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的功能和主治(健康养生钩藤功效强)
钩藤的功能和主治(健康养生钩藤功效强)钩藤配伍白芍:钩藤味甘性凉平肝、清热息风偏治肝旺之标;白芍味酸性寒柔肝养阴、平肝 有养肝体而敛肝气、平肝阳令肝气不妄动之功善补肝虚之本.二者合用标本兼顾 共奏柔肝养阴、平肝息风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阴不足、虚阳上亢之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配伍效用中医学认为,钩藤性味甘、微寒,入肝、心包经,有清热、平肝、止痉的功效。近代医家也多用钩藤治疗肝炎患者的心烦意乱、性情暴躁、左胁疼痛,同样取得良好疗效。钩藤的药用功效近年钩藤在临床上应用得更加广泛,常借其平肝之力,用于治疗高血压。经药理实验证实,钩藤既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又有显著的镇静作用,但却不产生嗜睡的副作用。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钩藤煎剂后2~7日,血压开始下降,10日后渐达最佳效果。随血压下降,头痛、头晕、心慌、气短、失眠等症状逐渐减轻,甚至消失。早期高血压疗效更好。然而,钩藤不宜久煎,后下为妥。因钩藤煮沸20分钟后,其降压成分即被破坏。一般每
据《红楼梦》所载,薛蟠之妻夏金桂不听薛宝钗好言相劝,借酒发疯,大吵大嚷,气得薛姨妈怒发冲冠,肝气上逆,“左肋疼痛得很”,宝钗“等不及医生来看,先叫人去买了几钱钩藤来,浓浓的煎了一碗,给母亲吃了”,“停了一会儿,略觉安顿”。
什么是钩藤
《唐本草》:钩藤,出梁州。叶细长,茎间有刺,形若钓钩者。《本草图经》:钩藤,《神农本草经》不载所出州土。苏恭云出梁州,今兴元府亦有之。叶细茎长,节间有刺若钓钩。三月采。葛洪治小儿方多用之。又《广济》及《崔氏方》疗小儿惊癎诸汤钦,皆用吊藤皮。《纲目》:钩藤,状如葡萄藤而有钩,紫色。古方多用皮,后世多用钩,取其力锐尔。
钩藤又名莺爪风,在叶腋处有弯钩,故名钩藤,以带钩茎枝入药。钩藤入药最初的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但古代医家认为其气轻清,故多视为小儿的专用药,正如陶弘景指出:“疗小儿,不入余方。”后世中医学家不断拓宽它的应用范围,现已成为内、儿、妇科的常用药。
中医学认为,钩藤性味甘、微寒,入肝、心包经,有清热、平肝、止痉的功效。近代医家也多用钩藤治疗肝炎患者的心烦意乱、性情暴躁、左胁疼痛,同样取得良好疗效。
钩藤的药用功效
近年钩藤在临床上应用得更加广泛,常借其平肝之力,用于治疗高血压。经药理实验证实,钩藤既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又有显著的镇静作用,但却不产生嗜睡的副作用。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钩藤煎剂后2~7日,血压开始下降,10日后渐达最佳效果。随血压下降,头痛、头晕、心慌、气短、失眠等症状逐渐减轻,甚至消失。早期高血压疗效更好。然而,钩藤不宜久煎,后下为妥。因钩藤煮沸20分钟后,其降压成分即被破坏。一般每日用量10~15克。若疗效不显著,可增至每日100~150克,便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配伍效用
钩藤配伍白芍:钩藤味甘性凉平肝、清热息风偏治肝旺之标;白芍味酸性寒柔肝养阴、平肝 有养肝体而敛肝气、平肝阳令肝气不妄动之功善补肝虚之本.二者合用标本兼顾 共奏柔肝养阴、平肝息风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阴不足、虚阳上亢之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
钩藤配伍牡蛎、阿胶、生地:钩藤、牡蛎平肝息风;阿胶、生地养血滋阴以养阴息风.四药伍用共奏滋阴养血、柔肝息风之功效 用于治疗阴血不足、虚风内动之筋脉拘急、手足瘛瘲等症.
钩藤配伍全蝎: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功擅平肝;全蝎息风止痉、通络止痛长于息风.二者伍用共奏平肝息风、通络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肝风内动之四肢抽搐;肝阳上亢之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以及中风之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疼痛等.
钩藤配伍朱砂、蝉蜕: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朱砂安神定惊;蝉蜕祛风解痉.三者合用有清热疏风、安神定惊之功效 用于治疗外感风邪、郁而化热、引动肝风所致之壮热惊悸、眼目上视、手足抽搐、喜怒无常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