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发两年真实存活率:每7.5人植发有1人是深圳人
植发两年真实存活率:每7.5人植发有1人是深圳人"有些植发机构为了获利,可能存在拆分毛囊数量的现象,相当于把 1 个毛囊里的 4 根头发拆分成单个,按照头发根数计费,那么价格会贵出 4 倍。"上述工作人员坦言。▲毛囊检测仪器。动辄数万元的植发"生意经"近日,深晚记者在福田区深南大道一家大型植发机构看到,大厅里排满了前来咨询植发的市民。其中,以 30 至 40 多岁的男性消费者为主,也有部分年轻女性消费者。深晚记者观察发现,进入门店后,工作人员会对市民的个人信息进行登记,并在调查表上进行记录。当天,深晚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前来咨询。一名工作人员向深晚记者介绍,植发技术并不是指"种植",而是"移植"头发,是将先天性对雄激素不敏感部位的毛囊移植到秃发部位。当前,深圳市面上的植发价格为,毛囊单位价格乘以移植毛囊的单位数量。正常情况下,1 个毛囊包含 1 至 4 根头发。该植发机构单位
"衣宽有剩带 发少不胜梳。自问今年几 春秋四十初。"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揽镜自照,对着不多的头发连连叹息。如今,人们同样面临这样的烦恼。
根据国家卫健委 2019 年的调查数据,中国脱发人群已经超过 2.5 亿。其中,深圳人最爱植发。新氧发布的《2019 医美行业白皮书》指出,全国植发人群中,7.5 个人里就有 1 个是深圳人。在植发相关企业数量方面,深圳位居全国榜首。
因庞大的脱发人群,植发产业应运而生。近日,深晚记者调查植发市场发现,目前,深圳植发机构遍地开花,"头顶经济"火热。然而,植发背后却隐藏着不少乱象。
▲深晚记者在深圳一家大型植发机构看到,大厅里不少市民前来咨询植发。
动辄数万元的植发"生意经"
近日,深晚记者在福田区深南大道一家大型植发机构看到,大厅里排满了前来咨询植发的市民。其中,以 30 至 40 多岁的男性消费者为主,也有部分年轻女性消费者。深晚记者观察发现,进入门店后,工作人员会对市民的个人信息进行登记,并在调查表上进行记录。
当天,深晚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前来咨询。一名工作人员向深晚记者介绍,植发技术并不是指"种植",而是"移植"头发,是将先天性对雄激素不敏感部位的毛囊移植到秃发部位。当前,深圳市面上的植发价格为,毛囊单位价格乘以移植毛囊的单位数量。正常情况下,1 个毛囊包含 1 至 4 根头发。该植发机构单位毛囊价格为 10 元。如果脱发严重,植 3000 个毛囊单位,意味着至少花费 3 万元。
▲毛囊检测仪器。
"有些植发机构为了获利,可能存在拆分毛囊数量的现象,相当于把 1 个毛囊里的 4 根头发拆分成单个,按照头发根数计费,那么价格会贵出 4 倍。"上述工作人员坦言。
为核实这一问题,深晚记者随后走访了福田区另一家植发机构,并就毛囊的计算方式向医生进行咨询。一名医生向深晚记者表示,正规植发机构在提取消费者毛囊后,会进行分堆整理,并让消费者清点数量,小型机构则多是口头告知。 "比如消费者种植了 2000 个毛囊单位,实际上只种了 1500 个毛囊单位,消费者也看不出来。"
连日来,深晚记者走访多家植发机构发现,目前,深圳植发市场的价格高低不一, 单位毛囊价格集中在 7 元至 25 元之间,部分私人订制项目甚至高达 100 元每单位。多数植发机构对毛囊的计算方式表述含糊不清,部分机构则借机推销养发服务。
8 月 17 日,记者来到福田区福民路某植发机构,经毛囊检测,深晚记者被认定无植发必要,但工作人员仍向深晚记者推荐了" 100 天育发套盒",价格为每盒 6800 元。随后,深晚记者在南山区另一家植发机构,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花样百出的技术包装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深圳经营范围包含"养发、头皮护理、植发、头发养护、生发、护发"的企业超 2400 家。从近 5 年新增注册企业来看,2016 年增长速度最快,年度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达 273 家,年度增长率为 27.14%。
植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乱象。近日,深晚记者走访发现,部分民营植发机构将植发的不同方法,包装成神秘、高端的技术,借此抬高售价。
▲深圳某植发机构植发器械准备间。
微针植发效果好、200 单位免费试种 …… 近日,深晚记者在南山区南山大道一家民营植发机构看到,这家机构宣传栏展示着微针加密植发、镊子植发等数十种植发技术,单位毛囊价格从 10 元到 100 元不等。
深晚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向一名工作人员咨询,并表示对于自身额头的发际线不太满意。"你的发际线可以做一下,采用 3D 和微针效果更好,每单位毛囊 60 元,价格虽然高一些,但效果肯定会更好。"一名工作人员说。
当记者问询是否会有其他费用时,上述工作人员表示,选择资深医师团队,会有 1 万元医师团队附加费用。"资深医师团队能对毛囊进行精准提取、分离、种植,更有利于提高种植头发的存活率。"
随后,深晚记者就上述问题向南山区另一家植发机构咨询。当天,记者检测完头皮后,工作人员则给了不一样的说法。"从检测结果看,你没必要植发,多进行养发即可。"工作人员称,当前,市面上有两种主流的植发方法,即 FUT (毛囊单位切取技术)和 FUE(毛囊单位提取技术)。很多植发机构宣称其使用的是"某项技术的新版本",其实多数是"换汤不换药"的噱头,应警惕技术包装的问题。
▲深圳某植发机构向深晚记者介绍植发流程和所需器械。
深晚记者走访发现,植发机构医生的资质认定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南山区科兴路一家植发机构的医生告诉深晚记者,该机构医生均有 5 年以上从业经验,相关职业证书齐全。不过,当深晚记者提出,要查看其职业证书时。对方则声称,证书不在医院,无法查看。
29宗植发投诉背后的维权难题
深晚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多数植发机构声称毛囊存活率可达 90%至 95%,但不少消费者反映,毛囊存活率达不到机构承诺的数量,由于鉴定难、举证难,不少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
近日,深晚记者从市消委会采访获悉,2020 年以来,市消委会收到关于植发的投诉共有 29 宗,涉及的主要问题包含植发效果不佳、退费难、乱收费、诱导贷款消费等。
市民谢先生曾投诉称,他于 2013 年开始脱发。2017 年 12 月,他联系到一家植发机构,植了 3500 个单位毛囊,共花费 2.838 万元。手术前,签订的协议写着:"毛囊成活率 95% 以上,否则按未成活毛囊数退钱。"
令谢先生郁闷的是,植发一个月后,他按照医生嘱咐,每天使用养发产品。没想到,植发后比植发前更稀疏了。他向植发机构反映,最终只退回了 500 个单位毛囊的价格,植发机构还向他承诺"今后头发不会掉,永不脱落"。
"我信以为真,没想到回家后,头发掉得更严重。"谢先生认为,植发手术的成活率远远没到达 95%,植发机构隐瞒了种植的情况,还以"已赔钱为借口",拒不赔偿,这让他感到很苦恼。
植发行业迅猛发展,消费者应注意什么?如何维权?市消委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植发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建议消费者详细了解植发技术是否成熟,选取业内品牌较大、口碑较好的植发企业进行消费。同时,了解清楚植发的工艺、植发效果、数量和价格等关键事项,并将各项植发服务内容写入合同。此外,建议消费者保存相关票据、合同或者企业的宣传单页,遇到消费纠纷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新闻知多 D】
专家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针对植发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深晚记者咨询了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医师黄树宏。黄树宏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深圳植发手术多由民营植发机构运营,公立医院较少。当前,植发市场缺乏相关监管,比如植发医生资质的鉴定和考核等。黄树宏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督促植发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有法可依,及时维权。
针对植发市场花样百出的植发技术,黄树宏分析,目前,市场上,植发有两种主流的植发方法,即 FUT (毛囊单位切取技术)和 FUE(毛囊单位提取技术),微针和纳米微针等技术多是对上述技术的改良。不过,本质上都涉及手术,需要配合麻醉剂,市场上关于"无痛植发"的说法或是一个噱头。
针对植发市场上关于"植发效果永久"的说法,黄树宏认为,这种说法并不严谨。他表示,植发后的毛囊需要重新构建局部的微循环。一般而言,植发后三个月内,头发有可能脱落或者坏死。针对脱发患者而言,植发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案。如果不配合药物治疗,加之未移植的头发脱落,植发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
黄树宏还提到,当代不少年轻人脱发现象严重,这与个人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水平等因素息息相关。比如,经常熬夜、常吃高糖高脂食物、过分紧张焦虑、过度运动等,都可能造成脱发。"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植发,也不是有脱发症状的人就要植发。"黄树宏建议,市民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心态。如果有植发需求,应前往专业医院进行检查,不要过度迷信植发广告。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实习生 张少华 吴红梅/文 张少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