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蛟河白石山风景区(吉林蛟河有个地名叫二秃顶子峰)
吉林蛟河白石山风景区(吉林蛟河有个地名叫二秃顶子峰)因为旅游投入,这里依托森林资源开发了好多景观。这里的主要资源景观有:原始森林背景下的红叶景观带、二秃顶的高山观光区、前进古城遗址、高山雾凇、石海、砬子沟瀑布群等。区域内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科研基地使公园具有强大的环境教育功能,这里也是国际性的林业科研交流中心。 这里的植被属于典型的长白山植物区系,植物学家把这个地方称为长白山植物基因库。共有植物923种,分属108科,404属,主要林分类型为天然针阔混交林,林下资源丰富、物种多样,盛产优质种苗、黑木耳、山野菜、红松籽、林蛙油等林副产品。来到蛟河,仿佛处处人间天堂。春看山花烂漫、夏季凉爽多雨、秋季红叶满山、冬季飞雪漫天。施业区内的最高峰叫“二秃子峰”,海拔1176米,第二高峰为“东大顶子”,海拔1149米。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98 %,具备长白山红松阔叶林顶级森林群落特点,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吉林省森林环境负氧离的最高区域之一。
这里是国内少有的原始森林腹地小镇,远离城市的喧闹与繁杂,是人们养生休闲的首选之地。
这个地方叫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简称吉林林业实验局,始建于1956年,其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956—1966蛟河县前进林场;1966-1980吉林省林校;1980—1999吉林林学院实验林场;1999至今为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是吉林省林业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承担着全省林业生态建设、教学研究、科技推广等试验示范任务。加挂“吉林威虎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林省林木种苗繁育推广示范中心”,直接管理吉林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
全局总经营面积 31823 公顷,森林总蓄积量467万立方米,职工 300多人。
这里的植被属于典型的长白山植物区系,植物学家把这个地方称为长白山植物基因库。共有植物923种,分属108科,404属,主要林分类型为天然针阔混交林,林下资源丰富、物种多样,盛产优质种苗、黑木耳、山野菜、红松籽、林蛙油等林副产品。
来到蛟河,仿佛处处人间天堂。春看山花烂漫、夏季凉爽多雨、秋季红叶满山、冬季飞雪漫天。
施业区内的最高峰叫“二秃子峰”,海拔1176米,第二高峰为“东大顶子”,海拔1149米。
因为旅游投入,这里依托森林资源开发了好多景观。这里的主要资源景观有:原始森林背景下的红叶景观带、二秃顶的高山观光区、前进古城遗址、高山雾凇、石海、砬子沟瀑布群等。区域内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科研基地使公园具有强大的环境教育功能,这里也是国际性的林业科研交流中心。
境内主要河流有嘎牙河、二道河至八道河等河流,流经蛟河注入松花江,是蛟河的重要发源地。
吉林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于2015年1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批复,由该局直接管理,公园面积6096.8公顷,区域内林木单位公顷蓄积量达210立方米,空气富氧离子含量平均值为2.4万个/立方厘米,有益植物精气含量丰富。
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体验基地也是全国第一批森林体验基地试点单位,将主要开展以木帮体验、丛林运动、采集活动、牧蜂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森林体验项目。
实验局发展森资源优势。森林公园内有近千公顷的原始森林,林相完整。三河林场,为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下属单位。位于前进乡东部,辖区有两个村屯,有农户360户,人口1297人,辖区总面积8521公顷,公益林面积7793.4公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水,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各种树木生长。内部设置机构:管护林班47个大班678个小班,公益林管护人员12人,下设一个管护站和一个稽查中队。
辖区共有七大沟系,面积最大的是马达沟。通官岭“辽金古城遗址”就位于此领域。三河林场担负着公益林管护、配合森防站完成春季森林鼠害防治工作。林政稽查、退耕还林管理、护林防火、封山禁牧等工作。配合科研宣教处完成中幼龄林抚育工作 [20]
前进林场成立于2012年4月9日,隶属于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位于吉林省蛟河市前进乡境内。东部与吉林省蛟河林业区实验局清茶馆及三河林场相接,西部与蛟河市太阳林场比邻,南部与白石山林业局相连,北部与上营森工局接壤。前进林场辖区内自然村屯4个,居民690户,常住人口2872人。
总经营面积8003公顷,共划分43个林班1480个小班,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5617.6公顷41个林班,有林地面积6046.9公顷,其中混交林面积4953.6公顷,纯林面积1093.3公顷。辖区属于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山脉,地势由周边向中部倾斜,形成半封闭式盆地,中部平坦良田沃土分布广泛。
发源实验局区域内的各大水系在此汇聚,经盆地西部出口最终汇入松花湖。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3.5度,平均降水700-800毫米,无霜期120-150天。辖区记录植物734种,其中木本植物149种,乔木40种,灌木或小乔木109种。野生动物马鹿、野猪、狍子、紫貂、水獭、鸳鸯等,药材野菜:野山参、刺五加、刺老芽、蕨菜等在境内均有分布。
清茶馆林场成立于2012年4月9日,位于吉林省蛟河市前进乡境内,为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下属单位。东部黄泥河林业局与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清茶馆及三河实验林场相接,西部上营森林经营局与蛟河市太阳林场比邻,南部前进林场与白石山林业局相连,北部黑龙江与上营森工局接壤。
辖区内自然村屯2个,平地沟村370户1110人,民主村182户506人,常住人口1616人。总经营面积11601公顷,共划分为68个林班1480个小班。有林地面积10622公顷,其中混交林面积10095公顷,纯林面积414公顷。辖区属于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山脉,地势由东北周边向西南倾斜,形成沟系。全年平均气温3.5,平均降水700-800毫米,无霜期120-150天。记录植物734种,其中木本植物149种,乔木40种,灌木或小乔木109种。野生动物马鹿、野猪、狍子、紫貂、水獭、鸳鸯等,药材野菜:野山参、刺五加、刺老芽、蕨菜等在境内均有分布。
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前进古城”是东北地区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古城遗址,是“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古塔西线驿路”是一条沿用了千年的古道,对研究辽金历史以及东北陆路交通史具有重要的价值。采集文化、木帮文化、传统建筑等林区文化习俗在这里依旧延续。
位于两省四市交界地带,自唐代以来便是进入黑龙江省东南部、吉林省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明显,是进入张广才岭的门户,林场的建设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优化张广才岭旅游线路的格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吉林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隶属于吉林省林业实验区国有林保护中心,位于蛟河市前进乡林校,处于吉、黑两省和蛟河市、舒兰市、五常市、敦化市4个县(市)的交界地带,以及由凤凰山、雪乡、镜泊湖、亚布力等景区构成的张广才岭旅游圈腹地,是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
吉林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深入挖掘、宣传当地传统文化,就象一股清流吸引着前来参观的人群驻足咨询。
吉林省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鲜明的地理优势、独特的原始森林、久远的古城遗址、浓厚的传统文化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公园确定的“打造张广才岭旅游门户”服务品牌经营战略将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品质,扩大景区影响力,提升亲和力。
宁静的休闲生态环境。位于林海边缘的林场小镇处于较封闭的生活状态之中,是国内少有的原始森林腹地小镇,远离城市的喧闹与繁杂,是人们养生休闲的首选之地。
(图片由中国林业航空摄影家协会主席冯晓光主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