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得了渐冻症(有意识但是身体却动不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得了渐冻症(有意识但是身体却动不了)本病大多为散发,部分患者有家族史,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常见的致病基因是铜(锌)超氧化酶。遗传因素有学者认为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关。金属元素有学者认为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与某些金属中毒或某些元素缺乏有关。环境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增异可能是某些地区肌萎缩侧索硬化地理性高发病率的原因。
近日,《2021,我的21岁》的视频彻底刷爆了全网,人民日报也对此进行了转发。究竟是什么样的视频值得大家争相转发呢!原来是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大三学生,21岁的张同学将一年来照顾渐冻症妈妈的日常拍成了视频,让众多网友感动不已。在妈妈患病后,张同学和妈妈都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是积极的生活,过好每一天。当渐冻症没有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可能不以为然,但是当它发生了,我们也应该及时关注,尽早预防。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渐冻人症,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大脑、脑干、脊髓),又影响到下运动神经元(颅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的混合性瘫痪。这是一种十分残忍的疾病,患者最后全身只有眼球能动,看着自己的身体不断衰退直至死亡,却又无力改变,心理所需承受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目前有多种假说,但是确切的致病机制迄今未明,目前较为集中的认识是本病的发生与感染和免疫因素、金属元素、遗传因素等有关系。
感染和免疫因素
有学者认为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关。
金属元素
有学者认为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与某些金属中毒或某些元素缺乏有关。环境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增异可能是某些地区肌萎缩侧索硬化地理性高发病率的原因。
遗传因素
本病大多为散发,部分患者有家族史,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常见的致病基因是铜(锌)超氧化酶。
营养障碍
报道称胃切除后发生肌萎缩侧索硬化,提示营养障碍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
神经递质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兴奋性氨基酸(主要是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渐冻症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导致患者经常会忽视该病的发展。发病早期一般是肢体无力伴肌肉萎缩,多从一侧肢体起病,再发展至对侧,也可双侧同时出现症状。首发症状常为手指活动不灵活和无力,手指活动僵硬,手拿不稳笔,穿衣服时不能顺利解开纽扣等,随之出现手部肌肉萎缩,逐渐向手臂、肩膀甚至是躯干、下肢发展。萎缩的肌肉常常伴有肌肉跳动。也可能先出现腿部无力导致走路不稳,上楼梯有点吃力,腿部肌肉萎缩,然后逐渐出现吃饭吞咽困难,说话时口齿不清。也有一些患者早期就出现言语不清,进食吞咽困难,四肢无力肌肉萎缩不明显。
1.早期病人应坚持工作,进行简单锻炼,但应避免过于激烈的活动、高强度的锻炼以及过于积极的物理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2.因肌肉萎缩影响日常活动的患者,应及早使用保护及辅助器械,防止受伤和保持适当的活动量,做些按摩。
3.若延髓肌受累,吞咽稍困难者宜进食半固体食物,以免呛咳。
4.注意口腔卫生,防止食物残渣留存。
5.注意营养,饮食宜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摄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
6.平时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