兵
面对这一系列的思想阻力,冀中区的党政军各级组织都做了许多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比如,通过民兵自卫队和识字班等启发群众觉悟,向群众讲明道理。教唱了一首《打狗歌》,歌词是:”打狗不要再可怜,现在养狗讨人嫌;八路来了它乱叫,已成敌人的情报员。”在宣讲过程中,不光讲打狗是为了便于部队行动,还讲狗叫会把鬼子引来,使乡亲们受到损失。告诉群众,过去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防贼防匪,今天打狗是为了抗日打鬼子,防贼防匪事小,打鬼子事大。狗狗不仅不能防敌人,还要大家受它的累。是留着狗狗叫全家全村和抗战受害,还是打了狗保全家全村有利抗战?
八路军训练女民兵
除了给群众讲道理,还讲利害关系,列举了马家拐、寨沟因狗叫引来大批日军发生惨案的残酷事例。向群众说明,如果不开展打狗运动,受损失的不仅仅是八路军游击队,群众也同样会受到伤害。讲道理,讲利害之后,各村的民兵、妇救会、儿童团都发动起来,带头打狗,带头说服动员。很快,群众发动起来了,打狗运动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中共的动员能力,日军也不得不服气。他们说:“中共及其军队集中全力去了解民众,争取民心,不但日本,就连重庆方面也是远远不能相比的。”
八路军部队就餐的情景
三、打狗运动的效果超出预期据资料统计,当时冀中地区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打狗数量就达60万条。有胆子大的民兵甚至深入日伪军的据点里,打死或者毒死鬼子的军犬,消除了狗叫的祸害,为我军的夜间行动和作战创造了条件。并且,狗肉和狗皮都派上了大用场。群众打死了自己家的狗,在感情上不愿意吃自己养的狗肉,于是,他们把狗肉都慰问给部队。据老兵回忆,那一段时间里,部队大吃狗肉,走一村吃一村,天天吃狗肉。
不仅吃狗肉,部队还把大量的狗皮收购上来,加工制作皮大衣、皮背心。既解决了部队的冬装,又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当时,狗皮都散落在民间,数量太大,而且在那个年代里,加工狗皮的工艺还比较落后。部队只能一边收购,一边加工。在收购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冒着危险穿越敌占区,好不容易把狗皮集中上来后,还要熟皮子。
皮匠们在熟皮子
冀中十分区想办法从辛集镇动员了20多名皮匠,然后到20个村子里,一点一滴地收购加工熟皮子需要的黄米面和硝,聚少成多,终于满足了加工需要。随后,皮匠们不顾夏季天气异常炎热,不怕脏,不怕累,起早贪黑地在两个月内加工了1.5万张狗皮。加工后的狗皮柔软光亮,惹人喜爱。
八路军被服厂
冀中十分区妇联会组织10几个村子的妇女,用这些熟好的狗皮夜以继日地赶制冬装,让子弟兵穿上了棉衣和皮大衣、皮背心。部队官兵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在庆功会上有这样一段顺口溜:“狗皮好,狗肉香,吃饱穿暖打东洋,浑身上下有力量!”
冀中区党政军开展的打狗运动,也许是战争史上奇观。但是,这个奇观确实收到明显成效。打狗运动之后,日伪军成了瞎子和聋子,我八路军、游击队和民兵的机动性大为增强,夜战能力显著提高。全区各部武装力量经常主动四面出击,利用夜色袭击敌人的交通运输线,打车队,炸火车,拔据点,伏击日军巡逻队。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冀中军区通过“麻雀战”,就歼敌上千人,取得了辉煌战果。以后,冀中军区还创新发明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地道战、地雷战等多种战法,有效地保护了自己,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平原游击战争进行得有声有色。冀中区的打狗运动,也走向了冀南区和山东地区,对于更多地开辟抗日根据地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