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孩感冒发烧血常规能检查出原因(孩子发烧感冒时)

小孩感冒发烧血常规能检查出原因(孩子发烧感冒时)故事讲到这,你可能会觉得既然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都去杀敌了,那血里测到的应该低对不对?中性粒细胞在吞噬了太多细菌后自身也裂解了,然后大量的溶酶体把这些坏死组织都溶解掉了,于是形成了恶心的脓液,有时我们的脓鼻涕就这么来的。很多孩子感冒、发烧一到医院就会被查个血常规,医生常常会结合血常规的结果来判断孩子的病情,进而采取对应的治疗。但宝爸宝妈拿到血常规往往是看“天书”,虽然都是汉字,但还是不懂结果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血常规可以用来辅助判断孩子到底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自然不用抗生素,耐心靠免疫力恢复就可以了;如果是细菌感染就不能耽误,要及时用对应的抗生素治疗才行。其实不只是粗暴地吞掉细菌,中性粒细胞还会分泌出水解酶、杀菌蛋白等杀菌物质来强行消化。可惜在吞下一个又一个细菌后,中性粒细胞逐渐体力不支,终于在吞下第20个细菌时(一般吞噬3~20个细菌),中性粒细胞:嘭!炸了!

血常规简直是"天书"啊……



作者|嘟妈

来源|嘟嘟医生

(孩子的血常规会说话,可你会看吗?)

很多孩子感冒、发烧一到医院就会被查个血常规,医生常常会结合血常规的结果来判断孩子的病情,进而采取对应的治疗。但宝爸宝妈拿到血常规往往是看“天书”,虽然都是汉字,但还是不懂结果到底是什么意思?

小孩感冒发烧血常规能检查出原因(孩子发烧感冒时)(1)

其实血常规可以用来辅助判断孩子到底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自然不用抗生素,耐心靠免疫力恢复就可以了;如果是细菌感染就不能耽误,要及时用对应的抗生素治疗才行。

其实不只是粗暴地吞掉细菌,中性粒细胞还会分泌出水解酶、杀菌蛋白等杀菌物质来强行消化。可惜在吞下一个又一个细菌后,中性粒细胞逐渐体力不支,终于在吞下第20个细菌时(一般吞噬3~20个细菌),中性粒细胞:嘭!炸了!

中性粒细胞在吞噬了太多细菌后自身也裂解了,然后大量的溶酶体把这些坏死组织都溶解掉了,于是形成了恶心的脓液,有时我们的脓鼻涕就这么来的。

故事讲到这,你可能会觉得既然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都去杀敌了,那血里测到的应该低对不对?

不对

我们睿智的身体怎会没有储备军?当细菌入侵、炎症发生时,骨髓内储存的中性粒细胞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而使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从而有利于更多的中性粒细胞奔赴前线,要知道这些中性粒细胞是真勇士啊!它们从来都是一去不复返,一旦吞掉了足够多的细菌后就和它们同归于尽了!

所以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通常会升高,相应的白细胞总数也会升高。

2淋巴细胞与病毒的交战

如果遇上病毒,那中性粒细胞就搞不定了,这时白细胞大军里的淋巴细胞就会出场迎战了。

不过淋巴细胞不会主动牺牲,它在看到病毒后,会产生对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和病毒结合后,会直接把病毒破坏掉。同时淋巴细胞还会上报被感染的细胞,然后身体就会把这些已经被感染的细胞也杀掉,以免有病毒残留,永绝后患!

所以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只会轻度升高(因为不用总牺牲啊);并且,病毒这货还会抑制骨髓生成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所以中性粒细胞是大大减少的,整体来看白细胞总数也降低了。

所以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百分比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降低,白细胞总数降低。
3 小结(粗略分析)

这些数值变化(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多数时候都是正确的,所以孩子感冒、发烧时宝爸妈可以拿着血常规结果对比着看,当然一定还要结合临床表现。

白细胞总数升高了,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白细胞总数降低了,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

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一些特殊情况,就是白细胞和病菌的进阶战了。比如孩子高热不退,精神很差,血常规里白细胞总数极低,中性粒细胞也极低,这时却不一定是病毒感染,更可能是严重的细菌感染。

一方面是因为中性粒细胞很低时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另一方面是严重细菌感染时,大量中性粒细胞都奔赴前线牺牲了,而新的储备还没能及时产生。

这类情况敌人特殊,打法也特殊,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了。

一感冒发烧就要查血常规吗?

孩子感冒时,什么时候要查血常规和什么时候去看医生的原则是类似的:

  • 如果孩子太小,还不到3个月,发烧了就最好去看医生,做个血常规,查清楚病因,别耽误治疗。

  • 如果孩子3 个月以上,但用了退热药后反复发热,且体温越来越高,症状越来越严重,也最好去看医生,做个血常规查清楚。

  • 如果孩子3个月以上,虽然感冒发烧,但精神不错,能吃能玩能睡,可以再继续观察,对症护理。

C反应蛋白又是什么?

C反应蛋白是肝细胞产生的、在炎症和应激时急剧上升的蛋白,能帮忙发现和清除病原体,有抗炎的效果。

细菌感染时,C反应蛋白升高较为明显;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降低或者不升高,这个特点对大多儿童普通感冒发烧都适用。所以宝爸宝妈也可以通过看C反应蛋白再进一步看下孩子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就可以放心地不用抗生素了。

最后要提醒各位宝爸宝妈,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宝宝的病情复杂多样,有时医生仅凭血常规 孩子的临床表现也无法确定究竟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这时可能会详细询问病史、接种史、增加血沉、血培养等项目来综合判断哦。

参考资料:

1.UpToDate.Fever without a source in children 3 to 36 months of age.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fever-without-a-source-in-children-3-to-36-months-of-age?search=C reactive protein&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0~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0#H19 2017/11/07.

2.胡亚美.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3.朱大年 王庭槐. 生理学.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小孩感冒发烧血常规能检查出原因(孩子发烧感冒时)(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