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熊猫出生那么小?为何比小老鼠还小
为什么大熊猫出生那么小?为何比小老鼠还小42.8g,雌性,体重没有一颗鸡蛋重。01 出生的时候为何只有一点点甚至比小老鼠还小呢……
对于国宝大熊猫来说
又萌又会卖萌
早已成了全球民众的吸睛对象
但体型硕大的熊猫
出生的时候为何只有一点点
甚至比小老鼠还小呢
……
01
42.8g,雌性,体重没有一颗鸡蛋重。
这是今年6月11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成大”傍晚18:08分产下的幼仔的重量。
相比于成年熊猫90kg-135kg的重量,成年大熊猫的平均体重几乎就是幼崽平均体重的900倍。
Emmmmm......真怕熊猫妈妈一不小心把小崽崽吞了。
刚出生的大熊猫皮肤是粉红色的,带有稀疏的白毛。在它刚出生的几周里,大熊猫妈妈会一直将孩子抱在怀里,温暖它、保护它,几乎寸步不离,移动的时候就把它衔在嘴里。在这一点上,圈养大熊猫和野外大熊猫是相同的。
02
同为哺乳类,那为什么熊猫宝宝不会像其它的动物宝宝一样,生下来后就有那么大的体型以及重量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熊猫的妊娠反应中着床(受精卵分裂进入子宫,再到其达到胚泡的过程)前耗时过长所导致的。人工饲养大熊猫妊娠周期平均在135天左右,而个体妊娠期的时间范围在97天–160天,妊娠周期的时长取决于母熊猫着床时间的长短。
着床前在子宫的漂流过程越长,就越晚开始发育,一个多月到四个月左右不等的漂流时长,让熊猫宝宝在母胎中发育时减少了吸取营养的量,以至于熊猫宝宝刚出生的时候甚至内部脏器还没有发育完全。
03
在生命的孕育过程中,一旦胚胎植入 再发育到幼仔进而出生的周期,相对来讲是固定的。
但是熊猫胚胎延迟着床,这一进化则使调节妊娠期长短成为现实 进而帮助熊猫在自然环境中,实现野外最佳交配时间和最佳生育时间的选择。
但凡事有利有弊,大熊猫们延迟了着床阶段 随之而来的营养获取就会有限。
延迟时间越长 获取的营养就会越少 所以熊猫宝宝出生的时候很多器官都没有发育完全 体重、体型就会特别特别的小。
所以体型、体重的小巧也注定了熊猫属于出生后晚熟的类型。
04
有晚熟则必有相对应的早熟,评判标准简单的说是指:动物出生后能否在短时间内,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比如排便、进食等。出生后短时间内能够进行活动的就是早熟,出生后短时间内无法自主进行生命活动的就是晚熟。
比如小羊羔就属于早熟的类型,生下来很快就可以自行行走,进而随着母亲去学习生存本领。而我们可爱的熊猫宝宝虽然一小只萌萌的,但如果看到大熊猫妈妈舔它的孩子,很可能那是在帮助孩子排便,因为它是妥妥的晚熟类型。
05
不过别看团子们在园区内懒懒散散的是只憨货,但是它养育幼崽的时候也绝不含糊。
大熊猫育幼期间,幼仔的叫声是母仔间联系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幼仔想吃奶、想排便、受冷或过热或其他原因的不适,幼仔都通过不同叫声提醒母熊猫满足其不同需要。在1-2周后,长黑毛的地方开始变深。在一个月内,它们慢慢长出黑色的耳朵、眼眶、腿和肩带,变得更像妈妈了。当幼仔6-8周大时,它们可以睁眼了,并开始长牙;三个月后就可以慢慢的爬动了。
这一期间都有赖于熊猫母亲的仔细照料,再加上现在有工作人员的管理,小小的团子生存下来还是没问题的。
06
有网友曾对熊猫在孕育期间的营养产生疑问,担心营养会不会跟不上啊?
能不能在怀孕期间吃的好一些,让宝宝生下来的时候更坚壮一点啊?
答案是不太可能,首先我们要知道这货吃的是竹子,熊猫的消化系统并没有多好,而且竹子本身难以消化,熊猫只能从竹子中吸收大约17%的营养,这也是为什么熊猫一天要十多个小时不停吃竹子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它还是那么胖……那是因为它天生就胖。
综合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地理杂志
文|小然
策划|申志民
出品|网护自然 融爱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