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敢为何刺杀卫青(李敢将卫青打得鼻青脸肿)

李敢为何刺杀卫青(李敢将卫青打得鼻青脸肿)为亲寻仇私斗,在汉武帝时期,政策一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霍去病要和李敢决斗,就是要为舅舅卫青报仇。汉武帝时期的祖先们,民风史上最彪悍。长期和匈奴血拼,不彪悍活不下。加上汉武帝对匈奴采取反击姿态,也激励了民风彪悍。李敢知道霍去病为什么要跟他决斗,他只能赌自己不接受,以他的身份地位,霍去病应该不敢杀他,最多打他一顿。想清楚这一点,李敢在马上对霍去病躬身一揖,“属下不敢。”然后赶快策马躲避。霍去病要决斗,哪容你躲开。想避开公平决斗,就不要怪霍去病坏规矩。望着匆忙离开的李敢,霍去病抽弓搭箭,从背后一箭射死了他。

李敢为何刺杀卫青(李敢将卫青打得鼻青脸肿)(1)

公元前118年,发生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供后人津津乐道的大事件——霍去病射杀了飞将军李广的儿子,李敢。

那天,霍去病策马拦住李敢,对李敢大喊道:“李敢!我要和你决斗!”

这一嗓子,差点让李敢从马上栽下来。李敢确实很勇敢,连汉军大帅卫青都敢打。不过他再“敢”,也敢不过霍去病。

霍去病是敢捅破天的人,又是他的顶头上司,对他一施威压,就能让他瑟瑟发抖。

李敢知道霍去病为什么要跟他决斗,他只能赌自己不接受,以他的身份地位,霍去病应该不敢杀他,最多打他一顿。

想清楚这一点,李敢在马上对霍去病躬身一揖,“属下不敢。”然后赶快策马躲避。

霍去病要决斗,哪容你躲开。想避开公平决斗,就不要怪霍去病坏规矩。望着匆忙离开的李敢,霍去病抽弓搭箭,从背后一箭射死了他。

汉武帝时期的祖先们,民风史上最彪悍。长期和匈奴血拼,不彪悍活不下。加上汉武帝对匈奴采取反击姿态,也激励了民风彪悍。

为亲寻仇私斗,在汉武帝时期,政策一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霍去病要和李敢决斗,就是要为舅舅卫青报仇。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倾举国之力,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人,对匈奴发起漠北大战。

李敢父亲“飞将军”李广,在卫青的队伍,李敢在霍去病的队伍。

两支军队都取得大胜,然而,李广在战后自刎了。

本来汉武帝想着李广年迈,不让他出征,李广却觉得他一生从来没有和匈奴大规模对阵,空有“飞将军”的虚名,晚年总算遇到这样的机会,他无论如何不能错过,错过了没有下一次,他只能抱憾而终。

汉武帝无奈,只好同意李广出征,还同意他的要求,让他做前锋将军。

不过汉武帝私下告诉卫青:“李广这个人运气不好,不要让他当主力,免得影响大战,抓不住匈奴的单于。”

于是李广一报到,卫青就把李广调离主力,让他和赵食其,一起率领东路的策应部队,

茫茫大漠中,东路部队迷路了。主力进攻匈奴单于,已经把单于铁骑击溃,但东路策应的部队没有及时赶到包饺子,让单于带着残兵侥幸逃脱。

单于不除后患无穷,卫青要对汉武帝有交待,就让人来问李广迷路的原因,好向汉武帝汇报。

李广没有赶上等待一生的大战,心里正堵得慌,懒得理会卫青的询问。

军令如山,李广不解释,卫青只好来硬的,再派长史叫李广的参谋部人员,到总部去受审。

没有直接提审李广,卫青已经很给前辈面子了。

可李广气性大,又出了名的护犊,觉得卫青要让他的部下当替罪羊,就亲自和被提审的部下一起去总部,要自己担责。

到了审查部门的门口,李广越想越憋屈,满脸悲壮地对部下说:“好不容易参加大战,大将军却调我去绕远路的部队,结果一场大胜我寸功未立,还成了罪人。征战一生到六十多岁落得这种下场,这就是天意吧。我不会给那些写史的文人,留下黑我的机会。”

说完李广就拔剑自刎而亡。

李广到总部门口自刎,一为护犊,一为死给卫青看。他觉得卫青毁了他一生的荣光。

李敢回来听到这事情,也和他父亲一样,把气撒到卫青身上,觉得是卫青逼死了他老爸,就跑到卫青家,把卫青打得鼻青脸肿。

那时大汉也只有皇帝和皇后能打卫青,李敢跟着霍去病击破匈奴左贤王,夺了左贤王的旗鼓,斩首匈奴也最多,也才提为郎中令,封了个关内侯,级别比卫青差得远。

他给卫青一顿胖揍,卫青和他计较起来,他必死无疑。

念李敢有丧父之痛,李广的大儿子、二儿子都为国捐躯,就剩他这个幺儿,卫青忍了,没有和他计较。

可卫青的妻子平阳公主忍不下来,马上去找卫青的姐姐、当朝皇后卫子夫告状。

告状时霍去病也在,他从小就把舅舅当偶像,自己的下属打自己偶像舅舅,霍去病哪儿咽得下这口气,这才追去找李敢决斗。

霍去病有多虎,李敢这个下属最清楚。霍去病打仗一贯孤军深入,不要后勤,真正是“吃敌人的,喝敌人的”。

如果打不赢敌人,或者找不到敌人,霍去病率领的军队不战死也要被饿死。偏偏他每次都找到了,都打赢了。

漠北大战汉朝出动民夫十几万,给汉军提供后勤保障,按汉武帝时期的人口数量,大军加民夫,漠北大战是梭哈的一战。

这场仗输不起,换个人坐在主帅位置上,一定很谨慎先求不败。而霍去病照样无所顾忌,五万大军不要后勤,带着干粮就深入敌境一千公里,突然出现在左贤王的大本营,以一万人的代价,破匈奴七万多人,完全打的是不讲道理的仗。

霍去病的勇猛,让李敢胆战心惊,但是霍去病的“愣头青”,更是让李敢害怕。

霍去病追左贤王到狼居胥山后,居然在狼居胥山举行封禅仪式,留下封狼居胥不朽典故。

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封禅,“智取生辰纲”那种灭九族的勾当,也不过是特大刑事案,僭越封禅是大逆不道的谋反罪,霍去病却敢不过旁人劝阻,执意封禅。

封狼居胥霍去病都敢,杀李敢又有什么不敢呢。不要说霍去病暗箭伤人,以他的级别和李敢顶头上司的职位,他要阴死李敢,至少有一百种方法。找李敢决斗,也算是体现了这个人血性磊落的性格。

汉武帝知道这个事,就宣布李敢因狩猎意外身亡,赐予哀荣厚葬李敢。

如果说,没有汉武帝包庇,这个事儿是个什么级别的恶性事件呢?

李敢家族世代忠烈,李广也是大汉的肱骨之臣,他唯一还活着的儿子被人当街射杀,这已经算是轰动全国的新闻了。

再说回李敢,李敢这时候刚刚击败左贤王有功,被封为关内侯,他还承袭了父亲的郎中令一职,成为了三公九卿的九卿之一,已经算是大汉的高级官员了,这样一个官员被杀害,霍去病一定逃脱不了死刑。

然而汉武帝一句“李敢狩猎被鹿撞死,厚葬。”这事儿便翻篇了。

让霍去病偿命,撤职查办霍去病,汉武帝都不会做,不是私人宠溺,而是皇权需要。

李广成名在抗击匈奴的时期,霍去病成名在反攻匈奴的时期。

一代新人换旧人,大汉新军神出世,不能因一次私斗毁了形象,汉武帝和大汉,都需要这个形象。

猜您喜欢: