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放大后才知道有多美(敢给王羲之兰亭序挑毛病)
王羲之兰亭序放大后才知道有多美(敢给王羲之兰亭序挑毛病)第5行最后一个字“水”,最后两笔丿㇏与竖勾交插在一起 套出一个小圆圈 像树干疤痕 不太好;这在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中不是这样的,估计是被两位名家摒弃了。冯承素神龙本归根结底,善学书者要会学会用,能将《兰亭序》的笔法和神采自然地“用”到作品中去,而对于有瑕疵的字,如不认可,干脆撇弃,这就是一种“活学活用”。前方高能!我们要挑瑕疵了!只能从冯承素神龙本《兰亭序》开刀了,谁让它是最好的呢?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千百年来受人顶礼膜拜,很少有人敢说《兰亭序》的不是,今天我们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挑他的毛病!当然,我们还是要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去胡说,不能没有根据的瞎说。
至少我们能确定,现存的冯承素《兰亭序》摹本肯定不是完美无瑕的!因为真迹已经被唐太宗带入陵墓了。即使最好的摹本也未必百分之百地忠实于原作 所以无从比较,很难断言。
作为一个“急就”的、“即兴”的草稿——《兰亭序》,是王羲之酒后兴致所至,在半酣后,边吟边写,来不及“摆布、设计”,当场挥洒,涂徐画画,顺其自然,一气呵成之作,难免有笔法上未到之处,不经意之处,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在我们学习《兰亭序》的时候,还是应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囫囵吞枣,生吞活咽,应当处处留心。不然,就算你再忠实地把《兰亭序》中的字模仿进自己的作品中,别人也会毫不客气地说你有“败笔”甚至于说“俗气”。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理会这种写法的出处。
归根结底,善学书者要会学会用,能将《兰亭序》的笔法和神采自然地“用”到作品中去,而对于有瑕疵的字,如不认可,干脆撇弃,这就是一种“活学活用”。
前方高能!我们要挑瑕疵了!
只能从冯承素神龙本《兰亭序》开刀了,谁让它是最好的呢?
冯承素神龙本
第5行最后一个字“水”,最后两笔丿㇏与竖勾交插在一起 套出一个小圆圈 像树干疤痕 不太好;这在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中不是这样的,估计是被两位名家摒弃了。
褚遂良临本
虞世南临本
第4行的“茂”字、左下方笔画套出的小圈,也不太好,这在虞世南、褚遂良临本中也被舍弃。
冯承素神龙本
褚遂良临本
虞世南临本
第7行的“畅”字,申字旁的一竖,下笔时多一个向右偏斜的迂回、似乎没有什么道理,猜测有可能是先要写“叙”的第一笔,马上意识到应写“畅”字,及时刹车改笔 最后将留下的撇的“落笔”接在畅字的这一竖上,这可能是添改的痕迹,并不是技法问题,所以在虞世南、褚遂良临本中也被舍弃。
冯承素神龙本
褚遂良临本
虞世南临本
第14行最后一字“欣”,欠字旁最后一捺很有气势、但“波脚”的跳动太大,不太好,在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中也被舍弃。
冯承素神龙本
褚遂良临本
虞世南临本
由此可以知道,我们在临摹学习的过程中,要学其笔法、取其神采,而不是全盘接受,好的、不好的都去学,这就是“去粗存精”之处。以上都是个人粗鄙的看法,网友们还可以继续为《兰亭序》挑挑瑕疵,其实这并不影响它神一般的存在,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