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现脱毒技术?左右超低温下脱毒
为什么出现脱毒技术?左右超低温下脱毒-196℃左右超低温下脱毒“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以及科研环境等都是我们选择成都的原因。”58农业新津总部基地副总经理刘坤介绍说,该公司以种植示范基地为依托,目前已经在四川、云南、陕西布局了5个基地,面积达一万余亩,种植品种包括柑橘、蓝莓、石榴、苹果等。研发中心之所以选在成都,首先是便捷的交通,有利于脱毒苗木运往各地。同时,成都有很多农业相关的高校院所,可以持续为研发提供人才技术等动力。另外成都现有的消费市场和未来的潜力,对全产业链来说,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新津天府农博园核心区的一片苗圃间,一座白墙灰顶的小院坐落其间。小院造型类似四合院,从外面看像一间古朴的茶室,走进其中,别有洞天。镂空中庭四周的房间摆着各式各样的仪器。“这里就是研发中心,主要包括常规实验室、高压灭菌实验室、病毒检测实验室、无菌操作实验室、无菌培养实验室。”该研发中心主管冉晓云介绍说,实验室目前已经启用,今年底将开展核心业务—
近日,记者从58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58农业”)获悉,该公司位于成都新津天府农博园核心区的研发中心,将于今年底开展核心业务——苗木超低温脱毒和组织培养。该研发中心是其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的首个研发中心。目前,58农业在四川、云南、陕西布局了5个农业基地,首个研发中心的目标是以成都为中心辐射西南片区,每年提供60到70万株脱毒苗木。
58农业位于成都新津天府农博园核心区的研发中心,无菌培养实验室
研发中心以成都辐射西南
每年将提供60到70万株脱毒苗木
在新津天府农博园核心区的一片苗圃间,一座白墙灰顶的小院坐落其间。小院造型类似四合院,从外面看像一间古朴的茶室,走进其中,别有洞天。镂空中庭四周的房间摆着各式各样的仪器。“这里就是研发中心,主要包括常规实验室、高压灭菌实验室、病毒检测实验室、无菌操作实验室、无菌培养实验室。”该研发中心主管冉晓云介绍说,实验室目前已经启用,今年底将开展核心业务——苗木超低温脱毒和组织培养。
该研发中心成立于2021年,通过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乔春教授团队合作,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茎尖超低温脱毒技术。并结合传统脱毒技术对蓝莓、柑橘、车厘子等多个品种,上百种病毒进行脱除,以及利用现代化的无菌组培扩繁。目标是以成都为中心辐射西南片区,每年提供60到70万株脱毒苗木。“苗木脱毒可以说是农业大规模生产的必经之路。”冉晓云解释说,这里的“毒”针对的是苗木本身,其中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减产及品质下降,甚至是绝收。
58农业新津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砧木播种圃里栽培的植株
“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以及科研环境等都是我们选择成都的原因。”58农业新津总部基地副总经理刘坤介绍说,该公司以种植示范基地为依托,目前已经在四川、云南、陕西布局了5个基地,面积达一万余亩,种植品种包括柑橘、蓝莓、石榴、苹果等。研发中心之所以选在成都,首先是便捷的交通,有利于脱毒苗木运往各地。同时,成都有很多农业相关的高校院所,可以持续为研发提供人才技术等动力。另外成都现有的消费市场和未来的潜力,对全产业链来说,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196℃左右超低温下脱毒
植株会更健康,长势和产量表现优异
未来将会进行脱毒操作的实验室
透过研发中心的落地窗,能看到其中一间屋内,除了通道,都是一人多高的白色架子。一排排易拉罐大小的透明瓶子排列其上。“这里是无菌培养实验室。”冉晓云介绍说,架子上的瓶子里,装着各种植物的母株,包括土豆、生姜等蔬菜,以及蓝莓、柑橘、猕猴桃等果苗。
他指着架子上的温度湿度显示器表示,无菌培养室里配备了全光谱植物生长灯,可以模拟日照,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中央控制器对温度湿度进行精准控制,为瓶内的植物营造适宜生长的小气候,有利于植株快速生长。
无菌操作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在进行无菌继代接种
在旁边的无菌操作实验室,工作人员会将长大后的瓶苗进行无菌继代接种。简单来说,就是将长大的植物材料分成小块,再分装在更多的继代瓶里进行繁殖。以蓝莓苗为例,500—600株脱毒种苗,以5-6倍的增殖系数,在半年左右就可以获取30—40万组培株蓝莓苗。驯化之后,这些蓝莓苗就可以提供给农户进行栽种。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经过缓冲间进入其中,工作人员正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植物的组织分离装进瓶中。
“以上算是比较常规的组织培养,最核心的业务还是植物脱毒和病毒检测。”冉晓云表示,整个实验室其他的业务都是脱毒业务的延伸。无菌培养实验室的环境再好,如果植株本身存在病毒等微生物危害,可能就会前功尽弃。脱毒及病毒检测从源头上解决了这种隐患,确保后面的环节能够顺利进行。超低温脱毒是建立在超低温保存基础上的一门新型高效脱毒技术,将在零下196℃左右的超低温下进行操作。和传统的茎尖脱毒技术相比,茎尖超低温脱毒有着周期短、脱毒率高、更易于操作的优点,“不用担心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经过脱毒的植株会更健康,长势、产量都表现优异。”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