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人街探案3中秦风会不会黑化(秦风的选择出了什么毛病)

唐人街探案3中秦风会不会黑化(秦风的选择出了什么毛病)“ 秦风与唐仁进入下水道以前,在村田昭的藏身处,遇到Q提出问题:唐探3的槽点非常多,开场的机场乱斗就近乎失控。然后主角们仅仅为了躲一个泰国侦探,又是逃地铁票又是当街抢车,各种违法乱纪。把影片的所有槽点都列举出来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实在说不完,这里着重评论一场戏,刘昊然饰演的秦风与染谷将太饰演的变态杀人狂村田昭在东京下水道对峙的那段情节。这本是整部《唐探3》里唯一对主角秦风有所塑造的地方,但最终效果是弱化了秦风这一荧幕形象。染谷将太饰演的村田昭是一位变态杀人狂,脸谱化的极恶之人

《唐人街探案3》七日票房突破37亿,位列中国影史最卖座电影前十,最终票房则有望达到40亿左右。

崩坏的口碑与出色的票房形成鲜明对比。自上映以来,该片豆瓣评分一路走低,目前为5.7 属于烂片范畴。

《唐探3》整体风格二次元化,充斥着日式夸张,考虑到案件背景在日本,这本非不可原谅的问题,但作为全民向春节档大电影,观众的接受度不高,导致了比《侍神令》更低的评分。影片的插曲和日本演员体现了8、90年代怀旧风格。然而除此之外,主创团队还多次“致敬”了当年港片的无厘头和屎尿屁喜剧,呈现出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审美志趣。

以下内容含详细剧透,尚未观影的读者请谨慎阅读。

唐探3的槽点非常多,开场的机场乱斗就近乎失控。然后主角们仅仅为了躲一个泰国侦探,又是逃地铁票又是当街抢车,各种违法乱纪。把影片的所有槽点都列举出来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实在说不完,这里着重评论一场戏,刘昊然饰演的秦风与染谷将太饰演的变态杀人狂村田昭在东京下水道对峙的那段情节。

这本是整部《唐探3》里唯一对主角秦风有所塑造的地方,但最终效果是弱化了秦风这一荧幕形象。

唐人街探案3中秦风会不会黑化(秦风的选择出了什么毛病)(1)

染谷将太饰演的村田昭是一位变态杀人狂,脸谱化的极恶之人

秦风与唐仁进入下水道以前,在村田昭的藏身处,遇到Q提出问题:

3个人分2块面包,只能切一刀,怎样分才能做到绝对公平?

秦风给出了“一刀砍死其中一个人”的“正确答案”。

问题和答案有脱胎于一个非常古老的网络段子,“7个小孩分3个苹果,切4刀,怎么样保证公平”,那个答案是1刀1个,砍了4个小孩。这个段子好笑之处在于,首先,出人意料,人们以为是道数学题,结果是搞怪题,其次,它用异常凶残的方式解决一个日常小问题,形成反差。

然而电影把搞笑段子严肃化,秦风将答案解释为:

公平正义需要牺牲

这是很突兀的解读。硬说起来,砍死小朋友的段子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实现了公平,跟“公平”沾边,但这里面绝对没有“正义”这回事。秦风硬拿出正义的幌子,实则为宣扬“牺牲”。“公平正义需要牺牲”是这一段落的主旨,用以展现秦风的价值观,但是限于主创团队的能力,这一价值观展现牛头不对马嘴,生搬硬套。

之后,秦风与唐仁进入东京下水道,唐仁跑去营救小林杏奈,村田昭现身与秦风对峙。村田昭要求秦风杀了他来救小林杏奈的命,秦风面临选择。

在那场戏中,唯有秦风选择亲自动手杀了村田昭,才符合电影中所有人物的形象与动机。

对村田昭来说,他被设定为变态杀人狂,受到Q操控,已抱着必死的念头现身秦风面前,他应该看着小林杏奈被淹死,逼迫秦风动手杀他。只有这样,秦风才需要选择,是杀村田昭救小林杏奈,还是为了保全自己放任村田昭行动。电影中,村田昭主动跳楼,让秦风得以两全其美,既让小林杏奈获救,又无需弄脏自己的手,秦风的选择变成了村田昭的选择,成为败笔。

对Q来说,杀死村田昭是对秦风的最终考验。如果秦风没有动手,那么秦风与Q就不是一路人,秦风未通过考验,Q应该直接与秦风敌对,后面警官暴露自己强行招募秦风的情节也就不可能出现。而如果按照电影的逻辑,Q费了这么大周章,只为做局陷害秦风,就非常幼稚可笑。村田昭本身是被通缉的连环杀人犯,绑架案现行犯,且正在实施谋杀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秦风是否动手,都会被视为阻止谋杀的正当行为,常理而言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莫说上了法庭会有100种脱罪说辞,通常情况下检察院压根不会提起公诉。Q若授意村田昭通过自杀嫁祸秦风,根本是白送人头。

对秦风来说,唯有动手,才符合他所说的“公平正义需要牺牲”,与之前的剧情相呼应。所谓牺牲实乃主角的自我牺牲,手沾鲜血,身负杀孽,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实现人物升华。

会杀人的秦风,才是懂得牺牲真义的秦风,才具有鲜明形象。

BBC曾拍摄电视剧《神探夏洛克》,共有4季,2010年至2017年期间陆续播出,是奇异博士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封神之作。在2014年播出的第3季末尾,本尼迪克特饰演的福尔摩斯众目睽睽之下亲手开枪打死了反派。会杀人的福尔摩斯通过被道义与法律放逐,自我牺牲,从一名侦探升级为审判者与正义的执行者。

唐人街探案3中秦风会不会黑化(秦风的选择出了什么毛病)(2)

《神探夏洛克》里的福尔摩师为保护华生和他的未婚妻,在一众警察面前亲手枪杀了的本季反派麦格纳森。这一情节在当年引起广泛争议。

显然,唐探主创团队原本试图致敬BBC版福尔摩斯,搞一个杀人侦探出来,升级秦风这一人物。这当然不可能被当前的审查环境所允许。七改八改之下,妥协为电影中的情景,村田昭自杀,小林杏奈得救,秦风继续清清白白。所以最后变成,秦风什么都没做,村田昭纵身一跃牺牲自我拯救了小林杏奈,成全了秦风,匪夷所思。

主角秦风的形象,在唐探1与2里是亦正亦邪想要实现完美犯罪的天才少年,《唐探3》本来试图赋予其不惧行走于阴暗、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但最后秦风变成了一个袖手旁观者,让前面的“公平正义需要牺牲”变成嘴炮,角色形象崩溃。

杀一人而救另一个人,容易让人想到“电车难题”: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此时,主人公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主人公面临决择,是否应该拉下拉杆?

唐人街探案3中秦风会不会黑化(秦风的选择出了什么毛病)(3)

电车难题里,所有受害者都是无辜的,这才称得上难题。而在唐探3里,村田昭是一心寻死的罪犯本人,所以与电车难题无关。

主创团队设计村田昭这么个恶贯满盈之人,本来是要祭给秦风,在电影设定的情境下,秦风即便推落村田昭法律风险也很小。但我们的电影容不得主角有污点,秦风就只好继续伟光正下去,剧本意图与剧本精神分裂。

容易猜到,唐探主创团队让秦风处于杀与不杀的矛盾中,还试图探讨“私刑正义”,问询观众在那样的情景下,秦风是否有权利推落村田昭。

私刑正义是推理、律政、超级英雄等罪案相关文艺作品的永恒话题,它基于一个现实观察,正义常常无法在法律与司法体系中得到伸张。这有时是由于犯罪份子过于狡猾,有时是由于法律与司法体系存在漏洞,最糟糕的情况下,法律与司法体系根本站在了正义的对立面。

关于私刑正义最著名的探讨,为阿加莎·克里斯蒂早在1934年出版的名著《东方快车谋杀案》。在这部小说里,12名当事人皆为凶手,共同实施了对一名绑架杀人案凶手的刺杀复仇。

唐人街探案3中秦风会不会黑化(秦风的选择出了什么毛病)(4)

自小说问世以来近百年时间以来,《东方快车谋杀案》被数度搬上大荧幕

虽然明面上,私刑正义是有争议的话题,但人民群众私底下对私刑正义普遍持认可态度。《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结尾,侦探波洛对东方快车上发生的私刑处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神探夏洛克》则干脆让福尔摩斯亲手处决危险份子,都是这一群体思想的折射。

唐探主创团队显然同属私刑正义的拥趸。《唐探1》里,思诺借刀杀人尚可以被理解为完美犯罪,《唐探2》里宋义顺风车杀人为妹妹复仇,秦风也跟《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波洛一样将宋义包庇下来,不难理解为秦风对私刑正义的认可。

人们虽然私下认可私刑正义,但在台面上普遍达成默契,主流话语否认其正当性,要求私刑正义的执行者必须接受法律的惩治。所以在西方主旋律电影--各类英雄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超级英雄直接杀死邪恶势力、犯罪分子的场景,蝙蝠侠更直接明确了“不杀原则”。

私刑正义是否仍是正义,这不是一个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不同情境下,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看法。这里只补充说明现代刑法为何强调谦抑,强调程序正义,从而可能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漏洞,导致罪大恶极之人逍遥法外。这是因为,现代刑法理念下,保护好人的正义要大过惩治坏人的正义。宁可放过,绝不杀错,私刑正义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这是它在台面上被摒弃的根本原因。

即便如此,我们应该承认这样的事实,当下任何一个官方的法律与司法体系,从美洲到欧洲到亚洲,都未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正义。

回到电影。秦风并非唯一塑造失败的角色。野田昊和杰克贾两个人全片表现宛若智障,而两人都是Crimaster榜上排名前十的人物,这使得《唐探2》里装逼装到天际的Crimaster榜彻底沦为一个笑话,榜上第一的Q自然也就逼格全无。不仅如此,《唐探3》嫌Q成员日本警官田中直己的一番尴尬演说还不够中二,弄个彩蛋,把Q搞成了中老年cosplay团体,让人哭笑不得。高智商正邪对决变成一堆活宝耍宝。

田中直己招揽秦风时说:“你看那些旧时的贵族和今天的财阀,他们的崛起都沾着原罪,但是他们却受到万众的追崇。这才是真正的完美犯罪。”这话有三分道理、三分老套、三分尴尬。尴尬点在于,《唐探3》成功讽刺了自己,背靠财阀金主,猖狂打广告,凭借东拼西凑、元素堆砌、支离破碎的情节狂揽40亿,确实近乎实施了一场完美犯罪。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