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挤鼻头炎症扩散至颅内:烂鼻头 后颅内感染 但面对死亡率98

挤鼻头炎症扩散至颅内:烂鼻头 后颅内感染 但面对死亡率98图1. 头颅MRI增强2019年6月2日,阿文求医到华山医院,先来到急诊,做了头颅MRI示:大脑额叶、颞叶多发病变灶伴有脑膜异常强化。做了腰穿,脑脊液检查见:WBC 488*10^6/L,多个核4%,单个核96%,RBC 216*10^6/L,葡萄糖 2.1mmol/L,氯 108 mmol/L,蛋白 4705mg/L。并将脑脊液送检病原学检测及二代测序检查。当时予以美罗培南 利奈唑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15岁的阿文生活在贵州,不仅身体健康,还是个游泳好手,每到夏天就和小伙伴们相约到当地池塘里游泳。但就在2019年5月23日,往日能蹦能跳的阿文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9℃,家里人立刻背上阿文去到了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住院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治疗一周后,阿文非但没有好转,还逐渐出现发冷、嗜睡,幻觉,尿失禁和昏迷,查头颅CT见:颅内额叶和枕叶多个病变灶(原片

来源|华山感染

病例原作者|艾静文 虞胜镭 毛日成 陈澍

病例编写|刘璐 李发红

原题|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少年


15岁的阿文生活在贵州,不仅身体健康,还是个游泳好手,每到夏天就和小伙伴们相约到当地池塘里游泳。

但就在2019年5月23日,往日能蹦能跳的阿文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9℃,家里人立刻背上阿文去到了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住院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

治疗一周后,阿文非但没有好转,还逐渐出现发冷、嗜睡,幻觉,尿失禁和昏迷,查头颅CT见:颅内额叶和枕叶多个病变灶(原片未见)。考虑到阿文症状明显加重,但病因仍不明,病情危急,当地医院建议阿文尽快转至外院治疗。

2019年6月2日,阿文求医到华山医院,先来到急诊,做了头颅MRI示:大脑额叶、颞叶多发病变灶伴有脑膜异常强化。做了腰穿,脑脊液检查见:WBC 488*10^6/L,多个核4%,单个核96%,RBC 216*10^6/L,葡萄糖 2.1mmol/L,氯 108 mmol/L,蛋白 4705mg/L。并将脑脊液送检病原学检测及二代测序检查。当时予以美罗培南 利奈唑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挤鼻头炎症扩散至颅内:烂鼻头 后颅内感染 但面对死亡率98(1)

图1. 头颅MRI增强

抗细菌治疗后,阿文神志仍无明显好转,6月3日收入华山医院感染科陈澍教授、毛日成医生组中继续诊治。

结合病史和检查,陈教授和毛医生初步考虑阿文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但病原目前尚不能确定。常见感染性疾病包括化脓性脑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等。阿文头颅MRI可见明显的环形增强灶,脑脊液提示WBC增高、蛋白水平升高,糖和氯的水平轻度下降,病程进展较快,考虑化脓性脑炎不能排除。但证据不充分,且有一定程度的反证据,比如白细胞比例以淋巴细胞为主,强化抗细菌治疗效果不佳。

附:入院后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WBC 5.47*10^9/L,RBC 3.36*10^12/L,Hb 98g/L,PLT 284*10^9/L;

炎症相关指标:CRP <1mg/L,铁蛋白 144ng/ml,ESR 10mm/h,PCT 0.3ng/ml;

脑脊液各项检测:葡萄糖 2.1mmol/L,蛋白 4705mg/L,WBC 488*10^6/L,RBC 216*10^6/L;

其他:血液培养、脑脊液培养,血液T-SPOT,脑脊液T-SPOT,人免疫缺陷病毒(HIV),RPP均呈阴性。

抗菌超强组合的“美罗培南 利奈唑胺”方案疗效甚微,接下来怎么办?首先得明确阿文是不是化脓性脑炎,换而言之,阿文的治疗关键是明确究竟是什么导致的脑炎。

陈教授和毛医生再次回溯阿文的疾病过程:入院体格检查时医生注意到阿文鼻部粘膜可见陈旧性皮损,追问病史,得知阿文6个月前鼻头长痘,自行挠破后鼻区域曾出现大片红色斑块,并在接下来的几周内逐渐进展。于当地医院行鼻部皮肤活检示PSA和耐酸染色阴性,真菌培养阴性,显微镜下观察未见明显异常。当地医生诊断为“感染性肉芽肿”。给予每天伊曲康唑0.2g ivgtt qd治疗,病灶逐渐缩小,但仍有反复鼻出血。

我们知道面部的“危险三角”区的感染可播散至中枢导致颅内感染,阿文的颅内病灶和当初“烂鼻头”有没有关系呢?

挤鼻头炎症扩散至颅内:烂鼻头 后颅内感染 但面对死亡率98(2)

谜底在三日后揭开,阿文的脑脊液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显示:阿文脑脊液中检测到150条B.mandrillaris序列片段,相对丰度为87.13%。

这个名字对于临床医生也相对陌生的病原,叫做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

挤鼻头炎症扩散至颅内:烂鼻头 后颅内感染 但面对死亡率98(3)

脑脊液二代测序结果

要知道,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常发生在患者出现皮损后,特别是面部。为了进一步确认,取阿文少量鼻组织行PCR检查和显微镜下观察:鼻部皮肤组织B.mandrillaris PCR阳性,显微镜下见阿米巴包囊。

挤鼻头炎症扩散至颅内:烂鼻头 后颅内感染 但面对死亡率98(4)

鼻组织显微镜下病理图(左)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PCR电泳图(右)

至此,诊断算是尘埃落定。阿文确诊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且考虑为既往鼻部皮肤破损后入侵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然而,难关一重接一重,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治疗在当今医疗界仍是一个难题。该病的总体预后很差,死亡率高达98%,全球仅报道了很少成功治疗的案例。并且所有成功治疗案例均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包括喷他脒,磺胺嘧啶,米替福新,吩噻嗪化合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苯达唑,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等。由于成功治疗的患者数目非常有限,目前尚未建立标准的治疗方案。

鉴于我国没有喷他脒和米替福新的药物储备,予阿文两性霉素B 15mg ivgtt qd 氟康唑 200mg ivgtt qd 磺胺甲恶唑800mg po tid 阿奇霉素0.5g ivgtt qd 氟胞嘧啶1.5g po qid抗感染治疗,阿文症状仍未缓解,反而极速进展。

6月9日,阿文进展为深度昏迷,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回顾分析

本病例为青年男性,生于贵州,平素经常于家乡河塘中游泳,2018年12月出现鼻部破损,组织病理提示肉芽肿性病变。2019年6月2日因“发热伴意识障碍一周”入院,脑脊液二代测序提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经鼻组织PCR及组织病理进一步确诊。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首次在1990年被发现,被感染者是一只怀孕的母狒狒,最后死于该病原体引起的脑膜脑炎。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常发生在患者出现皮损后,特别是面部。阿米巴侵入血液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免疫受损人群更易感染,但对健康人群也存在潜在危害。

在本病例中,阿文虽无已知免疫缺陷,但既往有鼻部破损病史,鼻部组织活检考虑感染性肉芽肿,鼻部皮损逐渐愈合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这一过程是符合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的感染途径的。

该病尚未建立标准的治疗方案,总体预后差,死亡率高达98%。在该案例中,由于无喷他脒和米替福新治疗该病,最终给予阿文抗真菌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磺胺甲恶唑的联合治疗。但可惜的是,没有能够挽救回阿文的生命。

#超能健康团##健康科普排位赛##医师报超能团#

免责声明:转载本文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请与小编联系进行处理。

我们对所转载文中的观点保持中立,所载内容不作为治疗依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