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今天呼吸急促无意识(长期卧床突发呼吸困难)
长期卧床今天呼吸急促无意识(长期卧床突发呼吸困难)肺栓塞,顾名思义,是指肺的血管被栓子堵住的情况。这个肺血管,我们指的是肺动脉及其一级一级的分支。肺动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是从右心室进入到肺动脉,尚没有进行气体交换的静脉血。子女们都很孝顺,王奶奶在家长期卧床,都是孩子们把饭菜送到床头,一勺一勺喂着吃。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后来,王奶奶能够翻身,稍微活动活动了。有一天,孩子们看她总躺着也挺累,就跟她商量,要不扶着坐起来吧,靠着被子靠一会儿,累了再躺下。于是,他们就把王奶奶由平卧位改成了坐位。哪知坐起来没多长时间,王奶奶却突然出现脸色青紫,喘不上气来。村里毕竟急救能力差,待乡村医生赶到时,王奶奶已经不行了……分析这个病例:王奶奶有骨折病史,有长期卧床的过程,由于体位改变后突然发生严重呼吸困难、颜面紫绀,最大的可能性,还是首先考虑肺栓塞。
【大家好,欢迎关注英敏医生。本文字数2357字,码字不易,请多多点赞。】
八十岁的王奶奶平时生活还能自理,遛个弯儿,买个菜,出来进去的,没让人操心过。可是有一天,王奶奶在如厕时突然摔倒,送到医院一检查,有脑梗,还出现了骨盆的骨折。
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病情有好转,胳膊、腿比原来活动范围大了,脑梗的情况在一天天好转,骨折部位通过拍片复查,也比原来好转了很多。
毕竟骨折的愈合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总在医院里住着,也不太现实,后来家属商量商量,回家吧,回家好好养着,没有个把月,骨折也愈合不上啊,于是,他们办了出院手续,王奶奶就被接回了家。
子女们都很孝顺,王奶奶在家长期卧床,都是孩子们把饭菜送到床头,一勺一勺喂着吃。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后来,王奶奶能够翻身,稍微活动活动了。有一天,孩子们看她总躺着也挺累,就跟她商量,要不扶着坐起来吧,靠着被子靠一会儿,累了再躺下。于是,他们就把王奶奶由平卧位改成了坐位。哪知坐起来没多长时间,王奶奶却突然出现脸色青紫,喘不上气来。村里毕竟急救能力差,待乡村医生赶到时,王奶奶已经不行了……
分析这个病例:王奶奶有骨折病史,有长期卧床的过程,由于体位改变后突然发生严重呼吸困难、颜面紫绀,最大的可能性,还是首先考虑肺栓塞。
肺栓塞,顾名思义,是指肺的血管被栓子堵住的情况。这个肺血管,我们指的是肺动脉及其一级一级的分支。肺动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是从右心室进入到肺动脉,尚没有进行气体交换的静脉血。
那堵住血管的栓子都有哪些呢?可以是血栓,可以是气体栓子,还有可能是羊水、脂肪滴等等。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血栓,常常是来自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如果是气体栓子,可以见于输液、潜水时的空气栓塞,这些都是极小的概率,可以说是罕见。羊水栓塞呢,媒体上报道过,主要发生于分娩后,从发病率来讲,它也是小概率事件。
还有脂肪栓子,可以见于外伤、骨折等情况下,也不是很常见。除此之外,还有肿瘤细胞栓子,寄生虫栓子、脓毒栓子等等。
以上这几种情况里,其实还是以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以后导致的肺栓塞最为高发。
我们就以血栓造成的肺栓塞为例来着重介绍一下。
如果想理解下肢的静脉血栓何以到了肺脏,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人体的血液循环路径: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血管、静脉血管等组成。心脏是泵血器官,动静脉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
下肢的静脉血上行,逐渐汇合到更大的静脉,最后汇总到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到右心室。这个过程中,血液是从小静脉到大静脉的过程,管径越来越粗,所以这个过程,不可能阻塞。
右心室的血液要进入肺动脉。肺动脉的结构,就像一棵树一样,有主干有分支。主干管径粗大,而分支,一级一级的分支,管径则逐渐变细变小。这时的血流,是从大的肺动脉,到小的肺动脉分支的过程。这个过程,血栓就有了堵住血管的可能。
如果下肢静脉有血栓形成了,并且,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血栓脱落,沿上述途径到达肺动脉,血栓足够大的话,它会把肺动脉主干堵塞,如果血栓小一些,那它会把肺动脉的分支堵住。血栓再小一些的话,那它堵住的就是肺动脉的终末分支。总之,血栓堵在哪儿,取决于血栓的大小程度如何。
堵在肺动脉主干,病情最凶险最严重,短时间内即可导致猝死;赌在肺动脉的分支,那病情就相对轻一些,可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堵在最低一级的分支,则症状轻微,或者有的不出现症状。
肺栓塞都有哪些症状呢?理论上讲,肺栓塞的典型症状,有一个“三联征”的说法,即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但临床上的病例却表现非常复杂,这“三联征"同时出现的几率并不高,约占20%,而这三个症状比较,呼吸困难这个症状更多见一些。按照发生频率排序,依次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晕厥,最常发生在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中,有晕厥症状出现时,往往是病情较重的表现。
另外,还有一部分肺栓塞,可以出现发热,多为低热。
肺栓塞的症状,与栓子堵塞的部位与程度,以及肺的功能状态等,都有密切关系。
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和高发人群有哪些?肺栓塞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也可以说,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个并发症。
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因素。先天遗传因素,例如凝血酶、凝血因子的缺乏等,有的家族就有很明显的易栓倾向;后天因素则包括高凝状态、血流缓慢、血管内膜受损等情况。其中高凝状态、血流缓慢、血管内膜受损,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条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往往多见于久坐、长期卧床、各种外科手术之后,如骨折手术、膝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等等,恶性肿瘤患者、孕产妇、口服避孕药、患糖尿病等慢性病、静脉曲张等等情况下。
如果近期有上述诱因等情况存在,又出现了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要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主要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例如在乘坐汽车、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时,一定要记住多活动多走动,没有活动空间时,也可以进行勾脚踝、踮脚尖等小动作,以促进静脉回流。
平时工作时也不要久坐,每次坐位一个小时左右,就要起身活动。
多喝水,每天饮用水在1500~2000毫升左右,如果遇到出汗、腹泻等情况时,更要及时补充。
如果做了某种外科手术,需要长期卧床或某部位制动时,也一定要尽量活动其他的部位。例如,虽然大腿不能动,但小腿一定要活动,脚趾头一定要活动,能动的部位一定要活动。并且,需要服用抗凝药时,一定要按医嘱规律服用。
戒烟戒酒,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控制。
保护血管,预防静脉曲张。
总结:肺栓塞是指各种异物进入血液循环,阻塞肺动脉血管的的过程。最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常常由下肢深静脉形成的血栓脱落后,上行到肺脏,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而导致。肺栓塞常发生于久坐不动、长期卧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长期的炎症反应等情况下,症状以呼吸困难为最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