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晒干后直接泡水有毒吗(泡水喝治病不靠谱)
银杏叶晒干后直接泡水有毒吗(泡水喝治病不靠谱)初冬时节,贵阳的许多小区和路边的银杏叶随处可见,很多人把满地的银杏叶看作一幅美景拍照发朋友圈,但是也有一些老人认为银杏叶是一种良药,把它们捡回家泡水喝,说能治病。出诊地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及中医教研室主任,贵州医科大学骨干教师,第四批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第三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有较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及较强的科研能力,临床疗效突出。在省级以上杂志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核心期刊7篇,国家“十二五”规划本科教材《中医学》副主编,主持参与省科技厅、省卫计委课题多项。研究方向:恶性肿瘤及放化疗后的中医治疗。出诊时间:每周一、周四上午
(银杏叶。)
指导专家:谢甦
(谢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及中医教研室主任,贵州医科大学骨干教师,第四批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第三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有较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及较强的科研能力,临床疗效突出。在省级以上杂志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核心期刊7篇,国家“十二五”规划本科教材《中医学》副主编,主持参与省科技厅、省卫计委课题多项。研究方向:恶性肿瘤及放化疗后的中医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
初冬时节,贵阳的许多小区和路边的银杏叶随处可见,很多人把满地的银杏叶看作一幅美景拍照发朋友圈,但是也有一些老人认为银杏叶是一种良药,把它们捡回家泡水喝,说能治病。
昨日,家住贵阳市观山湖区某小区的市民史先生致电本报记者:“我母亲最近总是把路边的银杏叶捡回去直接泡水喝,她说可以降血脂。但是谁知道这银杏叶泡水喝到底能不能治病呀?”。
其实,不只是史先生家有这样的情况。记者在贵阳几个种植了银杏树的小区走访发现,的确有部分老人会捡拾地上的银杏叶,讯问后发现都是用来泡水喝。这样直接从银杏树上捡拾的银杏叶,是否真的具有药用价值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及中医教研室主任谢甦。
谢主任向记者介绍。银杏树两亿多年前就生长在地球上了,是全球最古老的树种之一。200多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后,只在我国还存活有一部分银杏树,是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树种,有“活化石”的美称。银杏树是优美的风景树,银杏果和银杏叶又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其中,银杏果又叫“白果”,在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加蒸煮后烘干,取白色种仁入药。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毒,归肺经,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病症。此外 将生品捣烂涂敷 可用于手足皲裂、酒齄鼻、头面和手部癣疮等。白果作为常用中药品种 具有药食同功的特点。
而银杏叶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药,银杏叶含有内酯和黄酮两大类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证明,内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抗血栓形成;能扩张血管,增强血液流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还能改善脑血液循环、脑部营养及记忆功能,促进脑细胞代谢,保护神经元和脑组织免遭缺血及缺氧损伤。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延长细胞寿命,延缓心、脑血管老化。
正因如此,银杏叶被开发加工成各种制剂(片剂、口服液、胶囊、注射剂等),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以及保健抗衰老等。
既然银杏叶确有这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把银杏叶捡回家泡水喝?其实,把银杏叶捡回家直接泡水喝,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原因是银杏叶除了含有内酯和黄酮两大类有效成分外,还含有白果酸、氢氰酸等有毒成分。内酯、黄酮等活性成分很难溶于水,需要经过提取才能发挥药用功效,有毒的白果酸、氢氰酸等水溶性却较高。直接用银杏叶泡茶喝,不但无效,可能喝的还是有毒成分,严重的可引起阵发性痉挛、神经麻痹、过敏等。所以不建议大家直接捡拾银杏叶来保健。
在此,谢主任特别提醒广大市民,不要盲目相信偏方,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市民如果有需要最好到医院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银杏类制剂。
小验方:
1、银杏膏:用白果、细茶叶、胡桃仁各120克。细茶叶微炒、研细末,白果、胡桃仁捣烂 加蜂蜜250克 于锅内煎炼成膏,每次服1茶匙 每日2~3次。可治久咳;也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稠,喘息,肺气不足者。
2、白果炖乌鸡:白果、莲子、糯米各15克 胡椒5克 净乌骨鸡1只。将白果、莲子等4物共研为末 放入净乌骨鸡腹中 以线缚定;加水和生姜、食盐少许;用小火炖至熟烂。分3~4次食。治妇女脾肾两虚 带下质清稀量多者。
3、煨白果:白果14个,煨熟或煮熟,一日分2次食。治小便频数或遗尿。
4、煲汤、煮粥:将去壳去膜的白果,直接与鸡、鸭、排骨、猪肚等一起煲汤,或与大米、糯米一起煮粥即可。秋冬季食用,有较好的补肺敛气,止咳平喘的效果。
使用注意:白果入药用量较小,每日6~10克;煮熟或炖汤食则稍多 但以25克以内为宜。其有小毒 不宜生食、尤其不可过量服食。为避免中毒 在食用白果时应去种皮,胚芽,煮熟透后才可食用。白果中毒潜伏期1~12小时 可见呕吐、腹泻、头痛、恐惧、惊叫、抽搐、昏迷等 甚至可以致死。(文图/本报记者 罗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