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20岁男孩捐献器官挽救7个家庭(发病到离世仅20天)

20岁男孩捐献器官挽救7个家庭(发病到离世仅20天)4岁小可爱突患脑部绝症■不幸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军 李红梅 图/青大附院及家长提供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 在20天时间里 无情地夺走了女孩九月的生命。再过3个月 这个漂亮、懂事、善良的小天使 就要过5周岁生日了。她短暂的生命里 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欢笑。在她病重救治无望之时 家人忍痛做出决定:孩子离世后 无偿捐献她的器官 用于延续他人生命 也让小九月以“另一种方式存活在这个世界上”。6月21日上午7点58分 小九月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她的双肾、肝脏和一对角膜共5个器官捐献出来 给5人送去了重生和重见光明的希望。

20岁男孩捐献器官挽救7个家庭(发病到离世仅20天)(1)

小九月生前照片。

20岁男孩捐献器官挽救7个家庭(发病到离世仅20天)(2)

马女士亲吻深度昏迷中的女儿。

20岁男孩捐献器官挽救7个家庭(发病到离世仅20天)(3)

从小就心地善良、懂事的小九月。

20岁男孩捐献器官挽救7个家庭(发病到离世仅20天)(4)

医护人员向小九月鞠躬、默哀、致敬。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军 李红梅 图/青大附院及家长提供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 在20天时间里 无情地夺走了女孩九月的生命。再过3个月 这个漂亮、懂事、善良的小天使 就要过5周岁生日了。她短暂的生命里 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欢笑。在她病重救治无望之时 家人忍痛做出决定:孩子离世后 无偿捐献她的器官 用于延续他人生命 也让小九月以“另一种方式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6月21日上午7点58分 小九月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她的双肾、肝脏和一对角膜共5个器官捐献出来 给5人送去了重生和重见光明的希望。

■不幸

4岁小可爱突患脑部绝症

4岁多的小九月漂亮、可爱 特别是一双大大的眼睛 炯炯有神。小九月出生于9月 再过3个月就是她5岁的生日。然而 让人痛心的是 不幸降临在第5个生日到来之前。

6月2日 小九月的妈妈马女士发现女儿脸部抽搐 走路不稳。但此前一天 小九月还在幼儿园里跳舞 和正常小朋友一样。突然的异常让马女士感到奇怪 于是带小九月到青岛本地医院做检查。核磁共振的影像资料显示 小九月脑部长了东西 医生建议马女士带她到北京去做进一步诊治。

6月5日 在北京天坛医院 小九月被诊断为“脑干占位性病变” 目前该病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北京天坛医院的医生告诉马女士 对于小九月的病情 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都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对于家人来说 这无疑是晴天霹雳。马女士在网上不断查询女儿所患疾病的相关信息 希望能找到一丝希望 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了现实。

在绝望之中 想到女儿眼睛那么漂亮 从小心地善良、懂事 “看到蚂蚁都舍不得踩” “90后妈妈”马女士萌生了一个想法:一旦孩子不行了 就把她的器官捐献出来 救助他人 让她的眼睛能继续看这个世界 “希望用另一种方式延续她的生命” 就像她还活在这个世上一样 心里有个念想。

■病重

“那种绝望 别人体会不到”

6月6日晚 马女士带着小九月从北京回到了青岛。

回到家中 马女士过着以泪洗面的日子 在家中哭了一天 “那种绝望 别人体会不到。”而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 小九月的病情也一步步恶化 从走不稳到不会走路 再到坐不稳、排尿困难……

回到青岛后 马女士通过中国红十字会联系到青岛市红十字会 向工作人员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和小九月的病情。6月14日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张艳艳等 来到马女士家中走访 介绍了器官捐献的相关事项 并看望孩子。

6月16日下午 小九月病情突然加重 呼吸微弱 开始昏迷。马女士赶紧联系了协调员张艳艳。随后 急救车将小九月送到青大附院市南院区 此时她的呼吸已经很微弱 医生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治疗 维系着小九月的生命。青大附院组织专家为小九月做了会诊 再次明确了诊断结果无误。从6月16日下午开始 小九月就一直陷入不可逆的深度昏迷中。小小的身躯躺在病床上 靠呼吸机等设备维持着生命体征。

■捐献

给5人新生和光明的希望

6月17日 马女士和家人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字 同意小九月去世后无偿捐献出她的肾脏、肝脏、心脏、肺脏和眼角膜 用于救治他人。

青大附院器官捐献监护室(DICU)副主任许传屾介绍 “脑干占位性病变”虽然病情凶险 但不会出现颅外远处转移 因此小九月的病情不会影响器官捐献。器官捐献需要捐献者符合“脑—心双死亡标准” 小九月入院陷入不可逆的深度昏迷脑死亡之后 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医护人员在有限的时间里 一方面维持着小九月的生命体征 一方面通过“人体器官捐献人登记及器官匹配系统” 寻找合适的器官接受者。

6月21日上午7点58分 小九月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医生评估后认为 她的双肾、肝脏和一对角膜共5个器官可以捐献 心脏和肺脏不符合捐献条件。

小九月捐献的5个器官通过“人体器官捐献人登记及器官匹配系统” 分配给了5位患者 给他们送去了重生和重见光明的希望。

■死与生

每个捐献者背后都有段感人故事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张艳艳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已有5年 作为搭起死亡与新生“桥梁”的天使守护者 她深切感受到了这些年人们对器官捐献的观念转变 “2014年我们医院只有24例器官捐献 2017年的时候就有175例了 很多病人家属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了解到器官捐献的知识 更容易接受器官捐献。”

每一例器官捐献者的背后 都有一段故事让人心酸。“每一个器官捐献者 都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但因为疾病、意外等过早地和这个世界告别 比如突如其来的车祸 造成严重的颅脑损伤 还有突发的脑出血。在这些人群中 他们可能都没有给家属留下一句话 人就没了。”张艳艳说 “2015年 有个案例我印象很深刻:一个小伙子二十出头 正在读大学 国庆节放假的时候 这个孩子到了村口下车 正要往家走 一辆货车飞奔而来……他再也没有回家 也没有给父母留下一句话。”

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5年来 张艳艳经常出现在生命垂危的病人身边 陪同家属守护在“生与死”的分界线上 也经常被器官捐献者的家属所感动。“像九月的父母 并不是狠心不给孩子治病了 而是确实走到没有办法能解决问题的地步。九月的父母和我讲 ‘能捐多少就捐多少 只要能救人’ 很朴实的话 但是很多人却做不了这种决定。”

“不是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能理解器官捐献的。”张艳艳说 2017年1月12日上午 一名中年妇女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家人在其生命弥留之际同意了器官捐献并办好手续 令人意外的是 该中年妇女的一名亲属突然变卦 最后协调员还是根据规定遵从家属的意见 把他们送回了家。

在中国人体器官自愿捐献同意书上签上名字、摁下自己的手印只需要几分钟 但是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 人们却需要纠结很久。现在医生们面临的最大障碍 是器官捐献者家属的不同意见 一个家庭无论有多少人同意 只要一个人有不同意见 医生就不能进行器官捐献工作。

回忆

孩子昏迷前说“妈妈 我永远爱你!”

回忆起小九月生前的点点滴滴 马女士不断啜泣。马女士说 小九月特别爱笑 从出生后就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欢笑。小九月年龄虽小 但特别乖巧懂事、有爱心 小小年龄就知道和弟弟分享东西 周末早上醒来 自己吃早饭 自己玩 从不打扰睡懒觉的家人 还帮他们把卧室门关上 俨然是一个“小大人”。

“捐献器官能救别人 就让孩子为社会做点贡献吧 孩子那么善良 她也会同意的。”马女士告诉记者 小九月知道自己生病后 马女士曾问小九月 “你愿不愿意用自己的心去救别的小朋友?”小九月点头说“愿意” 还和妈妈拉钩表示同意。

马女士说 原本到9月 小九月就要过5周岁生日了 孩子生病后 她本来想提前给孩子过生日 但是没想到病情发展太快了 这个小小的愿望也没来得及实现。

“6月16日来医院前的几个小时 孩子还对我说‘妈妈 我永远爱你!’”马女士说到这里 又哽咽起来。

记者从青岛市红十字会了解到 截至目前 青岛市器官捐献者总数是524例 2018年器官捐献总数为75例。小九月就是全市第524例捐献者 今年第75例捐献者。她的名字也将被镌刻在青岛福宁园奉献林的纪念碑上 供人瞻仰。

■网友评论

多好的孩子 多好的妈妈!

6月21日 半岛都市报官方微博发文《4岁青岛女童因病离世 她捐献的器官挽救了5个家庭》 来自全国的众多网友纷纷在下面发表评论——

@海边_守望者:小九月 看了你的新闻 让人泪流满面 愿你能乘愿再来 与妈妈再度结缘。多好的孩子 多好的妈妈!

@M菲啊飞:这一定是个小天使吧 长得那么美 心地那么善良 天堂一路安好!

@Sailor4116:伟大的妈妈 勇敢的女孩!

@程天乐乐:她才4岁 不公平啊 好可惜啊 愿天堂没有病痛 愿她的器官在别人身上能代替她一直活着!

@晴空下的菊花:一边看一边眼泪不止 希望这位善良的天使天堂一路走好!

@偶像的偶像是我的偶像:[蜡烛][蜡烛][蜡烛]希望孩子天堂安好 希望父母得到福报!

@赵小喵233:天使 你的眼睛很美 它会帮你看见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张欣婷ZXT:好漂亮的宝宝 希望她去往美好的地方 没有病痛的折磨!

延伸

青岛器官捐献 同类城市居首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 每年大约有150万名器官衰竭患者 其中有30万人适合器官移植方式治疗 但每年仅有约一万人能得到器官移植救治。不过 发展趋势还是令人振奋的。

“青岛市民在器官捐献移植方面的认识和文明程度 在国内是比较靠前的 而且捐献的成功率也很高。”青大附院医疗集团副院长、移植医学研究所所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国内肝移植顶级专家臧运金教授说 目前深圳、天津等地大都通过了有关器官移植的法律条例 鼓励大家在身后捐献自己的器官 我们也想用3到5年时间 把青岛的影响力做大 推动地方立法规范和支持这项工作。

青岛市红十字会三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少芹介绍 2011年底青岛第一例器官捐献以来 通过媒体相关报道、医护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宣传 越来越多的人对器官捐献有了更深的认识 也更加接受。

“不仅是年轻人 越来越多的老人也接受这种认识。”张少芹将器官捐献的知识普及和接受形容为一个“社会工程” 正是多方共同努力形成的“社会氛围” 让更多人认可了器官捐献并作出行动。目前 青岛已有5000多人登记 成为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2017年 青岛实现遗体捐献739例、捐献角膜760例、捐献器官432例 其中器官捐献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张少芹介绍 在最初的一些捐献者捐献前 家属总有各种问题和疑虑 甚至有些问题“稀奇古怪” 左右摇摆 工作人员总是耐心讲解。从2011年至今 关于器官捐献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 在听完工作人员详细的讲解后 很多家属坚定地做出捐献决定。

链接>>>

如何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器官移植成为终末期器官衰竭者的唯一希望。

我国每年有数十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 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只有1万例左右。截至2018年6月10日 实现捐献17793例 捐献器官50318个。对于庞大的等待移植的人群来说 大多数患者只能依靠药物和机器维持生命 在与病魔斗争和苦苦等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一旦去世 逝者的所有器官对其再无维持生命的功能 但对于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 这是他们延续生命的唯一希望。

器官捐献没有性别、年龄、民族等限制 可用作捐献的器官包括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胰腺、脾脏、小肠等。捐献手术完成后 医护人员会尊重捐献者的遗体 将伤口缝好 恢复捐献者的遗体容貌。

市民如果想成为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 可自愿到“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或支付宝医疗服务平台上登记 也可到各区市红十字会登记 还可拨打市红十字会电话85716180咨询捐献知识。

[编辑: 刘晓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