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口干舌燥应该喝什么汤?口干眼干鼻干
入秋后口干舌燥应该喝什么汤?口干眼干鼻干今天,向大家介绍一张滋阴养肺的方子——五白汤。因此,秋燥多因“肺阴虚”所致,所以,前人也常讲“秋季当养肺”就是这么一回事。言归正传,那该如何补足津液呢?欲养阴生津,当先补肺。中医认为,肺为相傅之官,主通调水道。众所周知,肺位于胸腔,在五脏六腑之中的位置最高,所以啊,我们的古人将肺比作是当朝宰相,主管着一身的水道分布和转运。而我们的身体之所以缺乏津液,其主要原因还是肺阴亏虚,大家试想一下,肺中津液亏虚,都自顾不暇了,还怎能顾及一身津液的转运?
眼下,正值秋季,秋高气爽,令人好不惬意。
然而,一到秋季,天气就越发的干燥,仿佛空气中的水分突然间就凭空消失了一样。所以说,一年四季之中,秋季燥邪最甚。
所以,有的人一到秋季,浑身上下都觉得干,眼睛干、口干、鼻子干,哪哪都干。于是乎,就去拼命地喝水,可是啊,喝了再多的水也不觉得解渴。须知,身体缺的可不是水,而是润泽五脏六腑的津液。
所谓津液,是指一切对我们身体有濡养作用的液体,诸如血液、汗液、泪液、唾液等等。所以啊,仔细想来,有些人总是鼓吹说,一天8杯水,可以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是非常可笑的。如果说,吃啥可以补啥,那瘦子光吃肉就行,贫血的人喝血就好,每天还在那里吃饭,岂不是耽误到了病情?
言归正传,那该如何补足津液呢?
欲养阴生津,当先补肺。中医认为,肺为相傅之官,主通调水道。众所周知,肺位于胸腔,在五脏六腑之中的位置最高,所以啊,我们的古人将肺比作是当朝宰相,主管着一身的水道分布和转运。
而我们的身体之所以缺乏津液,其主要原因还是肺阴亏虚,大家试想一下,肺中津液亏虚,都自顾不暇了,还怎能顾及一身津液的转运?
因此,秋燥多因“肺阴虚”所致,所以,前人也常讲“秋季当养肺”就是这么一回事。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张滋阴养肺的方子——五白汤。
五白汤:百合、玉竹、茯苓、黄芪、甘草。
百合色白,形似莲花,仿佛由百来片白色鳞片层环抱而合成,其中,以“百”表示其鳞叶之多,以“合”表示其鳞叶生长方式,故得名“百合”。
百合主入肺经,味甘而多汁,多汁可以润肺。百合跑到我们的身体里,首先就可以把我们肺中的津液给补足了,肺阴充足,一身阴液自然无虞。
此外,百合还入心经,具有养益心血,安神助眠的功效。
百合
玉竹,色白而入肺经,味甘性微寒,你看玉竹,活脱脱的就像是白衣仙子一般,尤善养益肺阴,与百合一样,为滋补肺阴之良药。
玉竹
茯苓,常年生长在松根之下,李商隐早就在诗中提及:
草堂归来背烟萝,黄绶垂腰不奈何。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根下茯苓多。
茯苓比邻松根生长,近朱者赤,自然而然地也就吸收了松柏的灵气,因此,茯苓也被称为“四时神药”。
茯苓入脾经,功善健脾。为何要健脾?中医认为,脾土为肺金之母,是故补其母,可生其子,中医称之为培土生金。说的是脾胃好了,肺阴也自然会充足,须知,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啊!
此外,茯苓还善利湿,它可以把我们身体里的湿气先吸附过来,再通过其利尿的功效,将湿浊从小便而出。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又要问了,不是养阴生津的方子吗?为何还要利水?
须知,湿气虽隶属于阴液范畴,但湿邪是津液代谢的病理产物,与其说茯苓泻的是津液,倒不如说茯苓泻的是阴浊。
《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茯苓
黄芪,虽叫黄芪,但也是黄白黄白的,
那这里为何要用黄芪呢?
众所周知,黄芪以补气的功效见长,前面的玉竹、百合把肺阴补益起来了,肺阴是充足了,但是没有气的推动,这还是一潭死水啊!而黄芪尤善补益肺气,可助肺气向上宣发,而来推动肺阴的前行。
此外,中医还认为,气能生津,这里用上一点黄芪,益肺气而养肺阴。
黄芪
最后,用了一味甘草。
甘草和黄芪长得很像,也是黄白黄白的。
甘草用在这里主要有两大作用,
一来,可助茯苓益气健脾,而助脾胃正气充盈;
二来,也可调和诸药药性。
甘草
然,方无常方,量无常量,
心阴虚重者可酌加麦冬;
麦冬
胃阴虚者可加用石斛;
石斛
肾阴虚者宜加生地。
生地
#守护银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