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有哪些功效(针灸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有哪些功效(针灸的治疗作用)扶正:把抗病物质调到病位,其基础是“通”;疾病的产生与经络的不畅密切相关,治疗疾病首要解决通畅问题,另外就是解决邪气的去向,增加病位正气的比例。邪气: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它们对人体产生负性的影响(是一个从量变道质变的过程,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邪气的流动也需要经络的通畅;扶正祛邪是治疗疾病的过程;扶正既是祛邪,祛邪既是扶正;在针灸治疗中,控制正邪的聚散,改变正邪的力量对比,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中医的疾病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邪可以相互转化)疏通经络,解决的是进出的问题;针灸的治疗机理:流通;除了疏通,还有”调的作用(调节、调理、调动),使气血到达病所,把有用的资源从周边调往病区。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基础,是解决气血的流通关系,是气至病所的基本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2.扶正祛邪
针灸的治疗作用:激发患者强大的自愈能力。疏通经络是治疗疾病的基础;扶正祛邪是治疗疾病的过程,调和阴阳是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
1.疏通经络
疏:疏导、疏散.对于气血来说;在理解中医得用发散性思维;紧张的、聚到一起的得散(可以表现为疼痛、肿胀以及机能亢进);通:对于很多症状,有的是原始的表现,有的是继发表现,但是都有一个不通的表现,不通一般属于脉(人体有血管、淋巴等这些都是流通的环节),用针灸治病时,得归到经病还是络病(纵行者为经,横出者为络);在治疗时,得区别是经病还是络病,具体治疗是通经还是活络。
治疗疾病,首先解决经络的通畅问题,经络通畅,物质信息才能流通,气血才能周流,营养物质才能进入,代谢废物才能排出。人体患病,则患部性质改变,导致不通的问题(其根本问题在于经络,相当于流通环节受阻,要想富,先修路;疾病的产生,有的是脏腑引起局部的病变,有的则和脏腑没有任何关系(水管坏了,和水流没有关系,修水管就行,这是外经病的治疗思路。而脏腑疾病,水源出问题,很可能导致水流的路径也出问题。因此,在治疗脏腑疾患时,不仅仅要解决水源的问题,也要酌情兼顾水流路径的问题)。针灸治疗疾病,有其特有的诊疗思维,比如:过敏了,西医的治疗手段需要抑制免疫应答,但用针灸如何解决?在针灸治疗中如何思考问题(针灸治疗此类疾患,不管是自身产生的还是外来的刺激,治疗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经络的问题,哪一块的经,哪一块的络,确定病位,经常问的是什么地方不舒服?怎么样不舒服?)。
疏通经络,解决的是进出的问题;针灸的治疗机理:流通;除了疏通,还有”调的作用(调节、调理、调动),使气血到达病所,把有用的资源从周边调往病区。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基础,是解决气血的流通关系,是气至病所的基本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2.扶正祛邪
中医的疾病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邪可以相互转化)
扶正:把抗病物质调到病位,其基础是“通”;疾病的产生与经络的不畅密切相关,治疗疾病首要解决通畅问题,另外就是解决邪气的去向,增加病位正气的比例。邪气: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它们对人体产生负性的影响(是一个从量变道质变的过程,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邪气的流动也需要经络的通畅;扶正祛邪是治疗疾病的过程;扶正既是祛邪,祛邪既是扶正;在针灸治疗中,控制正邪的聚散,改变正邪的力量对比,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3.调和阴阳
阴阳失和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调和阴阳是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其实只要做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此主要讨论如何疏通经络?如何扶正祛邪?其最终也就是如何调和阴阳?
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是激发患者自身强大的自愈能力。关键是谁去激发?如何激发?在哪个点激发?针灸不同于中药,有外在的补给,而是把患者自身的资源重新调配,把资源输送到需要的地方,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因为,阴阳之道,在于平衡,所谓阴平阳秘,就是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决。针灸治病之道,在于协调阴阳之平衡。而调和阴阳,就需要在“认识疾病、明确诊断、依病定方”的基础上去动手操作以实现我们治疗的最终目的:调和阴阳
(1).阴阳的定义:阴阳是标示事物两种对立的特定特定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畴,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总之,阴阳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也是一对关系范畴,他表示各种物质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普遍性、相对性(相对转化、相对无限可分性)、关联性)
(2).重点强调阴阳的对立性以及无限可分性:对立性: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有阴必有阳(从整个人体分,从一个部分,从一个器官以及人体的进出、升降、上下前后等问题去分析认识);无限可分性: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然其要一也。(阴阳的无限可分性让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可以从整体以及局部都可以运用阴阳无限可分的思维去看待、认识并解决问题。比如:耳闷、耳鸣可以在迎香附近寻找压痛点进行针刺、咽部疾患可以在颈部针刺、治脏不忘腑、治上不忘下等思维活动都是阴阳一体以及无限可分性在我们治疗中的具体运用)(3).阴阳的失衡: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俱盛、阴阳俱虚(上热下寒、上盛下虚等),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应该考虑到:阴阳一体但是又得具体划分阴阳,治前不忘后、治后不忘前、治内不忘外、治外不忘内、治下不忘上、治上不忘下、治局部不忘整体以及某个关键点、治整体不忘局部等思维活动。协调阴阳,就是解决进出的问题(在人体有用物质总量一致 的情况下,对人体物质进行重新分配的一个过程)针刺操作如何调和阴阳首先定义一下:正常的人以及组织器官为阴(人体以平为期),而病态的人体组织及器官不论虚实则为阳(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阳性反应点)。通为阴,不通为阳;荣为阴,不荣为阳等。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通过针灸治疗而达到协调阴阳的目的,其实就是通过聚散的功能进行人体物质的重新调配(聚气:把气血引至病所,增加正气的比例;散邪:把病所的邪气往周围以及体外散,这是减少邪气的力量,相对的增加正气的力量从而达到御病抗邪的目的);针灸的补泻包括:1.手法的补泻;2.穴位的补泻;3.疾病的补泻。从这三个方面去进行考虑,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以及不同的手法再加上根据不同疾病进行不同的针刺顺序、起针顺序(聚气:先针远端,再针患部,引气至病所,此为聚气,也就是从阴引阳;散邪:先针患部,再针远端,把邪气往外散,此为从阳引阴。一般情况下,起针的顺序应与针刺顺序一致);根据疾病的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穴位,通过相应的针刺顺序加上相应的补泻手法,从而对气血的聚散起调控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调和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