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启超一生的:猫眼看人高民国
关于梁启超一生的:猫眼看人高民国梁启超先生是大学问家,读书研究事务繁忙异于常人。但是他并没有以此为借口放弃对孩子的照顾和陪伴。被书友戏称为“育儿宝典”的《梁启超家书》,收录了梁启超1898年-1928年间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字里行间融进了一位父亲对子女浓浓的爱、真真的情,用朋友般的语气,和孩子们聊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情感,有于人生观的谆谆教诲,也有于职业爱好的循循善诱,堪称父爱的典范。此外,还有著名的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图书馆学家梁思庄,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梁思忠,研究经济学的梁思达,以及后来参加革命的社会活动家梁思懿和梁思宁。发现没有,九个子女从事不同职业,在各自领域中均成就不凡。但是没有一个人是借助父亲的光环或子承父业的。这才是“牛爸”不同于其他人的超级本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读一读《梁启超家书》就明白了。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是民国时期最成功的父亲,没有之一,用现在的话叫“第一牛爸”。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是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梁启超有9个儿女。其中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五子梁思礼是火箭专家,三人均为中科院院士。
此外,还有著名的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图书馆学家梁思庄,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梁思忠,研究经济学的梁思达,以及后来参加革命的社会活动家梁思懿和梁思宁。
发现没有,九个子女从事不同职业,在各自领域中均成就不凡。但是没有一个人是借助父亲的光环或子承父业的。这才是“牛爸”不同于其他人的超级本领。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读一读《梁启超家书》就明白了。
被书友戏称为“育儿宝典”的《梁启超家书》,收录了梁启超1898年-1928年间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字里行间融进了一位父亲对子女浓浓的爱、真真的情,用朋友般的语气,和孩子们聊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情感,有于人生观的谆谆教诲,也有于职业爱好的循循善诱,堪称父爱的典范。
小时候的陪伴,好似播下良种待发芽梁启超先生是大学问家,读书研究事务繁忙异于常人。但是他并没有以此为借口放弃对孩子的照顾和陪伴。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梁启超先生就注意对子女照顾得细致入微。孩子生病时吃什么,春游的时候穿什么衣服,他都会事无巨细的安排好。
最重要的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把知识、智慧、家风、家教一点点教给孩子,就好像在孩子心中播下优良的种子。
俗话说: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亲的梁启超先生从来没有缺位。
他能够直白地向孩子们表达爱意:“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十二分热烈......”这给了孩子们强烈的安全感。
他能和子女平等沟通,不摆父亲的架子,这让孩子们自信心满满。
对待学业,他告诉子女“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只要是孩子真心喜欢的,对社会有益的,他都支持。
例如,二女儿梁思庄到美国读书,最初是听了父亲的建议学了生物专业,但是学着学着发现自己不喜欢没兴趣。梁启超知道后赶紧给女儿写信说:“不必拘泥于爹爹的话”。后来梁思庄改学了图书馆专业,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专家。
他鼓励孩子吃苦,他说“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的路上走。”
梁启超先生知识渊博,胸怀宽广,处世宠辱不惊,做事细致入微,治学一丝不苟,情感细腻单纯。在个个方面都堪称为楷模,他把自己活成了孩子们想要的样子,孩子们个个效仿。
和其他大学者不同的是,梁先生还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希望孩子们的生活中充满乐趣。他家的孩子个个开朗大方,自信善良,他的表率和引导作用不容抹杀。
今天是父亲节,做了父亲的朋友,可以读一读《梁启超家书》,看看“牛爸”和他的子女们的悄悄话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