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不用愁四大方法效果好(淋巴水肿竟会危害终生)
淋巴水肿不用愁四大方法效果好(淋巴水肿竟会危害终生)测量时,可选择肘关节、肘关节以上5cm等位置,在两侧手臂测量后对比。图源自:摄图网一、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确诊淋巴水肿需要测定患侧与健侧手臂的周径差。一般认为患侧上肢周径比健侧上肢周径长<3cm为轻度水肿;3~5cm为中度水肿;>5cm为重度水肿[1]。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可见于腋窝区域接受放疗的患者,折磨着许多乳腺癌患者。
早期的淋巴水肿可表现为患侧上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严重的则可出现反复感染、动静脉管畸形、肢体变形,皮肤也会出现水疱、湿疹、溃疡等改变。
淋巴水肿可在术后短期内出现,也可出现在数月、数年后,一旦发生,如果没有合理地干预治疗,往往难以逆转,因此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一、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
确诊淋巴水肿需要测定患侧与健侧手臂的周径差。
一般认为患侧上肢周径比健侧上肢周径长<3cm为轻度水肿;3~5cm为中度水肿;>5cm为重度水肿[1]。
图源自:摄图网
测量时,可选择肘关节、肘关节以上5cm等位置,在两侧手臂测量后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仅有酸胀、疼痛症状,而尚无明显体积改变的患者,测量可能缺乏意义。
二、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
上肢淋巴水肿可见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或放疗的患者,与手术范围、放疗区域及放疗剂量,以及患者体质和年龄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肥胖、高龄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淋巴水肿,而感染、高温、损伤等因素,也可能促进淋巴水肿的发生。
图源自:摄图网
因此预防上肢淋巴水肿,除了预防淋巴液淤积,还要避免这些诱发因素[2-3]:
1. 佩戴弹力袖套
当乘坐飞机、长途旅行或者处于高海拔地区时,需要穿戴预防性弹力袖套。通过外力提供的压力,可帮助淋巴回流通道受损的患者完成淋巴回流。
2. 保持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肩关节功能,预防、减轻水肿。患者应该在术后早期,循序渐进地开始进行功能恢复锻炼。
图源自:摄图网
我们可以按下面的顺序开始逐步恢复上肢的功能锻炼:
① 术后1~2天:练习握拳、伸指、屈腕。
② 术后3~4天:前臂伸屈运动。
③ 术后5~7天:患侧的手摸对侧肩、同侧耳(可用健肢托患肢)。
④ 术后8~10天:练习肩关节逐渐抬高、伸直、屈曲至90°。
⑤ 术后10天后:肩关节进行爬墙及器械锻炼,一般应在1~2个月内使患侧肩关节功能达到术前或对侧同样的状态。
功能恢复锻炼,还可以这么做!
⋙做好这套康复操,预防淋巴水肿发生
3. 避免接触高温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患侧肢体接触高温,避免烫伤。患者需要避免热敷、高水温沐浴、蒸桑拿等,也要避免长时间强光暴晒。
4. 避免负重
避免提、拉过重的物品也很重要,尤其是术后1月内,尽量避免上肢负重。
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可逐渐增加肌肉活动,但仍要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也尽量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
图源自:摄图网
5. 避免上肢受压
受压会影响淋巴回流,因此在生活中要避免压迫上肢。
尽量避免测血压、穿紧身衣,睡觉时也不要选择患侧卧位,尽量选择平卧或健侧卧位,稍抬高患侧肢体手臂。
6. 预防感染
保持患侧皮肤清洁,定期清洗;避免患侧肢体的损伤,即便是抽血、输液等有创操作,也应该尽量避免。
使用刺激性洗涤剂时,也要戴好防护手套,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图源自:摄图网
三、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
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比较少用,一般只用于重度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
保守治疗相对更为常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人工淋巴引流:
通过轻柔按摩,沿着淋巴管方向,将淋巴液从淤积部位引流至正常循环,促进淋巴液的回流。
图源自:摄图网
2. 皮肤护理:
参考预防中的处理方式,要尤其注意皮肤褶皱部位、绷带包扎部位的清洁,避免出现感染。
3. 压力绷带治疗:
通过绷带包扎增加压力,减轻淋巴液在患侧上肢的淤积。一般来说,远心端包扎的压力要大于近心端。
图源自:摄图网
4.功能锻炼:
可参考预防中的锻炼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在运动时要规范地对上肢进行加压包扎,防止水分在组织间隙聚集的同时,运动状态也会增加淋巴管输送淋巴液的动力。
早预防、早干预,是上肢淋巴水肿的应对原则,我们要掌握预防方法,及时及早地做好预防,同时密切关注身体异常,将可能出现的上肢淋巴水肿扼杀在摇篮中。
参考资料:
[1]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2022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1):28.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1 31(10):87.
[3]蒋朝华.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21 17(6):5.简单好用的公众号效率工具。
END
往期回顾
#皮疹、干燥、瘙痒,肿瘤患者该如何应对皮肤症状?
#肿瘤患者发热的六个原因,千万不能忽视
#潮热跟随春天袭来,乳腺癌患者要如何应对?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