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通过胃镜很容易发现吗(胃癌发现时已到晚期)
胃癌早期通过胃镜很容易发现吗(胃癌发现时已到晚期)传统胃镜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舒适感强烈,这也是众多患者不愿意进行胃镜检查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有一种“磁控胶囊胃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胶囊胃镜。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刘昶荣 摄令狐恩强建议,胃癌高发人群要定期做胃镜检查。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高发人群包括:年龄大于40岁人群,上海、江苏、甘肃等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患者,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喜食高盐、烧烤、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的人群。媒体人是胃病患者比较集中的群体。12月6日,由中国报业协会、《健康时报》社联合主办,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支持的“关爱中国胃”——呵护媒体人胃健康公益讲堂北京站活动中,中国报业协会范海波主任表示,“2017年,《媒体人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1%的媒体人饮食不规律,另外,11%的媒体人长期服用的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如果把人体比作汽车,胃就是油箱,一个人走完一生,胃很重要。”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委令狐恩强在的一场讲座中谈到“关爱中国胃”时如是说。“现在有太多的养胃方式,北方人爱喝粥,广东人爱煲汤,其实人类说到底是杂食动物,胃功能也会用进废退,中国人应该恢复自己的‘野生’胃,不要吃得过软、过精,吃东西也不能纯素,要荤素搭配、软硬兼顾”。
令狐恩强表示,绝大多数人胃不舒服是不去医院的,因为觉得司空见惯了,“每次都不要命,等要命的时候就晚了。”他介绍,我国超过90%的胃癌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只有不到10%的胃癌患者会在早期发现,而早期发现的胃癌在内镜下即可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大于90%,而晚期胃癌目前则需要手术和放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晚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小于10%。
《中国恶性肿瘤统计结果(2015)》显示:中国男性胃癌发病率为19%,死亡率为18.7%,均仅次于肺癌,位列男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二;中国女性胃癌发病率11.3%,位列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三,死亡率15.8%,位列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二。
关于我国胃病的第一危险因素,令狐恩强认为是幽门螺杆菌,我国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感染率达到60%左右,但是这只能说是整体情况,具体到每个人还会有个体的差异。此外三餐不规律、长期在外就餐、工作压力等也是引起胃病的高危因素。
令狐恩强建议,胃癌高发人群要定期做胃镜检查。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高发人群包括:年龄大于40岁人群,上海、江苏、甘肃等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患者,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喜食高盐、烧烤、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的人群。
媒体人是胃病患者比较集中的群体。12月6日,由中国报业协会、《健康时报》社联合主办,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支持的“关爱中国胃”——呵护媒体人胃健康公益讲堂北京站活动中,中国报业协会范海波主任表示,“2017年,《媒体人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1%的媒体人饮食不规律,另外,11%的媒体人长期服用的药物中就少不了胃药,媒体人胃健康形势严峻。”
令狐恩强表示,不管是媒体人还是其他人群,即使是没有胃部不适症状的人,在35-40岁阶段就应该进行第一次胃镜、大肠镜检查,若是胃部有病变,应做到每半年到1年复查一次。
胶囊胃镜。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刘昶荣 摄
传统胃镜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舒适感强烈,这也是众多患者不愿意进行胃镜检查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有一种“磁控胶囊胃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同我们平时服用胶囊药物一样,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只要在检查时喝水吞服下去即可,仅需15分钟就可以轻松完成胃镜检查。而且过程无痛、无创,无需麻醉,胶囊在一次性使用后随肠道蠕动排出体外,避免了交叉感染。
健康中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