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磁共振显示有稍长t1信号(颅内T1高信号病变之)
垂体磁共振显示有稍长t1信号(颅内T1高信号病变之)
病例及相关资料展示:
男,50岁,步态异常和尿失禁。
行颅脑MRI平扫 增强扫描






最后诊断:

Colloid cyst of the third ventricle
MRI表现:
-
Monro孔水平类圆形异常信号灶
-
在T2WI上呈低信号,T1W上呈高信号
-
无弥散受限,无强化
-
病变导致Monro孔阻塞,侧脑室明显扩张
颅内胶样囊肿
又称为脑上旁突体囊肿或线粒体囊肿、室间孔囊肿。是一种罕见的脑内良性肿瘤,起源于胚胎内胚层。
胶样囊肿形成后,会积累粘液性分泌物,并伴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在影像学上具有特异性的表现。胶样囊肿与其他类型的肠源性囊肿如神经管原肠囊肿、Rathke 囊肿表现类似。
男女发病率无差异。30~40 岁多见。约 8%的病例为儿童。胶样囊肿占脑室肿瘤的 15%~20%,脑内肿瘤的2%左右。
约99%的胶样囊肿发生于孟氏孔旁。其余约 1% 的胶样囊肿发生于侧脑室、第四脑室、小脑、鞍区、透明隔、甚至脑外。直径约 3~40mm不等。且大小与预后无关,即使很小的病灶也可以导致急性脑积水和死亡。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50%~60%),少见如恶心,呕吐,视觉变化和行走困难。约 40%~50% 的患者为偶然发现,并无任何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例,约 90%的病例,病变大小稳定,不会增大,但约10%的病灶会继续增大。
最严重的并发症为病灶阻塞孟氏孔,导致急性阻塞性脑积水、脑疝和死亡。
影像学表现:
CT:
-
平扫时,2/3的病例表现为高密度,剩余为等/低密度。
-
增强CT多无强化,但罕见可有环状强化。
MRI:
-
T1WI上,2/3的病例为高信号,其余为等信号。
-
T2WI上,大部分为类似于脑实质的等信号。
-
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
FLAIR上信号不降低,弥散不受限。






孟氏孔区肿物鉴别诊断
(儿童、成人)
Pediatric
-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脉络丛乳头状瘤
-
adamantinomatous craniopharyngioma 牙釉质型颅咽管瘤
-
germinoma 生殖细胞瘤
-
glioma 胶质瘤
-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
-
neurofibromatosis 神经纤维瘤病
-
pilocytic astrocytoma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
central neurocytoma 中枢神经细胞瘤
Adult
-
aneurysm 动脉瘤
-
colloid cyst 胶样囊肿
-
cysticercus cyst 囊尾蚴囊肿
-
ependymal cyst 室管膜囊肿
-
glioma 胶质瘤
-
lymphoma 淋巴瘤
-
meningioma 脑膜瘤
-
metastasis 转移瘤
-
pituitary adenoma 垂体瘤
来源:熊猫放射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