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治疗推拿步骤(落枕的推拿治疗)
落枕治疗推拿步骤(落枕的推拿治疗)2.风寒湿邪侵袭 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肌肉保护性痉挛,或两侧肌张力不对称,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1.肌肉扭伤 因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或睡卧姿势不良,枕头过度偏转等因素,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引起颈部一侧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而发生静力性损伤,损伤往往以累及一侧软组织为主,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局部疼痛不适,活动明显受限等。4.项筋膜 项筋膜位于浅筋膜及颈阔肌的深面,各处厚薄不一,围绕颈项部的肌肉、器官,并在血管和神经周围形成纤维鞘,以维护其完整性而起保护作用。【病因病机】落枕多因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睡卧姿势不良,头枕过度偏转;风寒湿邪侵袭及颈部外伤所致。
落枕
落枕又称“失枕”,是指晨起出现颈部酸胀、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若经常性落枕,系颈椎病前期症状。本病为颈项部常见病证,轻者数日可自愈,重者疼痛剧烈,甚至迁延数周不愈,影响工作和生活。本病属中医学“项筋急”范畴。
【应用解剖】
颈部可做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左、右侧屈及环旋7个方向的运动,这些运动依赖于肌肉完成。颈部的肌群包括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半棘肌、肩胛提肌等,以脊柱为中轴呈对称性配布,主司头和颈肩部各种运动。本病主要与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关系密切。
1.斜角肌 斜角肌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组成,由颈5、6脊神经前支支配。前斜角肌起于第3颈椎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1肋骨上缘内侧;中斜角肌起于第2颈椎至第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1肋骨上缘外侧;后斜角肌起于第5颈椎至第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2肋骨侧面。中斜角肌参与颈椎侧屈、侧旋和前屈运动。
4.项筋膜 项筋膜位于浅筋膜及颈阔肌的深面,各处厚薄不一,围绕颈项部的肌肉、器官,并在血管和神经周围形成纤维鞘,以维护其完整性而起保护作用。
【病因病机】
落枕多因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睡卧姿势不良,头枕过度偏转;风寒湿邪侵袭及颈部外伤所致。
1.肌肉扭伤 因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或睡卧姿势不良,枕头过度偏转等因素,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引起颈部一侧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而发生静力性损伤,损伤往往以累及一侧软组织为主,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局部疼痛不适,活动明显受限等。
2.风寒湿邪侵袭 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肌肉保护性痉挛,或两侧肌张力不对称,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
3.颈部外伤 某种原因突然头颈扭闪,肌肉无准备地强烈收缩或被牵拉,导致颈肌纤维或韧带等组织发生损伤;或汽车行驶途中突然急刹车而致颈椎快速前后摆动造成损伤;或素有颈肩部筋伤,稍感风寒或睡姿不良,即可引发“落枕”。
中医认为,素体虚弱,缺乏筋肉锻炼,气血不足,循行不畅,筋肉舒缩活动失调,或夜寐颈项部外露,复遭风寒侵袭,致使经络不舒,气血凝滞,筋络痹阻,僵凝疼痛而发病。《伤科汇纂·旋台骨》有“因挫闪及失枕项强痛者”的记载,因此,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或经常低头工作,颈肌慢性劳损,致使颈部筋肌扭伤、痉挛,也是导致本病的原因之一。
【诊断】
1.症状
(1)诱因 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如睡眠时颈部处于某一体位时间过久,或颈部受风寒等。
(2)疼痛 颈项部疼痛,一般多偏于患侧,头常歪向患侧,疼痛向患肩、项背部牵掣放散。颈部不能自由旋转后顾,侧向视物时常连同身体同时转动。
(3)活动受限 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主动、被动活动均受牵掣,动则症状加重。
2.体征
(1)肌痉挛 患侧颈部肌肉痉挛紧张,触之呈条状或块状,常可累及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或肩胛提肌。
(2)压痛点 若在胸锁乳突肌处有肌张力增高感和压痛者,为胸锁乳突肌痉挛;在锁骨外1/3处(肩井穴)或肩胛骨内侧缘有肌紧张感和压痛者,为斜方肌、斜角肌痉挛;在上三个颈椎棘突旁和同侧肩胛骨内上角处有肌紧张感和压痛者,为肩胛提肌痉挛。
(3)活动受限 以颈部左、右旋转运动受限最明显,甚至要转动身体才能看清两侧的情况,严重时各方向活动均受影响。
(4)其他 颈部各项试验检查无神经根性受压症状。
3.辅助检查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但少数患者可有颈椎生理弧度异常、椎体轻度增生等。
【鉴别诊断】
1.颈椎小关节紊乱症 颈椎小关节紊乱症表现为起病急,颈项强直,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触诊可有病变颈椎棘突一侧隆起或偏歪。X线检查可有生理弧度变直,椎体可侧方移位,侧位片显示双边影。
2.颈项部肌筋膜炎 颈肩部广泛疼痛、酸胀,肌肉僵硬板滞,或有沉重感、麻木感,后伸活动受限明显。皮下可触及变性的肌筋膜及纤维小结,有筋膜摩擦音,X线检查可见颈椎侧弯,棘突偏离中线,椎间隙左右不等宽等。
3.寰枢关节半脱位 寰枕段疼痛、僵直,活动受限,颈椎张口位片可见寰枢关节间隙改变,或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的间隙不对称,或一侧间隙消失等。
【治疗】
1.治疗原则 舒筋活血,温经通络,解痉止痛。
2.手法 一指禅推法、法、按法、揉法、拿法、弹拨法、拔伸法、扳法、擦法等。
3.取穴与部位 落枕穴、风池、天柱、天宗、颈夹脊、肩外俞、阿是穴等及受累部位。
4.操作
(1)患者取端坐位,医者立于患者患侧,先在患侧颈项及肩部用轻柔小鱼际法治疗,同时配合头部轻缓的屈伸和旋转活动,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然后提拿颈项及肩部,并弹拨紧张的肌肉,手法力度宜轻,使颈部痉挛的肌肉逐渐放松,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活血。
(2)继上势,医者用拇指或中指按揉落枕穴、风池、天柱、天宗、颈夹脊、肩外俞、阿是穴等,以酸胀为度,时间约5分钟,以激发经气,温经通络。
(3)继上势,医者根据压痛点及肌痉挛部位,分别在痉挛肌肉的起止点及肌腹部用按揉法、捏拿法、弹拨法操作,时间约3分钟,以解痉止痛。
(4)继上势,做拔伸摇颈法操作。嘱患者自然放松颈项部肌肉,医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一手托住后枕部,两手同时用力向上牵拉拔伸片刻,边做拔伸,边做颈部前屈、后伸动作数次,再缓慢左右摇颈10~15次,以通络解痉。
(5)继上势,做旋转提颈法操作。对颈椎后关节有侧偏、压痛者,在颈部微前屈的状态下,医者以一手拇指按于压痛点处,另一手托住其下颌部,做向患侧的旋转至有一定阻力时,向上提升颈椎,以整复后关节错缝。手法要稳而快,切忌暴力蛮劲,以防发生意外。
(6)继上势,医者在患部沿肌纤维方向做擦法、摩肩手法后,再轻轻拍打、叩击肩背部数次。
【注意事项】
1.本病以睡醒后出现颈部酸胀、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为诊断要点。
2.颈部活动功能受限涉及主动肌收缩不能和拮抗肌拮抗两个方面,推拿治疗时既要考虑主动肌因素,又要考虑拮抗肌因素,须两者兼顾。
3.对反复落枕,或落枕一周症状未明显改善者,须做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4.注意颈项部的保暖,选择合适的枕头,纠正不良睡姿,是防止落枕的有效措施。
【疗效评定】
1.治愈 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2.好转 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活动改善。
3.未愈 症状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