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值小怎样调整:收缩压-舒张压
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值小怎样调整:收缩压-舒张压最后,外周血管阻力也可以影响脉压差的大小。外周血管阻力对舒张压的影响更大,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时,舒张压的升高较为明显,脉压差会相应减小;而当外周血管阻力减小时,则脉压差增大。再者,心率可以影响脉压差的大小。心率对舒张压的影响更大一些,当心率增快时,每次心脏搏动的舒张期就会明显缩短,导致舒张压升高较为明显,脉压差会相应减小;而当心率减慢时,则脉压差会增大。医学研究发现,脉压差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大动脉的弹性可以影响脉压差的大小。大动脉的弹性是衡量血管健康度以及硬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动脉的弹性可以缓冲血压的剧烈波动,让血压的波动幅度减小。因此,当大动脉发生硬化,弹性减弱时,脉压差会升高。其次,心脏每次搏动的输出血量可以影响脉压差的大小。当心脏每次搏动射出的血液量增多时,动脉血管壁承受的压力会相应变大,收缩压的升高较为明显,这时候脉压差会增大;反之,心脏每次搏动射出的血液量减少时,
日常我们在测量血压的时候,主要看的,是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的数值。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也主要基于高压和低压的水平。但其实,高压与低压之间,一直都隐藏着一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数值,这就是高压与低压的差---“脉压”,也叫“脉压差”。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一说,脉压差的正常范围应该是多少;脉压差增加具有哪些临床意义;以及,如何降低脉压差。
脉压差,也有正常参考范围当我们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时,会直接得到两个数字:一个较高的数字,叫做“收缩压”,就是大家常说“高压”;另一个较低的数字,叫做“舒张压”,就是大家常说的“低压”。收缩压是我们的心脏在收缩的中期,整个动脉系统内压力达到最高时,测量出的血压;而舒张压则是我们的心脏在舒张的末期,整个动脉系统内压力最低时,测量出的血压。当我们拿收缩压的数值减去舒张压的数值时,会得到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脉搏压”,也叫做“脉压差”或“脉压”。
按照第九版《生理学》教材中的描述,在静息状态下,我国健康青年人的理想血压水平应该在:收缩压10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脉压差30~40mmHg。而按照网络搜索所提供的信息,脉压差小于20mmHg时,属于脉压减小;而脉压差大于60mmHg时,算脉压增大。
也就是说,对于中青年人群而言,理想的脉压差应该在30~40mmHg,而对于全人群而言,脉压差在20~60mmHg的范围内,都不算是异常。
影响脉压差大小的因素医学研究发现,脉压差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大动脉的弹性可以影响脉压差的大小。大动脉的弹性是衡量血管健康度以及硬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动脉的弹性可以缓冲血压的剧烈波动,让血压的波动幅度减小。因此,当大动脉发生硬化,弹性减弱时,脉压差会升高。
其次,心脏每次搏动的输出血量可以影响脉压差的大小。当心脏每次搏动射出的血液量增多时,动脉血管壁承受的压力会相应变大,收缩压的升高较为明显,这时候脉压差会增大;反之,心脏每次搏动射出的血液量减少时,脉压差会减小。
再者,心率可以影响脉压差的大小。心率对舒张压的影响更大一些,当心率增快时,每次心脏搏动的舒张期就会明显缩短,导致舒张压升高较为明显,脉压差会相应减小;而当心率减慢时,则脉压差会增大。
最后,外周血管阻力也可以影响脉压差的大小。外周血管阻力对舒张压的影响更大,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时,舒张压的升高较为明显,脉压差会相应减小;而当外周血管阻力减小时,则脉压差增大。
在上述这些因素当中,大动脉的弹性和硬化程度以及心脏的收缩,是对脉压差影响最大的。
脉压差,随年龄增大,而不断增大无数的临床观察总结出,脉压差会随着年龄的增大,有不断增大的趋势。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血压整体上会不断升高,而收缩压的升高幅度往往高于舒张压,因而会逐步出现,脉压差逐渐增大的现象。
在老年人当中,脉压差较大的这种现象非常显著,有不少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血压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典型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指的是,舒张压在90mmHg以内,但收缩压≥140mmHg,这类患者的脉压差往往明显升高。
研究认为,老年人出现的脉压差升高与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有关,大动脉硬化所致的动脉壁弹性下降,是引起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关键原因。因此,脉压差增大被认为是大动脉硬化、动脉壁弹性减弱的标志之一。
脉压差异常,疾病预警信号脉压差的异常,尤其是脉压差的明显增高,往往提示存在某些疾病,或者预示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增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医学研究发现,脉压差≥63mmHg的人群,其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脉压差≤46mmHg的人群。因此,有医学专家认为,脉压差增大本身就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
在临床上,有一些疾病可以引起脉压差的明显升高,常见的有: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主动脉及大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当然,也有一些疾病会引起脉压差的减小,比如: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
脉压差的大小,往往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这些疾病,以及这些疾病的严重程度。
如何降低脉压差脉压差增大,提示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都增加,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除了要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外,还应该降低脉压差。脉压差增大同时伴有血压升高的时候,收缩压的升高幅度往往高于舒张压,因此,在降低脉压差的治疗当中,目标就是选择性降低收缩压,而让舒张压降低的幅度较小甚至不降低。
目前,在临床上,尚无只降低收缩压而不影响舒张压的药物,因此,在降低脉压差的治疗策略上,只能在常用的治疗药物当中,优先选择降低动脉硬化度、改善大动脉弹性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
第一,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类药物,也叫“地平”类药物,比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CCB类药物对收缩压的降低幅度一般明显大于舒张压,可以减小患者脉压差。长期使用CCB类药物,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一氧化氮,从而提高血管的弹性与顺应性。目前,CCB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第二,他汀类降脂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物尽管并非是降血压药物,但是,其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于降低血管硬化度是具有明显帮助的。
第三,长效硝酸酯类药物。这类药物常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控制,其作用于冠状动脉可以舒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而对于大动脉,其可以发挥改善血管硬化,舒张大动脉平滑肌,恢复大动脉弹性等功效,可以降低脉压差。
第四,新型降压药,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目前上市的有:沙库巴曲缬沙坦。这种药物其实包含有两种降压成分:脑啡肽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在一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当中(PARAMETER 研究),这种药物被证明具有降低脉压差的功效。
此外,有研究认为,噻嗪类利尿剂以及叶酸补充剂等,也可以帮助降低脉压差。
总结一下,脉压差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当脉压差超过60mmHg时,就属于脉压差明显升高。脉压差升高,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对于高血压合并有脉压差升高的患者,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应该降低脉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