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依据不足(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危险度分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依据不足(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危险度分层)1、ET患者应进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吸烟史的筛查,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二) 治疗高危:年龄>60岁或存在ET相关血栓、出血或血小板>1500×109/L中危:年龄40-60岁,无高危因素低危:年龄<40岁,无高危因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经典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一种亚型;其主要特点是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旺盛。临床表现为血小板显著增多,常伴有出血及血栓形成。血栓及出血是ET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极少数ET患者疾病转化为骨髓纤维化或白血病。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依据不足(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危险度分层)(1)

目前,ET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治疗仍以羟基脲、阿那格雷、干扰素降低血小板数量以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为主。

ET治疗

(一) 危险度分层

高危:年龄>60岁或存在ET相关血栓、出血或血小板>1500×109/L

中危:年龄40-60岁,无高危因素

低危:年龄<40岁,无高危因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依据不足(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危险度分层)(2)

(二) 治疗

1、ET患者应进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吸烟史的筛查,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除非有禁忌症,所有ET患者应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3、治疗目的是使血小板数量恢复到正常。

4、高危组:进行减细胞治疗,治疗的一线方案为羟基脲 阿司匹林。年轻或怀孕患者选择干扰素治疗。

5、中低危组:在临床实验中或有症状的ET患者(进行性脾大,或严重的微血管症状,阿司匹林不能改善,或血小板数量增高所致不能控制的出血)进行减细胞治疗。

6、具有不能控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考虑减细胞治疗。

7、药物选择

年龄组 一线方案 二线方案

<40岁 干扰素 阿那格雷、羟基脲

40-75岁 羟基脲 阿那格雷、干扰素

>75岁 羟基脲 阿那格雷、马利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